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鑫:手工达人的私人订制 | ||||||
|
||||||
以自己的兴趣为职业,并乐在其中,相信这是很多人的梦想。时下流行的“私人订制”受到很多人的热衷,不少“手工达人”也正在将这一爱好转变为事业。 家住县城少海花园小区的“85后”小伙陈鑫就是这么一位手工达人,一块简单的皮子,在他手里玩出了新花样。 没有机器的轰鸣声,只有屋内偶尔传出的敲击声,那是榔头敲打在皮子上发出的声音。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皮革的味道,一个年轻小伙子正埋头忙碌着……在少海花园小区,记者见到了这位“皮具达人”——陈鑫。 瞄准商机,将爱好做成事业 来到陈鑫的手工皮具工作室,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被陈鑫设计的非常有条理,桌子上放着裁皮刀、法斩、边线器、菱锥、塑型棒、过线蜡、烫边机等宝贝。墙上挂着各类牛皮、鳄鱼皮、鸵鸟皮、蟒蛇皮等皮料以及制作完工的皮包、皮带、钱包、手机壳等。 “从小我就很喜欢手工制作,看着那些简单的材料,用工具做出一个个精致、漂亮的小玩艺,当时自己内心就想,我也要自己做出这样精致的手工来。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捣鼓了各式各样的小东西。”谈起创业的初衷,陈鑫坦言,做皮具纯属偶然。 大约是6年前,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陈鑫从网上发现了一个手工缝制的钱包,样式粗犷,皮面已自然包浆,非常有质感,喜欢的不得了。他就尝试着买了一套新手入门的工具和皮料,又从网上搜了一些资料、教程,照猫画虎地做了一个钱包。 “时下,生活节奏快、同质物品多,我最初做这个钱包就是想跟别人不一样,满足一下虚荣心。”陈鑫说,当时作品完工后,他自觉小有成果,便把作品的照片传到了网上。没成想,一些朋友竟看上了眼,纷纷索要。 “刚开始就是纯粹去玩,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我从中体验了手工皮具制作的巨大乐趣,还发现了蕴含的商机。”陈鑫说,伴随着处女作的诞生,也开启了他人生一段不同寻常的“皮具”之旅。磨皮、运刀、飞针、缝线……此后,他每天晚上的时光大都是在皮具的制作中度过,其充满创意和内涵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在看来,当年那个作品非常粗糙。拿在手里,你挑不出毛病,因为到处是毛病。”陈鑫说,“即便是这样,那个钱包我用了很多年,也得瑟了很多年。” 陈鑫告诉记者,他玩皮子上瘾,一做起皮具来就“痴”了。而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为了能全职专心做皮具,陈鑫辞去了原先稳定的工作。 “2009年,我从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影视多媒体专业毕业后直接进了济南的一家影视公司上班,主要负责平面设计和舞台搭建,收入可观。起初,白天工作,晚上做皮具,但随着对制作皮具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索性辞去工作,专职做起了手工皮具。很多人认为我这是不务正业,其实,这是我的事业。”对于这个看似不靠谱的营生,陈鑫说的是那样平静。 现在,陈鑫制作的手工皮具畅销全国各地,2016年卖了15万元,今年仅半年时间就已经卖了近二十万元,而客户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 精益求精,每一件都是精品 “摸摸这包的手感和做工,不比大牌的皮具差吧!用的是意大利的植鞣牛皮,是当前最好的牛皮,这五金件和缝线也都是高级的。”陈鑫随手拿起正在制作的一个钱包。记者看到,钱包是玫红色的,巴掌大小,但里面居然有十多个卡位,尽管未完工,但工艺细致,无论是粘合还是封边都做得非常养眼。 “手工皮具制作流程其实很简单,设计、下料、打孔、缝制,几个步骤就可以完成,但若想做好,却很有难度。就拿缝合来说,除了一针一线地反复交织,边上的接头还要再用细针一点点挑进针孔里,最后让顾客看到的作品只有工整的走线。接头、接缝都不能外露。有时为了缝一个看似简单的拉锁,要花上好几天。”陈鑫告诉记者,“一个钱包,看似简单,但要经过多重工序,用到多种工具。以缝合打孔用到的法斩为例,不同皮具缝合需要的间距不同、形状不同,因此,用到的法斩的型号也就不相同。” 记者注意到,陈鑫手工皮具工作室的工具有近百种,手缝针、圆斩、菱斩、挖槽器、打磨条、边线器、裁皮刀……不同工具在皮料上实现不同的效果。陈鑫拿起一个工具,捋着皮料底层刮下,皮子转瞬间变薄了不少。他说这工具叫宽铲,主要就是用来削薄皮子的。 “随着手工制作的越来越精细,我的工具也发生了大变化。不再是入门级别的,而是专业订做的。除了功能全外,质量也是杠杠的。当然了,价格也不菲。”陈鑫说,“我从来没有师傅,这些皮料和工具就是师傅。开始时基本上就是跟着网上的教学视频学做,可视频教的终究没那么仔细,再加上对手工的把握也不够熟悉,好几次做到一半就进行不下去了,一块上好的皮料做成了废料。” 在手工皮具制作的路上,陈鑫也交了大把的“学费”。因不识货,他曾经花大价钱买了张顶尖牛皮,说是进口的,塑形好,但实际上却是质量不好的皮压起来的;因不清楚皮具制作的窍门,他曾经熬几个通宵做出的包,因为没把皮子打薄,包自重大,背起来太沉,以致成了摆设;因心中没数,本可以多做几个包的皮料因为裁剪不当,仅做了几个小包……但陈鑫凭着一股执着认真劲,自学了视频、书籍,了解了不同皮子的差别,掌握不同款式皮包的制作工艺。 “以前买皮料的时候,卖家拿便宜的皮子冒充优质的皮,我看不出来。结果做出来的包包颜色灰暗,塑形也不行。自己吃了亏,更对不住顾客。我索性就到处查资料、请教同行,硬是把皮料背后的讲究摸得门儿清。”陈鑫得意地说,皮料是手工皮具的灵魂,背后的学问也深。“我现在对不同皮料小有研究,有人找我订制皮具,我都先给他们上一堂关于皮料的课。” 多年来,陈鑫边做边摸索,自己的手艺也是大有长进,皮带、钱包、手机壳、书包、钥匙包等各种皮革的制作都不在话下。他力争出自其手的每一件皮具,都十分精致。每制作一个作品,他总是将事先挑选好的皮料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杂质,反复琢磨,反复修改,慢慢成型。有时候为了包上的一条装饰线,接连思考好几天,只为将作品呈现得更加完美。 陈鑫说:“每一个作品我都尽全力做到完美,一些买家经常说,东西他们都用了很多年舍不得扔。这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对于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陈鑫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我总觉得下一件作品会更好。” 越来越多的人找他“私人订制” “手工做皮具很枯燥,也很寂寞,但满意的作品出来后,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特别有成就感。”陈鑫告诉记者,手工皮具十分费时,完成一件小作品需四五天时间,而稍大的作品则需十几天左右。 “这是陈鑫给我做的钥匙包,我拿给你看。”采访中,陈鑫的媳妇给记者展示了她的钥匙包。铜质的五金搭扣在阳光映射下透出温暖的黄色。“这钥匙包是正经的美式骑兵风格。植鞣革皮原本是白色,日久会变成其他颜色,黄铜也会随着空气氧化不断变深、变暗。时间久了之后是越用越有味道,越用越显得复古感。现在,这个钥匙包是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物件,感觉它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淌着我自己的气息。一直以来都不舍得扔,尤其是上面还刻了我的名字。”这可是独一份儿的创意,摩挲着这个作品,满心欢喜都写在她的脸上。 越来越多的人找陈鑫私人订制。毕竟,私人订制有自己的优势,比如皮带要多宽多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手包钱包要哪种皮料,规格多大,可以自己来挑皮料。甚至有很多情侣找他专门订制钥匙扣和手机壳。质量是根本,创新是源泉。仅在皮具的封边上,陈鑫就摸索出多种款式独特的产品,有波浪线的,有平直线的,有3.38毫米的,有4毫米的,不一而足。 “老是一个模式,没有新花样,时间长了,人家就不找你了。”陈鑫说,空闲的时候他走出去观摩学习新花样,一些新奇的样式,他只要看了就回家琢磨,在自己的产品上进行实验翻新。皮雕、烫金、印花……不断地创新赋予了产品不竭的生命力和灵动力,陈鑫的手工皮具产品也在创新中变得更有影响力。 “制作手工皮具,一开始我都是按照给自己人做的心态去做,现在做成生意,我还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这个是绝对不会改变的。最开心是得到顾客的称赞,特别是有些陌生人打来电话或是专门发信息来,说是看到某某的包是我做的,很欣赏给个赞,那种心情是无法形容的,是非常开心,有种满足感和成就感。”陈鑫说。 随着网络订单和产品种类的增多,陈鑫手工皮具的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他给自己的皮具取了名字,美其名曰“子鱼”,并在位于县城兴桓路上的“花样年华鲜花店”设立专柜,还开通了“子鱼手工皮具”微信公众号。据悉,陈鑫的手工皮具工作室依照皮具和制作时间来定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最早做是用牛皮、羊皮等普通皮料,后来又进了鳄鱼皮、鸵鸟皮、蟒蛇皮等特种动物皮,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陈鑫说,“去年的销售额是15万,今年力争翻一番。接下来,我准备扩大工作室的规模,让更多的消费者知晓我的品牌,把‘子鱼’品牌做大做强。”(文/图 岳可华)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