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陈列中的文物保护
发布日期:2017-03-16 9:48:29 浏览次数: 字体:[ ]

郑  捷

(山东博物馆)

  
  摘要
  
  本文所谈到的问题属于预防性保护的范畴,是预防性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预防性保护的方法是间接的,它是依赖于工作各个环节的谨慎、细致、周全,来达到避免和消除导致文物损坏的潜在因素,以此降低文物受损速率。文物的损坏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文物因自然规律而发生的老化现象,虽然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为的预防和控制可以降低或避免文物的受损。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兴旺发展,文物专题展、精品展、交流展等形式多样的文物展不断面向社会推出,随之而来的文物安全令人担忧,也成了人们为之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文物的包装、搬运、以及陈列环境监控等因素,阐述了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科学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预防性保护  文物包装  运输  陈列  微环境      照明    温湿度  有机类文物  缓解

一.文物的包装与运输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逐年增多,出国文物展也越加频繁,影响也逐步扩大,已被誉为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国家名片”。如2011年陕西省在加拿大、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了7个文物展览,同时还引进了3个外国展览,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2012年由甘肃省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厦门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共同引进了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博物馆、日本江户伊万里名瓷展在华巡展,获得很好的反响。随着文物展览交流的频繁,包装及搬运技术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物包装与运输不同于一般物品,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从甲地运至乙地的简单搬运过程,事实上在藏品包装和运输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文物藏品的安全问题,任何缺少这种意识的做法,皆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包装
  
  1.包装分类与意义
  
  按照流通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类。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文物包装属于运输包装的范畴。文物包装是指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包装箱体,利用相关的技术,有效控制包装箱内文物保存的环境,来确保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确保文物本身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等信息和价值不受影响。文物的种类繁多,性质、质地、特点、形状各异,因而对包装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残损严重、保存状况不佳的文物和极其珍贵的孤品文物不适于搬迁运输或不宜包装,其它保存状况良好的文物皆可以包装和搬运。文物包装是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文物陈列能否面向社会开放的有力保证;是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状态完好的重要保证。经过科学合理包装的文物,便于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保管和清点,也为文物的管理、展示、研究等工作提供了支持。
  
  文物包装的原则是根据文物包装工作的规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它包括:安全性原则、选择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环保性原则。
  
  2.包装材料的选择
  
  包装,首先是选择适宜的材料,要根据包装的环节和文物材质的特点进行挑选,这是确保文物不因包装不当而出现意外的前提,文物包装材料分为主要包装材料和辅助包装材料。
  
  主要包装材料是构成文物包装箱的支撑材料,常用木材、瓦楞纸、复合材料等。制作内、外文物包装箱均应使用目前国际通用的复合木质材料为板材,如多层板、夹心板等,如果使用原木为制作材料,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如果箱体出国还需经过出入境检疫机关的检验。辅助包装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制造包装容器,增加抗震功能(图一)。经常使用的材料有:海绵、脱脂棉、中空棉以及epe复合板、珍珠板等。

图一  辅助包装材料制作成的箱体


  选择材料应兼顾许多因素,该用海绵或多层板的不能用epe板来替代;该使用囊匣的就不能用其他材料一包了之;该用铝合金或铁皮包装的,就不能用木制箱体来代替,不能因小而失大,要围绕抗震抗跌进行设计、制作。
  
  3.包装工艺(图二)
  
  文物的质地和外形决定了箱体的设计。包装工艺包括:文物集装工艺设计、箱体隔断设计、防震与缓冲设计。目的是将众多不同质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文物按照科学的设计使其化零为整,组装到规格相对统一的箱体内,大型且形状较为特殊的应考虑单箱包装(如造像等),以便于文物在清点、搬移、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其二,利用对文物包装达到缓震、抗挤压的目的,减少和避免因搬运而造成的文物损害。下面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介绍如下。
  
  (1)首先,外箱,分为常规式外包装箱和直接式外包装箱。按照运输方式的不同,常规式外包装箱的规格通常分为陆运和空运两种;直接式外包装,主要适用于大型文物(如大型石雕、陶塑、青铜器、家具等)的包装,需直接装箱运输,直接式外包装箱的尺寸规格是依据文物的外形而定,但箱体的尺寸要比文物至少大出5-10cm,作为放置、填塞包装材料的空间。外箱形制多为长方形,便于大型化、集装化运输。不同的运输工具对箱体尺寸的要求不一,航空运输的规定较为严格,应事先落实。
  
  箱体制作,我们目前多采用夹层板作为制作箱体的材料,因这种材料本属高温、高压板材,可以免除海关检疫。由于多层板的结构独特,其强度也较为理想。箱体由六块面板构成,用螺栓连接,外涂醇酸漆。外包装箱结构应坚固,有一定的抗冲撞、抗压和防水性能。

 

图二  包装工艺示意图

  
  (2)其次,减震层。由两部分构成——硬质隔断层与软质层。防震是文物包装的首要目的。前者,是用多层夹板根据文物实际大小并加放减震层的空间进行分割,间隔成若干适合文物形状的固定隔断。这样可以减缓文物因自重或运动而产生的相互挤压,把这种相互的力转移到隔断体上,像是给每件文物制作了一个一次性的囊匣。后者,多采用防震材料,将文物与隔断或箱体之间预留空间填充,增加其抗震的能力。按照力学原理,增加包装材料在文物表面的接触面,可以降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能够避免局部挤压而带来伤害,最终起到缓冲的目的。(图三)。
  
  (3)最后,布料层,也叫袋状层,形似袋状,是减震层与文物本体之间的隔层。为防静电,该层一般选用较为柔软、光滑的丝、棉等天然纤维制成的布料。能够起到定型、降低包装材料对文物表面磨损的作用,避免了减震层的材料散落到文物表面。
  
  彩陶文物的包装,为了避免覆盖层与文物颜料层因运输、搬运而造成的震动产生的磨擦,使脆弱的彩绘因磨擦而脱落,我们有时还用棉布或丝绸包裹文物,使包装材料与文物形成相对一体,将磨擦面转移到其它材质,这样既可以避免文物直接与覆盖层磨擦,又可以扩大文物均匀受力面,增加文物运输中的安全系数。

 

图三  出国展文物包装(用经过处理的棉纸做内材)

  
  (二)文物搬运和运输
  
  1.搬运的“运”和运输的“运”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同一地域较小范围内发生的,而运输则是在较大范围内发生的,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随着博物馆的新建、扩建和文物陈列交流的日益频繁,文物的搬运及运输工作越来越繁重。即便是博物馆内,随着馆舍面积的扩大,库区与陈列区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文物的“搬运”过程也越加频繁(图四)。

 

图四  搬运佛造像

  
  文物的搬运要考虑文物的完整性、坚固性,如果遇到较为脆弱,本体已经腐朽或出现明显病害的文物,要坚持修复保护再先的原则,应有效去除隐患后再进入展室,不使文物病害蔓延或传播。
  
  2.文物搬运注意事项
  
  (1)搬运,首先要学会“持拿”,对待不同质地、不同状态的文物要有所区别,持拿不当是导致文物物性损坏的重要因素。文物需要坚持最少接触的原则,也就是说,非因工作必须,应尽可能减少接触时间,如工作需要而必须,则应对文物的完残及病害情况作大概了解,尤其是某些频危的文物,一般情况下,频危的文物都经过多次修复,又经过高超技师的复原,裂痕、脆弱或缺少部分,目测难以发现,这提高了文物在搬运过程中的风险。“持拿”文物时应考虑文物的重心,多数文物的搬运“持拿”位置是在重心以下,即用手托住重心部位,减弱器物自身向下的重力。小型器物应以托、捧为主,一人一次只可持拿一件,较重、较大型的文物搬运时,尽可能降低重心,多人合力搬运,每人的分摊重量不要超过25kg,为了缩短持拿文物的时间与距离,要事先将外箱和运输工具靠近文物存放地。
  
  (2)持拿金属器物最好带上能够隔离的手套。汗液成分可分为无机成分和有机成分两类,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有呈酸性的,也有呈碱性的,长此以往会对金属有一定腐蚀作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多有皮带扣使用时间过长,表面变污浊的经历,由此也可见一斑;瓷器搬运则忌戴手套搬运,人戴上手套后,手感就会降低,由于布料与瓷器接触,相互磨擦较小,持拿不当极容易发生意外;画轴入袋也应加倍小心,目前书画多装入由布料做成的“布袋”收藏,使用的布料如果不当,或因设计尺寸不适,书画在出入袋时极易刮伤书画边缘。
  
  (3)借展、外展,要考虑行车路线以及运输时间,防止和避免运输过程中的自然因素,如温湿度、雨水、二氧化硫等恶劣环境的侵害,选择平坦,无障碍,有电梯的路线是避免或减少文物受损的有效防范,选取高性能的阻隔包装材料进行阻隔包装, 减少或隔绝外界因素对内装文物的影响。配备防止恶劣天气用具,做到有备无患。对吸水性较强,对温湿,尤其对湿度较敏感的文物,如纸质、彩绘、牙雕、漆木器等,应提前做必要的降温、防潮、防雨、防霉等处理。
  
  (4)谨防因温差过大造成的损害。外展有时存在两地气候环境相差较大的现象,在短时间内,文物暴露在这种环境变化中,对文物极易造成伤害。如:一次外展,大约十一月初,运输彩绘石刻到某省,到达目的地打开包装时,发现事先包裹在文物上的宣纸已经湿透,这是因为包装纸吸取了由于温差过大而造成的湿气冷凝成露珠的缘故,彩绘由于这层宣纸而幸免未受到伤害。当时,采用宣纸只是为了避免其它包装材料对文物表面的磨损,并未考虑到异地温差问题,这件事可以说是歪打正着,这给了我很大的警示。气温愈低,饱和水气压就愈小。所以对于含有一定量水汽的空气,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温度,使饱和水汽压降至与当时实际的水汽压相等时的温度,就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水。因此,文物运输,尤其是长距离的运输一定要考虑借出、借入地的温差,要事先做好防护。
  
  (5)道路运输要考虑货物质量不超过车辆核定的装载质量,也就是不能超过行驶证上标注的允许装载的质量。货物的长度和宽度不可以超出车厢(限于大型文物)。货物高度分两种情况:一是重型、中型货车和半挂车载物,从地面起不超过4米,载运集装箱的车辆不超过4.2米;二是除第一种情况以外的其他货车载物,从地面起不超过2.5米。
  
  (6)精心设计装车(图五)。重物在下、在前,较轻的箱体可以放在上面或后面,因为越重的箱体其惯性越大,当行车速度与箱体因减速或急刹车产生的速度差异而造成其惯性不同时,较沉重的箱体就会对前面的物件产生较大力量的挤压,会造成无法想象后果。因此较重的箱体在前面是必须的。多年来,我在从事文物运输设计时,为了减少或避免载物重量与车体重量的差异所产生的箱体惯性所造成的挤压时,经试验并借鉴了物流运输行业的一些经验,总结了一套装箱方法——集装集重连接法。即将整车大小箱体之间间隔5-10cm,空隙内充填密度较大的epe复合材料或珍珠板,作为箱体活动时的缓冲空间。然后,将大小箱体按“层”用板条连接使其成为“一体”,以此减少单件货物与车体自重的差距,处理好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缓解由于重量严重失衡造成的文物包装箱的挤压和碰撞。

 

图五  装箱示意图

  

二.陈列中的保护


  文物保护的研究对象是文物,内容包括文物保护科学和文物的科学保护。前者即研究文物的腐蚀机理和保护修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研究成果保护文物。广义的文物保护应该是:预防性保护、保存性保护、文物修复三个方面。文物保护的工作职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控和改善文物保存环境,以便将文物的腐蚀速度降到最低;其二,通过一系列保护处理,阻止文物继续腐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博物馆文化的要求逐渐转向以休闲、观光为主。陈列是博物馆三大职能之一,是展示历史遗存和研究成果的窗口,也是衡量博物馆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一个有着丰富藏品的信息集散地——博物馆来说,不但要关注自身传播功能的提高,同时,还要确保作为陈列的主要对象——文物的安全。要加强文物环境的监控,不因文物频繁展出而受到伤害。陈列中的文物保护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与保护
  
  在从事展览策划、设计和视觉艺术效果筹划的同时,将文物保护的科学理念及要求对照设计方案进行审核,让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方案”的始终,从源头着手,从陈列室的整体布局到展柜微环境控制,按照文物的种类、特点一一排查,使设计方案不但能够从视觉效果上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还能兼顾文物保护的要求,为文物安全存放创造有利环境。范围包括:温湿监测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声、光、电灯的设计。
  
  (二)展室布局与微环境防控
  
  过渡间及微环境控制(图六 )。过渡间又称缓冲间,它主要用来阻挡或隔断外面温湿气流,减少或降低室外的温湿度对文物陈列展室环境的影响,过度间主要设置在展览厅出、入口区域。对环境敏感的文物和颇危文物,根据其材质、病害程度、完残等情况,还要量身定做“微环境”展柜——可控展柜,也就是在陈列展柜上下功夫,以控制较小环境来达到抑制文物病害的目的,既节省了设备的资金投入,又可以节省能耗。

 

 图六  陈列室过渡间


  (三)照明
  
  良好的光环境是延长文物寿命的保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电光源的选择、照度的设定、光线投射方向、建筑采光方式的设定、光污染的消除等。博物馆的文物在展陈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类灯光的作用,许多文物会产生光损,特别是一些光敏性文物,使得我们在文物展陈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矛盾,既要用光来烘托文物,而对光敏性文物而言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下面是山东博物馆对一些光敏性文物采用的两种光源。
  
  1.LED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缩写,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 LED 的抗震性能好。
  
  照明系统是由光源、反光镜、滤色片及光纤组成。具有25000小时的寿命并节约高达80%的耗能。
  
  2.光纤灯(图七)

 

 图七  光纤照明


  光纤灯具有以下特性和优点:单个光源可具备多个发光特性相同的发光点; 光源易更换,也易于维修; 发光器可以放置在非专业人员难以接触的位置,因此具有防破坏性;发光点小型化,重量轻,易更换、安装,可以制成很小尺寸,放置在玻璃器皿或其他小物体内发光形成特殊的装饰照明效果; 无电火花,无电击危险,可被应用于化工、石油、天然气平台、喷泉水池、游泳池等有火灾、爆炸性危险或潮湿多水的特殊场所。
  
  (四)光选择遵循条件
  
  1.以光色和显色性需要接近人工光源为前提。
  
  2.以不改变或尽可能少的改变文物置放环境为原则。
  
  3.最大限度消除眩光和镜像反射(图八、图九)。
  
  4.室内光色组合合理。避免相互反射、展品显色不真实(图十)。
  
  5.无紫外线、红外线光,可减少对文物展品如纸质、纺织品的损坏。

 

 图八  炫光

 

图九  镜像反射光

 

  图十  相互反射、显色不真实


  (五)光环境分类
  
  天然采光、全部采用人工照明、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无论我们采用那种光,都要与文物质地的收藏所需条件接近,当遇到文物类别繁多且对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时,从文物的价值、光敏程度的角度,使需要控制的指标与之相接近,既环境控制向重点文物偏移,珍贵文物采用微环境照明。
  
  (六)光敏性文物及光防护
  
  光敏性文物:纸质文物、彩绘壁画、彩陶、纺织品等。有害光能够造成和加速其老化、病变,例如:纸质文物,光照能引发纸质文物的光化学变化、水解或氧化,使纸张发黄变脆,导致字迹逐渐模糊。把日光作为文物照明的博物馆应慎重小心,纸质、纺织品文物应尽可能避免采用日光照明,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玻璃的日光中紫外线辐射一般是钨丝灯泡紫外线辐射的六倍左右,可是钨丝灯在相同照度内所产生的热也是造成文物伤害的一个原因。
  
  几乎所有荧光灯释放的紫外线辐射对比钨丝灯释放的多。因此要避免紫外线,就必须采用紫外线过滤材质实施过滤,在光线到展品之间,采用一种可防紫外线的材料来消除紫外线的辐射。
  
  (七)紫外线
  
  紫外线属于物理学光学的一种。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日光灯、各种荧光灯等都是用紫外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的。根据现代科学手段探测,太阳光和人造光源(如钨丝灯和荧光灯)中的紫外线,对丝、棉、毛、麻、纸等皆有破坏作用。绘画、书法、古籍、织绣等珍贵文物,如果长时间被紫外线照射,就会泛黄、变色、发脆、龟裂,直至粉化毁坏。
  
  (八)温湿度
  
  文物被破坏除文物自身结构、质地不稳定外,还与人类生活及自然因素有关。其中以温、湿度无法得到控制,文物收藏现有的条件不能与其应有的条件相对应,是文物遭受损害的最为普遍的原因,这也是发掘后文物加速损失的重要因素。个别文博单位由于资金不足,无法使展陈环境达到文物存放标准,使得看似简单的温湿控制无法实现,即便有也因运行成本过高而间断运行,因节假日无法正常运行已是最为普遍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人为地造成了陈列环境的突变,这种短时间的环境不稳定,却成了某些文物病害加重的罪魁祸首。比如温度忽高忽低会使纤维反复热胀冷缩,产生相互磨擦,从而使纤维的机械强度降低;温度的升高,还会使类似漆木器、纸质、彩绘文物中原有的水分蒸发,造成文物干裂、发脆、变形、变色。
  
  (九)恒定的环境是延长文物寿命的根源
  
  文物深埋与地下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高湿恶劣环境,却能保留至今,保留如初也已绝非奇闻,如“南澳一号”船舱内大量文物的发现。再如,1978年炎天,在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发现的战国早期曾国君王曾候乙墓,出土的7000余件随葬品中,有一套64件的编钟,设计精巧,锻造愧丽,出土时还能完整地吊挂在钟架上,音域宽广,音色美妙,古今乐曲均能吹奏。这不能不让人为之深思。相对的封闭使得一切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变化部停留在某种平衡的状态中,这是古代珍品仍然能够保存至今的主要原因。一天这样的环境被打破,沉睡千年的文物置身于一个变化着的环境中,原有平衡被破坏了,恒定的温湿被唤醒。病害、损害、传播等词语也就成为了我们挂在口边的常用词语,“抢救性保护”从此应运而生——颇危文物的抢救保护、考古现场的抢救保护等等,不得不成为我们工作的主流。
  
  预防性保护的理念,近些年来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们所看到的千年文物保留至今,其相对稳定不变的环境是其根源所在。
  
  (十)气候环境与保护
  
  济南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量集中。冬季长达4至5个月,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夏季为105~120天,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春、秋季最短,都不足两个月。湿度因气温、雨水等因素而变化较大,有时早晚相对湿度达到65%-70%,中午前后则是30%左右,遇到雨天湿度最高又可达到80%以上,寒冷干燥季节湿度则可降低到10%以下。这些气候特征皆不利于文物的存放。例如,有机类文物易受环境影响而导致损坏,高温高湿环境易造成纸质文物生霉,而过度干燥又可减弱其纤维的强度而造成断裂。
  
  山东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成立于1954年。进入新世纪,山东省新馆建设又一次提上日程。2010年11月16日一座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高74米,不但在馆舍面积、展陈环境、自动化管理方面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还在文物收藏环境与保护等方面也达到了领先地位。陈列展品的保护采取了大、小环境综合兼顾的保护理念,在制约大环境使其接近多数文物放置环境的同时,对部分易吸潮及光敏文物采取微环境控制,一年多来,经过跟踪调查,尚未发现病害蔓延和加重等迹象,我们的措施和方法是成功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害的发生,延缓了文物的使用寿命。
  
  区域环境变化与陈列环境的影响做了一些尝试性试验。比如,按照济南市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雨水较集中的特点,文物置放环境的控制按照文物的收藏标准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首次采用了“季节性温湿平衡”法,根据季节气候特征,温湿度差异,寻找一个相对接近的参数实施控制,也就是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使环境达到相对恒定。按照此方法可以避免“四季”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对环境的骤然变化。该方法可操作性较强,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人力投入较大。
  
  (十一)温湿控制
  
  在温暖且潮湿的环境下,可以使用制冷型除湿器;在较冷条件下,选择干燥剂型除湿器较为合适。
  
  1.微环境展柜的应用
  
  对于微环境——展柜而言,使全年的相对湿度保持在安全限度内,确保陈列展柜的密闭性是关键。目前市场多数“恒温恒湿”展柜难以做到控制温湿,皆有夸大其作用的成分,多数“恒温恒湿”只有加湿的功能,有时承包商与做温湿设备的公司又并非一家公司,有时是用的普通陈列柜,外加恒湿控制设备,出现橱柜密封不严的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密封不严还使得尘土和污垢进入展柜,对许多有机纤维类文物造成了伤害,因此,购置“展柜”,多从细节、长远,从运行成本角度去思考。
  
  硅胶干燥剂(图十一)——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无毒、无味、无嗅,化学性质稳定,具强烈的吸湿性能。硅胶属非晶态物质,其化学分子式为mSiO2.nH2o。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无毒无味,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它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硅胶干燥剂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硅胶干燥剂最适合的吸湿环境为室温(20~32℃),它能使环境的相对湿度降低至40%左右。最为适合小形展柜的珍贵文物微环境控制。干燥剂使用时不能与藏品直接接触,必须小心单独包装。

 

图十一 微环境控制常用干燥剂

 

三.环境监测与控制

  
  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它是通过对环境质量某些代表值进行长时间监视、测定,以掌握环境污染状况和判明环境质量的好坏。按照监测分类主要是研究性监测及监视性监测,亦称常规监测(长期定点、定期监测)。
  
  (一)监测的类别
  
  主要对文物库房及陈列展室的温湿度及紫外线进行监测。文物库房的监测以不同类别所存放的房间为单位实施监测,应该说文物库房的环境监测和控制由于其密闭性、同质性的特点而较陈列展室为易, 因此,博物馆陈列展室的环境监测是我们的工作重点。通过常规监测以及研究性监测,了解和熟知展室不同区域温湿度变化情况与文物展品受损速率的关系,让文物保护理念融入到陈列设计中来,使设计人员在实施艺术设计的同时与文物保护的设计通盘考虑。
  
  (二)珍贵及颇危文物的监测
  
  需要采取定点、定时监测,随时了解、掌握文物现状,随时实施调控,这对抑制或延缓文物病害的发生和生长意义重大(图十二)。“最少干预是文保界工作中一贯坚持的原则,预防性保护正是顺应了这一规律,“最少干预”可以理解为不要人为地过度改变其放置环境,即便因工作需要不得已而为之,也要尽可能参照文物原来的收藏环境,要尽可能保持文物置放环境的恒定性。

 

图12  微环境温湿度远控监测


  (三)温度
  
  分为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监测。不是按照温度测量仪表分类,而是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测量方法。一是对文物存放环境多点测量;二是文物本体及表面温度,尤其不同颜色吸热性的测量,以此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出文物受损的原因,为解决实际问题铺平道路。

    (四)湿度
  
  湿度测量从原理上划分有二、三十种之多。但湿度测量始终是世界计量领域中著名的难题之一。常见的湿度测量方法有:动态法(双压法、双温法、分流法),静态法(饱和盐法、硫酸法),露点法,干湿球法和电子式传感器法。我们目前多使用的是:干湿球测湿法,电子式湿度传感器测湿法。使用干湿球测湿需注意湿球纱布的选用和包扎方法。
  
  
  参考文献:
  
  1.(英)加瑞•汤姆森编《博物馆环境》,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与甘肃省文物局译,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53页
  
  2.胡之德、马清林、李最雄、苏伯民编《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分析》,科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来源:《齐鲁文物》第1辑 (2012) 山东博物馆编 第259-272页  编辑: 王玉娟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