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王氏家规著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日期:2017-02-17 浏览次数: 字号:[ ]

古代典籍文献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自然少不了古籍文献。同样道理,了解新城王氏家族辉煌过往和文化精髓,也少不了对这个家族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历代形成的家规家训,对于挖掘和传承这个齐鲁望族的优秀家学文化意义重大。


《历仕录》——“半朝王家”奠基人王之垣的官场纪要


王之垣《历仕录》


《历仕录》是新城王氏五世祖王之垣的一部重要家规著述,书中王之垣“自述生平服官之梗概及师友友谊,以垂示子孙者”,特别是详述为官任上遇到的疑难要案、处理原则及结果,用亲身体验来为子孙提供经验教训。

 “誓不说事”是王之垣为官自律的重要原则,《历仕录》记载了几个案例。

王之垣初入职场任荆州府推官,听说荆州士大夫好私下说情,他认为:“一人依一事,则事事来嘱,一人嘱允,则人人来嘱,不如一切不从。”于是,包括顶头上司张居正、家族世交曹都宪等来说情都不答应。此举赢得宰相张居正“甚有执持,我甚服之”的赞誉。

王之垣告诫子孙,朝廷严禁请托说情之风,大家要谨守本分,安分守己,如亲友有事相托,就以实相告,严守禁规。王之垣致仕回乡后,自书一帖“誓不说事”悬挂在厅堂上。之后十四五年乡人没有求托者。后来王之垣母亲刘太淑人大寿,平日并不往来的乡邻带着寿礼上门祝寿,王之垣说:“我平日不管人家闲事,怎敢惊动诸位前来?”乡人说:“正以公不说事,不害人,大家阴受其赐,所以来也。”

王之垣对新城王氏家族发展贡献极大,他57岁疏乞归省,居家二十年主持建家祠、修族谱,置义田、办私塾,在家规族训方面贡献尤为突出,除《历仕录》外,《念祖约言》记录总结几代祖先的治家经验,《炳烛编》《百警编》归纳前人格言警句训诫劝谕后人,《摄生编》总结汇集古人养生之道,《义田制》规定义田筹建和收入分配。这些举措迅速凝聚了宗族力量,为“王半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清寤斋心赏编》——“一代正宗”王渔洋处世为官思想启蒙

2016年新版《清寤斋心赏编》


《清寤斋心赏编》是我国古代修身治家理政的经典文献,被收入《四库全书·提要》。该书内容丰富,要言不烦,构成了新城王氏家规族训的重要内容,对后世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作者王象晋是清初诗坛领袖、康熙刑部尚书王渔洋的祖父。

王象晋官至浙江右布政史,留下了《二如亭群芳谱》、《赐闲堂集》《三补简便验方》等多门类多部著作。他不仅是一位学者、官吏、农学家、医学家,还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在他的教导下,王渔洋兄弟四人均取得功名,三人中进士,被誉为“一门三进士,家人会连登”,为王氏家族在清代中兴发辉了重要作用。

《清寤斋心赏编》是王象晋73岁居家时所著,辑录前人经典条文,既有“士大夫当实有忧国之心,莫徒有忧国之语”的为政箴言,又有“净几明窗,好香苦茗”的闲情雅趣;既有“老迟因性慢,无病为心宽”的修身决窍,又有“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养生之术,影响深远。晚清名臣、理学大家曾国藩曾引用其中多条,写入《曾国藩家训》留传后世。

《清寤斋心赏编》清以后鲜见单行版本,其内容与哈佛燕京图书馆特藏部所藏《大槐王氏日省格言录》手抄本有诸多相通之处。作为高官文人的王象晋,经历了明末党争和明清易代,他对世事的洞查和感悟在他的家规著述中多有体现,这些观念也影响了王渔洋兄弟在战乱后入仕处世的思想基础。


《手镜》——康熙重臣王渔洋写给儿子的“上任约谈书”


王渔洋故居馆藏《手镜》拓片


2014年新版线装《手镜》


《手镜》始于一位身居高位的父亲对初入仕途的儿子的谆谆教诲,又最终升华为一个齐鲁望族的家规大成和文化灵魂。

王渔洋以司法官入仕,以司法官致仕,一生为官45年,始终践行“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他的为官思想顺应了康熙皇帝察吏安民、以宽为本的治世之道,深得康熙信赖和赞赏。他不仅自己廉洁正直,不具私心,还身体力行教育下属和自己的儿子清慎勤,守规矩。

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王渔洋三子王启汸出任唐山县令候补知州。唐山离京城很近,当时土瘠民贫,百废待兴。儿子由一介书生仓促获此任命,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王渔洋心里委实放心不下,他总结自己为官数十年的经验和感悟,专门写了一篇《手镜》交给儿子,教育儿子洁己爱民,宽政慎行,做一个“清慎勤”、“不负民”的好官。《手镜》被后人誉为 “上任约谈书”、“官场护身符”,它既是王渔洋一生正直为官的经验写照和自律准则,也是一位正直、仁慈而不失严厉的父亲对儿子为官准则的着意交待,短短50条,从日常用度到为人处事,从刑罚宽严到与民休戚,词简义精,他让儿子“置座右,披玩而从事焉”,时时以民为本、为官自律、遇事担当、勤于政事,做一个好官。可以说,《手镜》集新城王氏家规之大成,是王渔洋廉政思想的圭臬,也是一个齐鲁望族的家学家风和文化灵魂。                       (陈艳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