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1月,她在山东省善行义举先模人物评选中,荣获“诚德”模范称号,其事迹展板被永久设立在泰山天地广场。她曾荣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山东省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淄博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建筑专业学科带头人、职教界唯一的淄博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众多荣誉。她就是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名师曹文萍。3月3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带领选手准备参加全国工程测量大赛选拔赛赴邹平适应场地训练匆忙赶回的她并对她进行了深入采访。
知内情的人都说,曹文萍的教坛之路充满了令人艳羡的鲜花和掌声,但其背后则是常人无法得知的艰辛和付出。面对记者的采访,曹文萍说:“我的人生信条就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将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勇于创新,完善自我。”
爱和责任
让她成长为全国模范教师
淄博建筑工程学校校长任曰金提出了爱工作、爱学生、爱学校的教职工“三爱”师德规范,曹文萍就是践行“三爱”的最好典范。她说,她能拼命工作是源于爱工作,喜欢这个职业;只有喜欢这个职业了,才能把无私的爱洒向学生。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才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能爱学校。
曹文萍,198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该校从事建筑专业教学工作。28年的教学生涯,15年的班主任经历。多年来,她扎根职教沃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一直秉承“凡事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出个样来的宗旨。问及她能够头顶众多光环的秘诀时,她说:“三爱”是指引我前行的一杆旗帜。爱和责任决定了我会成长为一名全国模范教师”。
拼命工作是源于热爱这份工作。1995年暑假,该校在外地办了短期培训班,需要四位老师轮流去上课。每次除精心备课外,曹文萍还要背上沉重的测量仪器去挤公交车。一天,她从学校到车站、从车站到上课地点,加上天热、晕车,实在受不了,晕倒在学校的甬路上。一名学生把她扶到学校卫生室,一量血压,低压50、高压80。校领导让她休息一周,曹文萍在家只躺了一天就上班了。她想,我的身体素质一向很好,慢慢就会好起来的,可专业课教师少,我要一躺下,就没人上课了。有人问,你为什么能够在这种超负荷状态下拼命工作,曹文萍干脆地回答道,一是因为年轻,更重要的还是源于我热爱教师这份职业。
把无私的爱洒向学生,让曹文萍感到无比的幸福。1994年,曹文萍的母校原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招收建筑对口师资班,学校把辅导专业课的任务交给了她,并提出明确目标,一定要实现高考“零”的突破。这让曹文萍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当时建筑业红红火火,学生不愿走高考这条路。于是,曹文萍就挨个做学生家长的工作,最终有8名同学报了名。当时,曹文萍没有任何辅导经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她认真制定辅导计划,搜集复习资料,多方打听高考信息,挖掘每一个问题。她忘不了和学生们一起挑灯夜战的日日夜夜,忘不了有的学生中途想退却而她又去耐心细致说教的一幕又一幕。当时,需要带着学生去莱阳农学院参加高考,而儿子只有3岁,在家又无人照顾,曹文萍就抱着儿子和学生一道挤火车、倒汽车,历经十几个小时到达莱阳。高考成绩出来了,全市共有8个名额,曹文萍辅导的学生考上了7个。在庆功酒宴上,校长对曹文萍说:小曹,今年考得这么好,你是大英雄,我代表学校谢谢你。校长的一句“谢谢”让她感动得掉下了眼泪。的确,高考改变了这7名学生的命运,他们毕业后都回到母校工作,成为该校建筑专业的顶梁柱。从1994年开始,曹文萍开始了连续送高三毕业班的16年教学生涯,她创设了“PDCA”循环复习法和框架复习法,为高校输送了19名专业对口师资生和800多名对口高职建筑专业本科生。学校的高考成绩年年位居全省前列。
曹文萍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追求细致完美。2012年6月,学校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校。在示范校建设期间,曹文萍所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重点专业,为拿出实质性成果,曹文萍把学校当成了家,想学校所想,急学校所急,把做示范校资料当成讲优质课。曹文萍只有一个信念,不管学校安排不安排,自己都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让学校顺利通过国家示范校验收。
整理完纸质的档案资料后,曹文萍就琢磨,专家来验收时,会对什么资料感兴趣呢?展板、画册、PPT,这都是学校要求统一做的,考虑再三,曹文萍做了两个相册(教师篇、学生篇)。曹文萍从每个老师手中搜集照片,有的老师平时工作做了,但不注意留存照片,她就给他们设计场景,补拍镜头。在示范校建设期间,除担任自己“主演”的角色外,曹文萍还扮演了“策划”、“制片”、“导演”的多重角色。两个相册在省级验收时,起到了关键作用:当验收专家询问除了国家、省市安排的教师培训外,学校有没有特意安排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聘请专家来学校培训?曹文萍马上拿过相册给验收专家过目,赢得了点赞。
谁都知道辅导技能大赛是个辛苦活,每天都在室外风吹日晒,也没有节假日。曹老师主动请缨辅导大赛,除本人先后获省一等奖两次外,同时她还指导年轻教师获国家一等奖两项。她辅导的学生也屡创佳绩,在2009年的全国技能大赛中,学校建筑测量代表队获得了全国中职学校一等奖的好成绩;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装饰技能比赛中,李玉良同学奋勇拼搏,勇夺建筑装饰技术比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填补了山东省此项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空白!
不断探索追求
勇攀科研高峰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曹文萍打破传统教学,率先进行了“行动导向”理念下的分组分层次教学改革,推行项目教学。
2012年,学校开始国家示范校建设,曹文萍老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的分组分层次教学,通过开展行动导向教学,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了自信。此后,曹文萍应邀在潍坊建校和山东省建筑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就分组分层次教学改革做了专题发言。2014年3月,曹文萍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项目教学法获山东省中高职教学成果评选三等奖。2014年6月,她撰写的论文《“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分组分层次教学》在《中国教师》杂志社组织的全国教育创新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
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建筑专业授课领域打响了头炮,淄博建筑工程学校也以此为契机,重视教学模式的突破与转变,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在各个专业教学领域全面推开项目教学。同时,该校掀起了“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的改革热潮,各专业教学部纷纷组织项目教学说课、讲课,教学设计比赛,这些举措有效带动了全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实现建筑专业“学中做,做中教”理实一体化教学,解决建筑专业学生实习难问题,2010年5月,学校校长任曰金提出建一座“半成品”建筑实训楼的想法。根据校领导的提议,曹文萍构思出了效果图。项目的建设审批一波三折,作为建筑专业带头人,也是建设方案的负责人,曹文萍倍感压力之大,能不能建出特色,打造成精品,这让她彻夜难眠。由于“半拉子”工程不是成品,没有现成的图纸和资料可用,她和老师们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在创意构思、方案提交、图纸设计、现场施工、数字化资源建设诸方面,他们做了大量工作。专业老师还全程录制了施工过程,为后期数字化资源建设保留了珍贵的原始资料。
目前这所集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先进性于一体的“建筑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已近建设完工。该项目得到了上海同济大学祁德庆教授的充分肯定,其创新甚至也得到了国务院教育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吸引了许多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截至目前,该实训基地已接待了烟台大学、鱼台职业中专、青海省海北州职业中专、潍坊建校、济宁技工学校、鲁中中等职业学校、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等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参观考察。每一次,曹文萍老师都担当起解说员的职责,向来宾们娓娓叙说实训基地的创新之处。这一实训基地不论是设计方案还是施工过程,无不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它不仅是一本建筑类专业的百科全书,也填补了山东省建筑专业标准化教学的一项空白。
启迪后生
彰显名师效应
成为名师,也就意味着有了更多的责任。
27年专业知识的沉淀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曹文萍在学校及山东省建筑教学领域小有名气,多次被兄弟学校邀请去做教学改革和师德教育报告,也多次被其他市地邀请做专业评委和专业评审,公平公正的专业评判,得到了领导及参赛学校的高度认可。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曹文萍用热情影响了一批,感染了一片,学校曾先后三次发出向她学习的号召。为带动帮扶年轻教师,曹文萍老师成立了自己的名师工作室。2015年教师节前夕,在全市首批授牌的20个名师工作室中,“曹文萍工作室”榜上有名,这是20个工作室中唯一给中职学校授牌的,这既是对曹文萍多年来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前期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扎实有效的褒奖。
曹文萍的名师工作室,发挥出了无穷的榜样力量。她率先取得中国农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和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在她的帮助下,学校建筑专业先后有7名老师获得工程硕士学位,9名老师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3名老师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5名老师获淄博市建筑专业学科带头人称号。
成立工作室之后,尽管教学任务很繁重,但曹文萍总是想方设法挤出时间进一步向科研上拓展。为解决目前实训教材“缺、繁、难”问题,针对构建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曹文萍的名师工作室总体策划,组织老师们编写了一系列实训类教材,如《建筑工程预算》、《建筑测量实训》、《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让孩子们有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简单易学的教材。2011年9月,受山东省教育厅委托,曹文萍主持编写了《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施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并于2013年7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2015年11月,作为中职学校代表,她还参与编写了《山东省高职三年制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教学指导方案》。这些方案或者标准,如今都成为考核建筑人才专业技能的重要度量衡。
在曹文萍等名师的带动下,近年来淄博建筑工程学校发展突飞猛进,2015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中高职衔接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组长单位;11月,学校和山东理工大学牵头,共同编写了《山东省建筑专业教师技能分级培训和考核标准》。
她像一团火
走到哪里都光芒四射
曹老师不但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一心为公,在生活中她还是一个富有激情,特别能带动人、感染人,不断地向周围传递正能量的人!在她身上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她就像一团火,走到哪里,哪里就光芒四射”!
忙忙碌碌地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是曹老师的人生态度。她性格豁达,乐于助人,和同事相处非常融洽。谁讲优质课,谁辅导大赛她都愿意给予无私的指导和帮助。艺术节、运动会、三八妇女节等学校举办的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2009年国庆学校大合唱,曹老师带领的高考部过关斩将夺得第一,这与她热情泼辣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在这次合唱比赛中,她不但是总体策划,还担任指挥,为了承担起指挥的重任,她痴迷到半夜三更起来坐在床上练习打拍子,老公醒来说:又犯神经病了。在她的带动下,高考部的老师们没一个拖后腿的。人们也许会这样认为,曹老师这么忙,一定顾不上打扮自己吧?答案恰恰相反!曹老师穿着总是品牌中透着气质,走起路来高跟鞋总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
有人也许会觉得曹老师整日这么忙碌,家庭一定顾不上吧?恰恰相反,她家庭事业双丰收,当被问及她是怎样权衡两者时,她说:“模范教师不能只模范在工作上,家庭也要经营好,只有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才能赢得家人的支持,才能愉快工作,顺心工作。
曹老师虽然已近50岁了,但她一直告诫自己,自己所追求的不应是生命停止不前的完美,而应是连续不断的探索、反思和前进。她说,把工作当事业,其乐无穷,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我省两大品牌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建设的任务压在肩上,感觉担子会很重,作为建筑专业的带头人,我将永远精神抖擞,一如既往地拼搏,为专业建设和学校的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