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不能“放假” | ||||||
|
||||||
暑期安全不是新问题,但却是暑期这个学生管理“真空期”的大问题。漫漫长假,很多孩子把泳衣、泳镜准备好,把山地车擦亮,计划痛痛快快地玩上一个夏天。但家长的心里却多了好几样操心事儿——自己白天上班,孩子独自在家,跑出去玩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跌伤、磕伤怎么办?即便孩子待在家里,又担心孩子会不会玩火?能不能触电?遇到陌生人敲门孩子会不会应付……总之,到了假期,孩子们的安全就成了家长最挂心的事儿
“小鬼当家”危险潜伏 防溺水 防跌落 防烧烫 防电击 虽然今年的假期才刚刚开始,但因为缺少安全防护措施,父母没有时间监护,已有部分安全隐患露出苗头。面对潜在的危险,圣洁医院急诊科医生周志涛在此特别提醒家长,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疏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 【案例1】近日,家住怡和花园的7岁浩浩与小伙伴在自家客厅内玩得兴致勃勃。在打闹中,浩浩被一个小伙伴从后面重重推了一把,紧接着就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浩浩磕倒在茶几拐角处。幸运的是浩浩头部只需要做一下缝合,可能会留下一道小疤痕,没有造成其它严重后果。 【提醒】家长和老师要做好危险意识教育。孩子天性好动,加上精力旺盛,喜欢打打闹闹,对危险的辨别意识又较弱,因此很容易发生摔倒骨折等伤害。尤其要告诫孩子不要擅自攀爬高处。儿童跌落主要发生在阳台、楼道、运动场所及高架床等。尤其进入夏季以后,孩子衣服穿得较少,摔倒时缺乏衣物的保护。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当家长判断孩子可能骨折时,需要就地取材,如木板、硬板纸之类,在现场进行固定,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切记,无论什么骨折,家长都不要去活动骨折部位,也不能让孩子乱动,否则可能造成严重二次伤害。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按摩、热敷等,在没有经过医生诊断前,万万不可。尤其是脊柱骨折,更是不能随意搬动或摇晃孩子的身体,应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护。 【案例2】家住西苑小区的牛牛最爱踢足球,放假后,他经常与小朋友在单元门前的空地上踢球。一次,在争抢中,足球滚到了马路上,与球最近的牛牛立刻冲出去捡球,就在这时,一辆电动车行驶过来,在小伙伴们的惊叫声里,牛牛被撞在路边。幸亏车速缓慢,牛牛只是膝盖受了皮外伤。这一次经历后,牛牛才知道路上玩耍的危险性。 【提醒】儿童在对迎面而来的汽车常常不知道躲闪,过马路时也只注意一个方向的车辆而不顾另外一个方向,对汽车车速的快慢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误认为噪音小的车辆没有危险。因此,交通事故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又一杀手。另外,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交通标志辨别不清,对交通状况又缺乏判断力,加上有些家长在遵守交通法规方面也做了坏榜样,由此使得儿童成为交通事故的易发人群。因此,作为家长,要在安全教育方面以身作则,不为抢时间而乱闯红灯。 【案例3】6岁的果果,跟着奶奶在厨房里玩耍,因奶奶一时大意,没注意到果果将手按到了滚烫的壶盖上,手心被烫伤。听到果果的哭声,奶奶才惊觉出事了。经医生及时治疗,果果的烫伤才没有留下难看的疤痕。 【提醒】烧烫伤在孩子意外伤害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一般可因失火、炉火、电器、电炉、热水、热油、蒸汽、爆竹、强碱、酸等造成。由于小孩特别好动爱玩,爱表现,他们有时会很懂事地为家长做这做那,比如,倒水、倒茶,这个时候稍有不慎便有可能造成烫伤。因此,暑假一定要看护好孩子,不要让孩子随意到厨房玩耍,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刚煮好的稀饭要放在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烫伤不很严重,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或冰盐水中,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2℃。 【案例4】活泼可爱的麦麦,今年4岁了。近日,麦麦趁大人不注意,抓起一把瓜子就往嘴里塞。嚼着嚼着,孩子突然剧烈咳嗽,脸都憋得紫红。医生通过小孩专用的气管镜,从孩子的支气管里夹出半片黑瓜子壳。 【提醒】气管异物是十分危险的,轻的可能引起肺炎,重的甚至可以危及生命。常见的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糖块、黄豆、玩具小零件、骨头、鱼刺等等。在给孩子玩玩具时,先注意玩具上有没有零件脱落,或周围有无小物品,比如弹珠、小螺丝等。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不要强行喂东西,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家长也不要逗孩子笑,因为这样都容易引起呛咳,导致异物进入气道。如果不小心卡住,可以采取头低足高的体位,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后背双肩胛骨内拍击。一旦孩子吞入异物,注意孩子有无呛咳、呼吸困难、嘴唇发紫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说明异物进入气管,需要到医院紧急处理,否则会引起窒息。 (田欣 刘延坤) 7月5日,广东怀集县高考文科状元学车时被撞身亡 考后放松,千万别松“安全弦” 暑期才刚刚开始,安全问题已经凸显。根据最新新闻报道,7月5日晚,广东省怀集县2015年高考文科状元小方在驾校训练场学校,正与教练交谈着,另一学员驾车失控一下子撞了数个人,两人避开,两人擦伤,教练筋骨断裂受伤,小方直接被撞倒卷入车底,前后轮碾过死亡。本应该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花季少女就这样离开了人间,实在令人扼腕叹息,更应该敲醒我们的安全警钟。 高考结束后,陈一茜计划和朋友一起去上海玩一玩,看看黄浦江、登世贸大厦欣赏浦东全景……“要玩就玩个痛快,好不容易高考结束了,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陈一茜如是说。 记者从县城的旅行社了解到,旅行社针对高考、中考结束的考生推出了特价优惠的多条旅游线路。国内方面,北京、上海、云南、海南等地最受欢迎,这些活动正好迎合了考生们急切渴望尽情释放压力的心态。对此,专业人士建议,学生外出时一定要将目的地告知家长、朋友、同学或老师,尽量结伴而行,可以相互协助、照应;尽量不要带贵重物品、手提电脑外出;建议不要将贵重物品放在电脑包内,例如钱包、身份证、银行卡、飞机票等;去陌生的地方应尽量事前做好准备,自己找路或问警察。切忌不要让“好心人”带领,有人主动和自己搭话应保持一定距离或立即避开。 “高考后这三个月,对很多学生来说就是真空期。”桓台一中教师王颖颖说,“我的建议是,考生们在高考结束后,要找机会拓宽自己的视野,体验学校里体会不到的生活,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走出家门,体味‘行万里路’的妙处,在旅途中增长才干,提高能力。” “很多学生会出来找工作,提早步入社会锻炼自己。我赞成他们多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做一些兼职或者零工。”王颖颖告诉记者,但她却并不支持学生利用漫长假期去考驾照。“据我所知,有一部分高三毕业生在高考后会趁较长的假期去考驾照,这一点我并不赞成。大部分学生考出驾照后,大学期间很难有开车的机会,毕业以后时隔几年开车上路的话,有一定的交通隐患。” 王颖颖说。 (田欣)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