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癌”筛查的“桓台模式” | |||
| |||
“两癌”指乳腺癌和宫颈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两类恶性疾病。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但宫颈癌是目前唯一可以在癌前发现的疾病,只要及早参加筛查,完全可以远离宫颈癌。 今年7月, 我县在全市率先启动“两癌”筛查项目以来,各村妇女主任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政府查体专用车进村“一条龙”服务,方便了农村妇女“两癌”查体,避免了项目筛查走过场。市妇联、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进村实地查看我县“两癌”筛查项目落实情况后,对我县“两癌”筛查“桓台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两癌启动仪式现场
投资100万元购进查体车,进村查体
查体车内可完成“两癌”筛查全部项目
“各项查体结果正常,这下可放心了!” 桓台县“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是县委、县政府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项目的一项重要举措。6月23日,县妇联、县财政局、县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的实施意见》,决定利用5年时间,对全县35-64岁农村妇女实施“两癌”免费筛查。7月21日起,我县在索镇各村陆续开始了“两癌”免费筛查活动。 为推动“两癌”筛查项目的深入开展, 10月27日,我县在索镇李贾村召开了全县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启动仪式,县领导赵霞、邵明义、周婷、毕玉秀出席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霞指出,“两癌”筛查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各单位要将“两癌”筛查工作落实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普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各级卫生部门要认真传达此次“两癌”筛查精神,组织好本单位的“两癌”筛查工作,把党和政府对妇女的关爱传递到她们心中。 查体车进村一条龙服务 “查体车来了!妇保院的专家来了!”日前,索镇张茅村的妇女们高兴地谈论着,原本寂静的村庄顿时热闹了起来。记者来到张茅村时,车内医护人员正在为几名妇女进行查体建档。“因为离县城远,原来去县城做一次查体需要正儿八经地抽出一天时间,非常耽误事。如今有了查体专用车,在家门口就可以做检查了,不耽误接孩子、做家务。”大家议论纷纷,言语中尽是满足。 今年8月,我县购置了全市第一辆“两癌”查体专用车,配备了彩超、显微镜、妇科诊疗床、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施。 “咱们这查体车上仪器比较完备,一辆车就是一个流动体检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边说边给记者演示整个查体流程,“体检的第一步,村民们拿出身份证进行刷卡信息登记并领取相应的宣传资料,然后按顺序分别进行检查,提高了体检的效率。” “年龄大了,身体净毛病,今天来了查体专用车,能做B超、妇科检查等项目,俺们几个老姐妹别提多高兴了。”查体车旁的刘大妈由衷地说。据了解,查体专用车运行以来,索镇45个行政村中,已跑遍了42个村,占筛查总村数的93%,计划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索镇的“两癌”筛查工作。 妇联:上门入户宣传到家 为使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这一惠民政策家喻户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我县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对农村妇女“两癌”免费项目进行广泛宣传。在报纸、电台开辟“两癌”筛查专栏,向广大群众详细讲解宫颈癌、乳腺癌的防治知识。同时印刷了“两癌”免费筛查政策信息、《妇科宣教手册》、《乳腺宣教手册》等健康宣传彩页和书籍,让群众了解到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对预防宫颈疾病、乳腺疾病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在各村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宣传专题展板,动员广大适龄妇女积极参与,帮助妇女打消顾虑,自愿接受检查。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县妇联充分发挥镇、村妇女组织的作用,在对镇、村妇女主任加强培训的基础上,村妇女主任挨家挨户上门发动,积极向筛查对象讲解“两癌”筛查的重要性、必要性,详细解说“两癌”筛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宣传发动不留死角。 查体单位:专家团队全天筛查 为了让接受筛查的妇女能够享受到专业、高水平、更安全的诊治和治疗, 作为项目承办单位,县妇幼保健院对“两癌”筛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抽调妇科、乳腺科、影像科和检验科精干技术人员共22人,由各科室主任带队,组成“两癌”筛查工作小组,每天由带队队长带领7名工作人员,从早上6:30至晚上18:00入村检查,每天对每村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查找问题,完善措施。截至目前,召开专题讨论会2次,开展业务培训11次。 为确保“两癌”免费筛查项目数据的同步共享,县妇幼保健院安排3名专职人员,负责工作对接和数据统计工作,工作对接人员及时与县、镇和村妇联工作人员进行沟通,确保解决好进村查体前通知到户、线路连接、场地安排和张贴宣传资料等工作。数据统计人员每天统计“两癌”数据,并及时与信息录入人员做好数据的校对工作,每个村查体结束的第二天,将查体数据同步传送到县、镇妇联工作人员邮箱。 建立健康档案跟踪服务 “两癌”筛查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所有筛查对象全部建立纸质和电子版档案,并且同步保存,电子档案配置专门笔记本用于电子档案的保存。纸质档案由工作人员梳理后,做好标识存入仓库,保证纸质档案保存时间为5年以上。对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的人员,工作人员现场告知本人,宫颈癌细胞学检查7日内直接送到村妇女主任处,发现有基础妇科病症的人员,现场提供治疗方案供其参考。对筛查结果异常的人员,安排专职医生,通过一对一方式与患者或患者家属沟通,并提供相关建议供其参考。 为提高患病人群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工作人员还建立了电话跟踪随访制度,针对筛查出的每位患者妇女至少电话回访3次,并对回访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群众:“两癌”筛查给俺第二次生命 “是‘两癌’筛查给了俺第二次生命,俺们全家人感谢政府为我们组织的这项查体活动。”今年8月,索镇东镇村一位筛查者在这次“两癌’筛查中,查出患有宫颈癌前病变后,及时到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出院后,她满怀感激地对镇上的妇联主任说,“如果没有这次筛查,俺的病一旦发展成为宫颈癌,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据了解,我县自7月21日开始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以来,目前已对索镇42个村进行了筛查。随着筛查工作的逐步展开,“两癌”筛查越来越受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在农村妇女中达到了无病预防、有病早治的目的,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完成筛查9039人次,发现乳腺疾病1930例,患病率为24%,其中乳腺癌7例,均属中期。在被筛查人群中,妇科疾病患者2830例,患病率为35%,其中宫颈癌6例,均属早期发现。 财政:筛查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 据了解,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此次“两癌”检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乳腺触诊、双侧乳腺彩超、宫颈TCT筛查和妇科检查共4项,上述费用门诊价格为251元/人。实际实施标准为100元/人,其中市级财政补助 10%,其余费用均由县级财政承担。全县35-64岁共11.8万筛查人群,预计5年时间筛查完成。具体查体任务由县妇幼保健院承担。 专家提醒:“两癌”不可怕,关键要早查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一般来说乳腺增生患者应该每年去医院做一次专科检查。 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大约需要5-10年的时间,这期间的任何一次TCT检查,都可以检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极早期变化,使致命的癌症在还没有真正发生之前就被狙击。有3年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筛查起始年龄可考虑为25至30岁至少每年筛查1次。 (本版撰文 田欣 魏启跃) 相关链接 1、哪些人易患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步入每年增长2%至3%的快速增长期。专家提醒以下人群应密切关注乳腺健康: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年龄在12岁之前、月经周期不规律、绝经年龄在55岁以后或行经大于42年;有不良膳食结构,如过食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疗法;肥胖;未生育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产后未哺乳或初次分娩前曾有过多次人工流产;乳腺良性疾病史,如乳腺增生病;有放射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等。 2、怎样进行乳腺疾病自查。 专家建议,20岁以上女性应把每月做乳房自查作为日常乳房护理的一部分,一般在月经后4-7天进行较好,一旦在乳房任何部位摸到肿块或非哺乳期乳头溢液、乳头凹陷、局部皮肤呈橘皮状以及皮肤破溃等都要高度警惕乳腺癌,及时就诊。 另外,有些靠手摸不出的肿块,必须靠专业仪器检查,因此30岁以上女性,除了每月进行自我检查外,还应该每年到正规医院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检查或钼靶检查。 3、宫颈癌有哪些症状。 一般来说,宫颈癌在早期几乎没有不适的感觉,医生用肉眼也看不出来。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律阴道出血,如:非经期的阴道出血、性交进程中出血或疼痛、更年期任何时间出血。另外,宫颈癌的其它症状还包括:阴道排出难闻的分泌物,盆骨疼痛、背痛、小便出血、脚肿等。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