“谢谢大家对我孙子的救助” | ||||||
|
||||||
“谢谢大家对我孙子的救助!”近日,一位65岁的老人给本报打来了热线电话泣泪求助。放下电话后,本报记者立即赶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进行了采访。 今年刚满10岁的王鹏,是桓台县第一小学的学生。今年5月19日,正在上课的王鹏突发脑出血被送进了医院,后被确诊为“烟雾病”。从那时开始王鹏就离开了自己心爱的校园,辗转于济南、北京等城市的医院治疗,先后做了3次手术,花费医药费20余万元。现在王鹏一家正在为王鹏第4次手术的费用着急。 当记者走进这个不幸的家庭时,看到头上缠着绷带的小王鹏正躺在床上打着吊瓶。奶奶韩秀英说:“孩子刚刚从北京做手术回来,现在每天都要打针,去医院费用太高,我们只好从门诊拿药,自己在家打。孩子马上就要做第4次手术了,我们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希望大家能对我孙子进行救助。” 记者看到,王鹏一家三代5口人,挤在一套不足70平方米的单元房里,由于房间不够,王鹏的父母只能居住在储藏室内。 奶奶韩秀英说:“本来孙子一家三口还有一套房子。孙子得病后为了筹集医药费,儿子儿媳就决定将那一套房子卖掉,他们一家人就搬到这里来住了。”说到这里,韩秀英忍不住哭出了声。 据记者了解,王鹏的母亲高淑娟曾经是一名服装厂的工人,现在已经下岗;王鹏的父亲王刚曾经是一名军人,复员后就一直在县里的一家纺织厂工作,由于企业困难,他已经近半年没有拿到工资;王鹏的爷爷王科曾经是县文化馆的一名工人,他在44岁那年患上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只好办理了退休。韩秀英含着眼泪说:“现在全家就靠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和低保金来维持孙子的治疗和全家人的生活。”一家5口,3个病人,就是这个不幸的家庭的真实写照。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王刚曾经在部队立过二等功。据韩秀英介绍,王刚当的是消防兵,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王刚为了救自己的战友身负重伤,后来在医院抢救24小时后才脱离了生命危险。由于在救人过程中王刚的嗓子被烟损坏而留下了后遗症,现在还需要用药维持治疗。 韩秀英说:“自从孙子得病以后, 为了省钱,儿子就放弃了治疗。每次看到儿子咳嗽得厉害时,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 据记者了解,12月21日,县文化局的负责同志冒着风雪,带着全县文化系统工作人员的捐款7000余元来到了王鹏家中,亲自送到了王鹏的手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在走访时了解到王鹏一家的情况后,也给王鹏送去了1000元的捐款和部分慰问品。韩秀英说:“孩子得病后,我们得到了县文化局、公安局、城区街道锦秋居委会及左邻右舍的帮助,我们全家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向他们表示感谢。” 采访结束时,躺在床上打着吊瓶的王鹏含着眼泪对记者说:“叔叔,我不怕疼,但是我想我的老师和同学,我想去上学。” 本报救助热线: 8188676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