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PK“就业难”

发布日期:2011-02-23浏览次数:字号:[ ]

  对我县很多企业来说,他们一不缺钱、二不缺订单,眼下最头疼的问题是缺少工人。今年我县一批企业已经出现毋庸置疑的用工荒,用工荒正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不少正在成长和壮大的企业。“只要求职者想做工,就一定有岗位给他。过去是托关系求人找活干,现在是企业不断抬高条件请求职者来。”县就业办主任于孝军说。
  用工荒根源何在?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为何一边是企业高喊“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们惆怅“就业难”?如何才不至于在这样的怪圈中越陷越深?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一线操作工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春节过后,县人力资源市场除了定期举办每周二的招聘会,另外举办了两场大型招聘会。招聘会场场火爆,原本局限于服务大厅的招聘摊位延伸到了露天院内。“原来的摊位不够用了,所以临时在院内增加了几十个摊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今年招聘企业阵容明显加大了,但来求职的人却有所减少。”2月11日,县就业办副主任穆守法手指县人力资源市场里密密麻麻的招聘摊位对记者说。当天招聘会上,120多家企业前来“招兵买马”,提供岗位近9000个,求职者约8000人。
  县人力资源市场的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鸿杰印务招聘操作工150名、美中美木业招聘操作工100名、方正印务招聘操作工200名、万鑫安装招聘员工50名、皑特管业招聘操作工30名……毫无疑问,一线操作工人成为招聘会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县就业办主任于孝军说:“今年我县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发生了变化。往年,求职者是市场的主体,求职者多、企业少、岗位少。今年,以企业为主体,招聘企业多、岗位多、求职者相对较少。现在一些企业是常年有缺口、随时在招工,我县出现用工荒已是不争的事实,用工荒呈现出结构性和行业性两个特征:一是企业用工缺口较大的还是普工,即一线操作工难招;二是缺工主要集中于机械加工、造纸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及商场、超市等零售服务业,其中餐饮行业用工需求最迫切,可以说,现在县内没有一个酒店是不缺人手的。我县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急着用人,现在一种招工奖励制度在有些企业中很流行,企业希望通过老职工向亲朋好友宣传,拉来一部分工人,为了鼓励‘拉人’,企业不惜开出高价,拉来一人奖励300元。”
  为了解决用工需求,各招工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千方百计招人。金福印务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李象林说:“我们想尽了办法招工,包括参加招聘会、在报纸上发布招聘广告、四处张贴招聘广告、在果里镇大集上散发招聘广告、进村招聘,但还是招不够人手。正月初五,老板就亲自到菏泽、济宁招工,但只与五六个人达成了用工意向,人到底能不能来还是未知数。这不,今天我在这里参加桓台县的招聘会,老板正在张店参加另一场招聘会呢。其实我们企业的工资、待遇还算不错,8小时工作制,工资1500-2000元,提供住宿,中午还提供免费工作餐,但吸引力还是不大,打电话来咨询的人多,真正来干的人少。”
  黄河龙集团的招聘人员说:“以前我们招工一点不难,都是任挑任选,但是从去年冬天开始,招工成了难题,我们也曾到沂源去招工,但是效果不好,我们公司实行8小时工作制,生产流水线工人月工资2000多元,这样的条件还是招不够人。”
  在用工荒的倒逼下,涨工资正成为各招工企业共同的选择。于孝军说,很多企业的工资涨了500元左右,低于1500元的岗位基本没有。招聘会上,一些招工企业眼看招不到人,将已经印刷好的招工简章中的待遇进行了临时修改——东岳神舟材料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原来标明年收入 3万元以上,被招聘人员用圆珠笔改为3.5万元以上;山东鸿杰印务集团有限公司原来的招工简章标明“试用期工资1000元/月,转正工资1500-3500元/月,最低保障工资1200元/月”,现改为“试用期工资1300元/月,转正工资1500-3500元/月,最低保障工资1500元/月”;山东迪浩耐磨管道有限公司原来的试用期工资“1200-1700元/月”,现改为“1500-2000元/月”……一些技工的月薪达到了5000元,但即便如此,用工缺口仍难以填满。
  除了工资待遇外,各企业开出的福利待遇也相当诱人——缴纳五项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享受国家法定节假日,享受带薪培训,提供食宿,每年免费为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检,每年一次集体旅游,年底为外省员工报销回家路费……而招聘条件和要求却降低了,一些企业表示只要胜任工作就行,没有学历、专业、年龄等限制。
  周边区县的企业也来我县招聘,位于博兴县的金冠厨房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张店的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山东迪浩耐磨管道有限公司、淄博大成锦纶有限公司、山东富宇蓝石轮胎有限公司、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都加入了“抢人”大战。

当“用工荒”遭遇“就业难”

  为何用工如此紧张?
  县就业办主任于孝军说,金融危机过后,经济复苏,我县企业接到的订单多,上的项目多,用工需求激增,导致劳动力供不应求。同时,受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普降、年轻一代受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县劳动力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与去年相比,今年县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者大约减少了20%,同时从事低端生产的普通劳动力也日趋减少,因此一线操作工缺口最大。这几年,“80后”的求职者成了主力军,占50%以上。新一代求职者与上辈求职者的就业观念不同,以前求职者受教育程度低,多为养家糊口,对就业环境和条件不是太在乎。现在求职者更倾向于劳动强度不大、工作环境相对舒适的工作,他们想要找寻的不仅是一份温饱,还希望有更多的收获,除工资待遇之外,不少年轻人还将职业发展前景、就业环境、社会保障、能否学到技术、子女教育的便利条件等都纳入了考虑范围,对工作挑挑拣拣;而部分缺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密集型劳动来带动,企业缺乏凝聚力,职工缺乏安全感和职业前途,许多新生代求职者不愿到这类企业,导致劳动力供需紧张。因此,现今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一种怪现象,一边是企业高喊“用工荒”,一边是大学生们惆怅“就业难”。
  招聘会上,一些大中专学生都表示,要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困难。“怎么这些企业都是招操作工呀?”一位年轻的女孩不满地嘟囔着,她拿着淄博广龙塑料公司的招工简章说,“这家企业的工资还不错,一月2500元,但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这么长的工作时间,谁能受得了!”
  “条件优越的企业才会考虑。”一名叫于云霞的求职者说,“现在招聘岗位多了,我们当然理直气壮地要求提高待遇。但是感觉多数单位的条件都差不多,没有什么吸引力,没什么好工作。”
  在山东东岳神舟材料有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一名大学毕业生得知只能到企业车间当工人,十分失望和无奈。他说,没想到自己寒窗十余载,干的工作竟与农民工相差无几,工资、待遇都与农民工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记者看到,山东富宇蓝石轮胎有限公司的应聘登记表上,几名大中专毕业生填写的应聘岗位都是行政办公、会计、出纳、核算员,而企业最急需的轮胎生产线操作工岗位却无人报名。
  金福印务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李象林说:“现在求职者都挑挑拣拣,要求好单位、好工种、好福利,工资1800元都不行,少了2000元不干!”
  县就业办副主任穆守法说,劳动力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决定,紧缺时价格就会上涨,不论你是低学历还是高学历。大学生就业问题还存在着供需结构上的不对称。不少大学毕业生刚刚踏入社会,似乎有点眼高手低,大家都想找到待遇高、福利好、工作轻松的“金饭碗”,而这样的岗位总是有限的,大部分人的希望注定会落空。
  穆守法认为,大学生比农民工还是有很多优势的。工作几年后,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拥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他们职场的上升空间非常大。另外,农民工工资上涨,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之前的工资水平被低估了,在当前用工荒的背景下,他们的劳动力价值逐渐回归真实,这也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例长期偏低而当前生活成本又大幅刚性上涨导致的必然结果。


我县举办多场招聘会,做好劳动就业服务工作

如何应对“用工荒”

  县就业办主任于孝军说,从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来看,招工难可能不是短期现象,用工荒或将长期存在。
  他认为,对求职者而言,用工荒的出现,让他们在今后的择业中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有利于求职者群体在劳资博弈中赢得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扭转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也许,用工荒能够倒逼一些企业提高工资水平,提升福利待遇。
  在我们为求职者待遇的提高、权利的被尊重而鼓掌的同时,也应当认真思索,该如何才不至于在这样的用工荒怪圈中越陷越深?于孝军说,廉价劳动力的日益短缺如同一把双刃剑,可以预见的是,劳动力将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无限供给,廉价的劳动力不再“廉价”,人口红利渐失,无疑给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带来更大考验。企业要付出更高的工资,提供更多的承诺,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投入,而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攀升,企业利润空间有限,而一旦作为靠低用工成本支撑的低端加工业失去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竞争力也就随之下降甚至完全丧失,企业迟早会难以为继,那些低端产业链上的求职者,将大批失业,沦为城市贫民。但另一方面,用工荒也会逼使企业提高劳动效率,转向用工更少、产出率更高的高附加值行业,进而推动整个产业升级与进步。可以说,用工荒客观上“配合”了国家产业升级与转移的宏观战略,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用工荒需从哪些方面着手?于孝军说,政府方面要提供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就业信息传播的到达率和有效性,让劳动力供需双方充分“对接”。县人力资源市场对求职者和招工企业都实行免费服务,不间断地组织系列大型招聘活动,同时组织相关企业到异地招聘,千方百计帮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春节后,县就业办组织博汇、博丰、聚美斋三家企业到山西省洪洞县招工,洪洞县普工工资1000多元,而我县普工工资2000多元,我县招工企业的薪资优势使这次异地招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达成了不少用工意向。
  于孝军还强调了对求职者的培训,县就业办在与用工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求职者开展了技能培训。只有劳动技能提高了,求职者才真正有了议价的资本。如果求职者群体不能适时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劳动素质,只能继续作为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参与竞争,未来的路必然会越走越窄,而即便“求职者争夺战”再激烈,也不太可能让求职者的竞争力得到长足的提高。
  “改善用工荒的核心在企业。”于孝军说。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中小企业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强创新能力,完成产业升级。“十二五”进入开局之年,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县要想快速持续发展,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只有实现产业升级,才能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费,形成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样,用工荒和就业难两大难题才能同时破解,从而形成真正的双赢局面。
      (张海静  杨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