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剁手”了吗

发布日期:2016-11-11 浏览次数: 字号:[ ]

在这冷风刺骨的初冬里,比送暖气更让人激动的就是买、买、买了。11月11日,“今天,你买了吗”成为“剁手族”们交流的热门话题。对于网购的铁杆粉丝而言,虽然这一购物狂欢节可能意味着网络“塞车”、快递延期,但却能够省下“真金白银”,因此也心甘情愿“受虐”。而之后,很多市民在朋友圈内吐槽,我最初的本意是想囤点抽纸和纸尿裤的,最后就是买了纸巾又买了烤箱、烘焙工具,还有包包,瞬间不见了1000多块……


“双11”快递有望超10亿件

购物狂欢引爆,快递盛宴开启


玩预售、拼折扣、比物流,已经走过“7年之痒”迎来第8个年头的“双11”,已然从单一线上促销活动变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面对实体店和网店的重重促销,市民不禁感叹,今年“双11”的火爆气氛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更猛烈一些。

记者了解到,面对这场线上线下的优惠厮杀,不少电商网站今年打出口号“双11变24小时为24天”,“提早双11”等,提前开启“剁手”模式。天猫、京东、苏宁、国美、一号店等多家大型电商的首轮“双11”促销战已经硝烟四起,各类预售、预付款、满减、抢券活动纷纷展开。

不仅仅是大的电商网站提早准备促销,一些小的微商店铺也开始提早做活动。

“今年‘双11’,大网站都做活动了,我们也得跟上脚步。”市民小李的微店主要做韩妆代购,她告诉记者,最近就有很多老顾客问是否有“双11”活动,为了留住老顾客,增加新顾客,她微店的“双11”活动也从这周开始了。

从“单身节”到“购物节”,“双11”购物狂潮已进入第八个年头,不论是线上提早开战还是线下大办活动揽人气,各类促销方式的目的无疑都是吸引消费者消费。

而比“剁手党”们行动更快的,是全国快递行业。去年双11当天创造了天文数字——912亿元成交额,4.67亿的物流订单。据国家邮政局初步预测,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为此,不少快递公司早在国庆节就开始“招兵买马”,除快递员外,仓储类、送货司机等岗位也成为“急聘”对象。

根据记者对一家求职网站的统计,仅昨天一天,最新发布的快递员岗位数量就达310条。不少公司开出“高薪、提供电动车、包住宿”的条件,有的报出6000元至8000元月薪,并对学历、年龄、工作经验不作任何要求。

顺丰速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迎战“双11”做准备。为了增加人手,他们也会和劳务公司合作,招聘临时工,具体的人数和薪资都要根据市场需求作调整。

申通快递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国庆前,总部就召开“双11”动员会,各网点在人员、车辆、场地的配备上都要增加,将起用临时员工,招聘兼职大学生,还会租大货车、加租周边仓库,以备不时之需。

             (田欣)


“双11”产业链悄然兴起

临时淘宝客服日薪超百元


除了商家和消费者,随着“双11”临近,庞大的“双11”产业链也早已躁动起来。为了在热闹的电商大战中分得一杯羹,多数中小型淘宝店铺会在临近“双11”的10天增加人手,这也引爆了电商产业链上的招聘需求。

据了解,一家中小型网店,如果有10个阿里旺旺账号的话,平时只要4名客服人员打理就够了,“双11”期间必须有10名客服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应答。

商家需求骤增,客服人员的薪酬标准也随之大涨。11月10日,记者打开淄博百姓网,输入“淘宝客服”等关键字发现,从10月份起,美工、客服等职位掀起一轮招聘高峰。据百姓网招聘数据统计,淘宝类目下每日新增美工、客服岗位数量均超过300个,一般用人单位给出的月工资为3000至5000元;如果是兼职人员,“双11”期间,日薪是100元或更高。同时淘宝模特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黄金月”。在“双11”前夕,部分淘宝模特日薪过万。

记者随后打开赶集网等几家知名招聘网站发现,“淘宝招聘”直接用红字显示,网点运营、美工专员等岗位的招聘需求同样旺盛。

为了真实了解临时淘宝客服的日薪状况,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今年大学毕业的邱心蕾。她告诉记者,因为一直在家备考公务员考试,时间比较自由,为了赚点生活费,她已经做了3个月的淘宝客服,“临时客服的忙碌程度远超我之前的想象。我本来以为在电脑前回复就可以,轻松又赚钱,没想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邱心蕾说,上岗前她经过了简单的网络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店铺概况、商品介绍、配送情况等。与买家对话时,客服的语言素质要求很高,必须是非常礼貌,懂得婉转应对。怎样让买家下单也是学问。一有问话,马上就要放下筷子回复,吃完后又得马上投入工作,“目前,初步预计,每天的收入在120元左右,干了这几个月,生活费是赚够了,计划干完‘双12’就不做客服了,还得专心复习考试。”对未来,邱心蕾有着明确的规划。          (田欣)


网购环境有所改善

小心新“病”又露头


根据往年“双11”的购物经验和消费者反馈来看,抢到实惠、捡着便宜者有之,心力交瘁却落入消费陷阱者也是屡见不鲜。

以记者身边某朋友的经历为例,去年该朋友在夜里11点多开始不停地刷新手机里的购物页面,到12点钟后终于抢到了某加湿器预售,并冲破重重系统出错的阻碍,成功支付了100元订金。据说已经连续这样战斗了3个晚上,才终于抢到了“宝贵的”预售名额。“双11”大促的时候该朋友又支付了300元,以总价400元如愿购得原价499元的加湿器。然而大家在一些线下电器商场看到,同款加湿器产品现货仅售399元。知道真相的这位朋友顿觉无言以对。

质量靠谱不,真打折吗,会不会买到假“爆款”……每年“双11”,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消费者,举报数量也会成倍增加。今年“双11”,多年来的这些担忧会有改变吗?

据了解,近年来,国家对“双11”等商家重要促销活动进行规范,包括价格、退换货、成交量等,同时修订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对电商促销均有了法律法规制约。经过整治和自律,网购环境改善了不少。但是,被采访的网购者认为,一些不良行为依然存在,只是换了一个“马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也佐证了消费者的说法。

这份调查显示,目前网购环境中又出现六种新“病毒”要警惕:

其一,还是“刷单”,但更有针对性,大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势。一位网购消费者对记者说,己对某个网店销售的某商品作了差评,但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后,就被淹没在了“水军”的好评中。

其二,价格标得很低,但当消费者拍下时,就变成了需满足“附加”条件才能享受低价。

其三,当附赠品出现质量等问题,要求售后维修或退换时,商家不予理睬。

其四,网购骗术不断升级,“假客服”通过私人手机号码或短信形式告知消费者订单异常,致使消费者上当。

其五,朋友圈晒订单、晒转账,其实,转账记录、聊天记录、买家好评,都是软件生成,以假代真。

其六,钓鱼网站制作的“有毒”二维码,只要网购消费者扫一下,卡里的钱就会轻轻松松被刷走。

对此,县消保委工作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时要选择规范的交易平台和信誉良好的店铺,认真阅读卖家的商品信息和承诺,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并索要购物凭证,如果发生纠纷,和商家协商不成,可以拨打12315投诉热线。

一年一度的“双11”是电商和消费者的“盛宴”,同时也给快递行业带来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记者从县消保委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接到多起快递类投诉,其中不乏快递员寄错快递等投诉案件。眼下“双11”、“双12”电商网购节已经到来,快递业将迎来高峰期,提醒广大消费者,遇到快递纠纷可拨打7912305投诉。

                                                     (田欣)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