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算盘” 各有各的欢乐

发布日期:2015-10-04 浏览次数: 字号:[ ]

    国庆节长假已经到来,去哪儿玩,吃什么美食,置办点什么过冬物品……近期,如何规划长假成了市民的热门话题,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已经打好了自己的“小算盘”,有的要加入到出游队伍中,出门游览宜人的秋色;有的要到郊外野炊;也有不少上班族想趁此长假回家团圆;还有市民表示准备宅在家中,不出去凑“热闹”……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很多市民会选择以旅游的方式来度过国庆假期,约上三五好友,带上一家老小,或远行,或自驾,纷纷开始安排出游线路。
    9月28日,市民王磊早早地来到旅行社,咨询国庆出游项目,他向工作人员提出要安排五到六天的行程,想带上孩子一起出去放松一下,看看风景。在听完工作人员关于云南六日游的行程推荐后,王磊很是满意,当即报名。记者了解到,长假期间,到外省或出境旅游的4到7天行程比较热门,九寨沟、张家界等景区深受市民欢迎。
    还有不少市民选择自驾游,约上伙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市民刘凯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去苏州,“一年就这一次可以畅快出游的机会,肯定要出去耍个痛快,我们一家早已打点好行李,10月1日凌晨我们就开车出发。”     (田欣)

    中秋与国庆黄金周一直是旅行社“厮杀”最火热的节日,选择报团的市民也明显增多。      (宋庆炜 摄)

团聚:享受在一起之乐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然而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在外求学等原因,很多人不能享受与亲人在一起的快乐。为此,中秋节未能回家的市民选择十一期间,与家人团聚,放松身心,尽享亲情。
    “平时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陪家人,这个假期一定要回老家,帮助父母做些事情。”正在桓台宾馆购票的邱蕾告诉记者,平时工作太忙,心中虽然时常挂念家人,但很少能抽出时间回去探望,她打算这个假期哪也不去,就回老家陪父母。
    家住东岳国际的田女士打算假期与老公一起度过。田女士说,她老公是北京《新京报》的一名记者,两人暂时两地分居,平时工作都很忙,这个假期她决定去北京,两个人在一起好好地度个假,尽情享受一下快乐时光。

            (田欣)



十一期间,多数市民选择购买火车票,回家团聚。本报提醒,最好错峰出行, 以免堵车。 (宋庆炜 摄)


新人扎堆“十一”结婚

    每年的金秋十月,都是新人收获爱情的黄金时间,今年也不例外。9月29日,记者从我县多家酒店走访了解到,国庆期间,司仪到处赶场,能承接婚宴的酒店大多已订满。
    “很多新人为了赶在国庆期间结婚,提前几个月就预订司仪了。”一家婚庆礼仪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新人钟情 “十一”结婚,长假是主要因素。新郎王君和妻子都在外地工作,因平时工作都很忙,只能利用这个长假,回老家举行婚礼。“既把事儿办了,也不影响工作,一举两得。”王君说,选择在“十一”举行婚礼,也是为了方便外地朋友、亲属来参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三四个月前,我县各大酒店国庆期间的婚宴已经被预订,有些酒店甚至半年前就接到了顾客的婚宴预订单。              (田欣)



    国庆黄金周期间,由于有长达7天的假期,不少新人都选择把婚礼安排在此时举行。      (宋庆炜 摄)

“淘金族”利用假期多赚点钱

    有人花钱旅游,有人花钱买车,有人花钱唱歌……与众多消费人群相比,也有不少人瞅准了长假商机。 
    “对于我们这些生意人来说,国庆假日比平常更忙。”在信誉街经营一家户外休闲鞋的徐先生说,往年国庆期间,他的生意一直很火爆。“这一星期比平时一个月赚得都多,我是忙并快乐着。”徐先生笑着说。
    在俪都精品街经营服装店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假期到了,逛街的人比平常增加许多,做生意的肯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多赚点钱,“假期我实在不愿意放下赚钱的机会出去玩。”
    许多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利用假期让孩子学习特长的也不在少数。就读于山东大学的大四学生李然告诉记者:“十一准备给两个小学生辅导美术,这个黄金周赚够一个月的生活费没问题。”         (田欣)


对于包子铺老板娘来说,十一是赚钱的旺季,出去旅游、购物对她来说是“奢侈品”。             (田欣 摄)

“提前出生庆国庆”

    姓名:王茂江,乳名:国庆,生日:1970年9月30日,工作:张店某企业职工。
    王茂江,籍贯博山,出生于桓台。出生时全家都为他的名字挠头,二婶儿说:“马上就国庆节了,我大侄子就叫国庆吧。”
    王茂江告诉记者,虽然他的生日和国庆节还差一天,但他依然对国庆节有深厚的感情。有时候别人也会拿他的名字调侃,他会骄傲地说,我这是等不及了,提前赶来庆祝国庆的呢!而且我这名字好记,名为“国庆”,让我有一种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感到很光荣。“印象最深刻的是咱们国家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大阅兵的时候,我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边激动得热泪盈眶,这种情感真是发自内心的。”王茂江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博山,祖父转业到桓台安家,他在桓台出生,长在桓台,已经是地道桓台人。这些年来,桓台变化非常大,楼越来越高,道路越来越宽,街上车越来越多,而且大型商场多,生活很便利。国庆节到了,希望他们一家人健康平安,希望国家越来越富强。                                          (田欣)

我爱我的名字 更爱我的家乡

    张国庆,乳名国庆,1972年8月15日出生,索镇后毕村人,现经营一汽修厂:国庆汽修。
    记者赶到位于张北路长途汽车站北的国庆汽修时,张国庆正在与几个客户交流。张国庆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每年国庆节都有不同的感受,他曾经看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阅兵的录像资料,每次看都会热血沸腾,老一辈开国元勋以及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功臣,名垂青史。“如果不珍惜前辈奋斗的成果,不努力干事创业,就感觉对不起前人!”张国庆说。
    活了40多年,让张国庆最难忘的有两个国庆节。20岁那年的国庆节,他出差去外地,路上的汽车排成了长龙,还有各种花车浩浩荡荡的,回家躺在床上都是白天的场景,特别激动。还有就是2010年的国庆节,中午吃饭时,饭店服务员知道他叫“国庆”,直接给他上了长寿面,虽然他并不是国庆节这天出生的。国庆节来临,张国庆说,他爱他的名字,更爱他的家乡,希望桓台能够越来越好。
                                         (田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