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简办,亲家不挑理儿” | ||||||
|
||||||
仅办8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每桌饭菜标准不超300元,乡亲随礼不坐席,随礼不超过50元,整场婚礼花费不超过8000元……这是索镇西雅和村村民牟维英的儿子8月21日的婚礼标准。要是搁在前几年,婚礼这样简单亲家难免会挑理。可如今,这样的婚礼却让各方满意。变化如此之大,还得从索镇今年开展的婚丧陋俗专项整治活动说起。 为破除陈规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今年,索镇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婚丧陋俗专项整治活动。专项整治中,该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以上示下,带头执行有关规定,带头抵制大操大办,带头火葬,带头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按有关规定处理。同时明确工作职责,规定任务时限,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镇村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和绩效考核。 在牟维英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西雅和村红白理事会发放的一张《告知书》,里面明确了婚庆标准:杜绝大操大办,提倡乡亲随礼不坐席,原则上随礼不超过50元,其它如生日、送米、升学、乔迁等禁止下通知,发请帖,请客操办……据西雅和村党支部书记崔守荣介绍,为倡树文明新风,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选取村内有威望、群众信任、有责任心的党员、村民担任理事,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事、白事采取“定时间、定标准、定人数”的“三定”措施。村民谁家有了红白事,红白理事会成员都会提前入户发放红白事办理《告知书》,使其成为村民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现在村里倡导婚丧简办,省钱省事,村民们以前放不下面子,这回有了村规民约,真是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的确是一件好事。”说起移风易俗的好处,牟维英赞不绝口。 据悉,索镇坚持把完善村规民约作为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召开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听取各村对红白理事会章程的意见和建议,对其中的一些具体条款进行修订完善。全镇45个村统一标准,红白公事乡亲随礼不超50元,推进简化治丧仪式,缩短治丧时间,减少丧礼宴席,杜绝大操大办、封建迷信、喧闹演出等不文明现象。目前,该镇45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各村红白理事会为群众婚丧嫁娶事宜提供服务,在推动红白事从简、改革婚丧陋俗、制止大操大办、减轻群众负担、树立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步形成了长效机制。同时,该镇以公益性公墓建设为突破,力争在全镇形成多类别、全覆盖的公墓体系,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张运波 刘炳棋)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