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袖子破损 填充物竟为纤维 | |||
| |||
近日,县消保委接到一起消费者对县城某商场某品牌羽绒服的消费投诉。刘先生说,春节前他在县城某大型商场内看中了一件品牌羽绒服,虽然价格比较贵,但自己非常喜欢,还是坚持买了下来。可是,最近他在整理衣服时发现,羽绒服的袖子不慎被划破,心疼之余,刘先生惊讶地发现,里面填充的并不是羽绒,而是像丝棉一样的东西。 刘先生顿时觉得自己被商场欺骗了,花了不少钱却没有买到等值的商品。随即,刘先生带着衣服和发票来到了县消保委办公室。工作人员检查后发现,刘先生购买的羽绒服袖子确实裂开一个口子,里面露出的也并非羽绒,而是纤维填充物。 “买衣服时,导购员只跟我说这里面充的是羽绒,所以我认为商场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刘先生气愤地说。这时,县消保委工作人员又仔细查看了衣服吊牌,上面标注着“填充物:白鸭绒;衣领、袖子填充物:100%聚酯纤维”,并未说明该件衣服的填充物是全羽绒的。 当工作人员将吊牌上的标注事项告知刘先生后,刘先生说:“我买衣服时,导购员只说这里面充的是羽绒。而且吊牌上为什么只挂着羽绒的信息,不把聚酯纤维也挂出来呢?我觉得这是误导。” 县消保委工作人员立即联系了被投诉的商场,商场工作人员解释,一般来说,导购员只会从商品的优点、特点、款式等方面向消费者讲解,消费者刘先生在春节前购买此衣服时,由于当时商场客流量大,导购员没有给刘先生介绍清楚,引起他的误解,对此表示歉意。经县消保委调解,该商场同意为刘先生免费缝合衣服,另外补偿部分损失费。刘先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县消保委工作人员解释道,该羽绒服的吊牌标识符合国家规定。由于白鸭绒的舒适性和保暖性比聚酯纤维要好,因此价格要高。 同时,县消保委通过本报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服装时要注意看清吊牌上的标识,明确衣物成分及洗涤说明,减少纠纷发生。如果确实存在实物与说明不相符的情况时,消费者应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苗娟 王洁音 韩晓琳)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