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湖区资源 丰富区域活动 | ||||||||
|
||||||||
本文发表于《幼教园地》2014.10 挖掘湖区资源丰富区域活动 于静田玉梅 马踏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古迹传说、独特的民俗风情,为起凤镇中心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生态化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的活动处处散发着淳朴的“湖”味气息。 一、走进湖区感受体验 碧绿的湖水、婆裟的柳树、随风飘荡的芦苇、蒲草、大片大片的野菜、野花,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观察兴趣。春光明媚的五月,和孩子们一起畅游湖区,认识鸭、鹅、鱼虾、捕捞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水中植物…… 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民间工艺展厅,欣赏湖区传统的艺术作品,感受湖区人民的智慧与创造;走进苇编厂,看民间传统的手工劳动变成出口的商品;…… 马踏湖名胜古迹众多,五贤祠、冰山遗址、徐夜书屋、仙鱼洞庭等,每一处古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这些传说中,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欣赏家乡的迷人风景。 在农家小院里,各种各样的农具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锄、斗、犁、耙、推车、磨、纺车孩子们摸摸这个试试那个,学锄地、学推磨……,乐在其中。 二、自由操作 创意无限 带领孩子们走进湖区,提供观察体验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的艺术操作活动积累了丰富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幼儿园的走廊上、活动室内,或悬挂或张贴,无一不是孩子们对大自然的体验与感知、创造与表现。 充分利用湖区的生态资源,幼儿园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三个自由操作室。 小班操作坊内,投放的是染色玉米芯、高粱芯、高粱皮、芦苇花、鸭毛等材料。展示架上是孩子们的作品——插花、项链串、冰糖葫芦等,有时,孩子们也会把自己插的眼镜戴上酷一酷!孩子们用染色的玉米皮碎屑、木屑以及各类植物种子粘贴出的蝴蝶、荷花、荷叶、鸭子等。用玉米皮编的绳在打孔的废旧纸箱上玩穿线、拼图游戏。用毛线和芦苇模仿蜘蛛织网。材料生态化、活动生活化,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 湖区资源妙趣横生,孩子们在感知、体验、探究、创作中,启迪美好的心灵,放飞想象的翅膀。班级内的每个区域里,投放的材料也散发着淳朴的“湖”味。 2.室内区域游戏的生活化 来到中班“湖区游”区域,便能感受到“小导游”的热情好客。游人还能在美丽的湖区风光中合影留念。来到湖区,当然要品尝一下湖区的美味了,“欢迎光临湖味美食园”,服务员热情地介绍特色美食——水煎鲫鱼、炖老鸭、香椿炒鸭蛋、水煮螃蟹、油焖大虾、煎藕盒等。离开美食园,让我们 大班的“渔家超市”内,湖区特产、工艺品、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孩子用从超市买来的高粱杆芯、高粱杆皮拼插出家乡的特色建筑物,再送到超市中变卖。为了将自己的双黄蛋卖出更好的价格,只见孩子们将混放的单双黄蛋,放在黑暗的屋子里,借用手电筒快速的把它们分辨出来,分类放好后,分别以不同的价格卖给超市。益智区内,孩子们正在比赛钓鱼,钓起鱼后,算出鱼身上的算式得数,放到相应数字的鱼篓中,然后把鱼卖到超市,收获的喜悦洋溢在孩子们稚嫩的脸上。超市“促销”活动过程中,超市物品更加丰富了,孩子们用“挣”来的钱到超市去自由购物。 这一个个鲜活有趣的角色游戏,来源于孩子的生活,老师们没有刻意的排练,只有欣赏、倾听以及积极的回应和鼓励。在这里,孩子们自由结伴、自主选择和替换游戏器材,体会到协商、合作的必要性以及友好交往的快乐。 3.户外区域中的自然天放 幼儿园的户外区域活动,也充分利用了马踏湖的自然资源。 “马兰花开二十一,一五六、一五七……”,大班的孩子正在用捆扎成束的芦苇玩“跳竹竿”的游戏。在中班孩子那里,芦苇又变成了梯子、迷宫、小房子,孩子们跳跃、钻越,穿行在迷宫中。 “打野战”的游戏是大班孩子最向往的,孩子们兵分两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冲锋陷阵、开枪射击,玩得不亦乐乎。 泥巴更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取材方便又不需经济投入,孩子们利用模具将泥巴拓成各种形状,晒干后可以建构出楼房、平房、小亭子等不同的房子造型;捏出人物、动物、植物等,“泥巴”畅想出孩子心中美好的世界。 于静马桥镇中心幼儿园 田玉梅唐山镇中心学校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