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磊:一直走在学习的路上

发布日期:2017-04-21 浏览次数: 字号:[ ]

2003年10月,高中毕业的田磊进入泰宝集团分公司泰宝防伪制品有限公司工作,从小热衷于钻研的田磊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他虚心向前辈学习,刻苦钻研技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赢得了客户信赖,为集团创造了效益,逐步从一名普通印刷机操作工人成长为胶印车间主任。在工作之余他坚持学习,自我提升,完成了大专学业,参与了公司的多项技术研发,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田磊认为,泰宝集团的发展平台给了他充足的施展空间,在10余年的工作历程中,他与公司一起成长、发展,个人素质、技术水平、道德修养都有了很大提升。“公司注重培养人才,每位新进员工都有固定的师傅带教,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的技术都是老员工传授下来的,在这样的氛围中,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影响着新的员工,等他们成长起来,可以带新人的时候也发挥这样优秀的习惯。”田磊的言语中透着自豪。

进入公司第二年,操作技术纯熟的他被任命为模切机机长,同年底在先进工作者的投票中胜出,当选年度先进工作者。

2005年,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引进的三菱对开四色印刷机在公司安装调试,田磊也从模切车间调往印刷车间开始了新的工作。面对新设备,田磊认识到了自身操作技术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激发了他的求知欲。在只有一个班次的情况下,田磊常常要工作到夜里12:00,第二天正常上班,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在这个阶段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技术,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印刷车间领导与同事的认可。

在田磊担任机长期间,有一个订单颜色控制难度比较大,连续两批都被客户投诉。经过分析,技术人员一致认为,要想减小颜色控制难度,就必须多分出一个色,而多分出一色后必须印刷两遍才能完成,效率上又不允许。田磊通过观察每种颜色的图文大小及其分布的特点后产生了一种想法——有两个图文较小的颜色是否可以合二为一,然后空出一个色组,这个订单既可以一遍完成又能使颜色容易控制。有了这个想法后他马上开始试验,结果证明方案完全可行,之后印刷的产品再未收到客户投诉,而且其印刷效果大获认可,至今该客户仍与公司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订单量越来越多,机刀工序的劳动量成倍增加,每班两名工人的搬运量达到40吨以上,一线操作工成长起来的田磊深知这样的工作量,工人非常辛苦。于是他想方设法研究新型装置来减轻工人的压力,最终通过自主创新设计出纸垛升降装置,并通过外协机加工制作成功,安装使用后,机刀操作人员的劳动量降低了20%以上,效率提升了10%。

在工作过程中,田磊刻苦努力,虚心求教,2012年,在全县职业技术竞赛中获第一名的好成绩。2014年,他所在的车间也被评为县级工人先锋号,2016年,田磊成为我县首批“金牌工匠”,同时被授予“富民强县劳动奖章”。

“金牌工匠”颁奖晚会在电视节目播出以后,田磊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都为他感到高兴,这个荣誉让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对他有了新的认识。提到田磊,大家都知道集团公司出了个“金牌工匠”,为公司增光添彩。但在田磊看来,荣誉只是代表过去,而它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时刻提醒着他,一言一行,工作表现,都必须与这个称号相匹配,不断地学习进取,不断地武装自己,来发扬和传承工匠精神。

过去一年,他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小改小革,其中“印刷机中继水箱的研发”,为公司节约资金数万元;不停机换垛插板项目使后工序实现免人工装纸,让工人的劳动量大幅降低。“我们通过集思广益,制作简易工具,实现纸垛在托盘上的平移,替代了原计划要引进的翻转机,而一台翻转机的价格,最少也要5万元。”田磊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田磊今年还报考了齐鲁工业大学印刷工程专业专升本的成人高考,田磊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理念是不学习就意味着选择落后,没有人想落在别人后面,所以我更要增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苦练内功。”

据了解,近年来,泰宝集团响应国家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的大方向,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力争在2020年以前完全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提前五年完成。

田磊所在的分公司是新项目的试点单位,下一步,分公司将引进配套的全自动智能化设备,在管理方面引进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先进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作为两化融合工作小组的一名成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我去学习、掌握的的东西还有很多,摆在我面前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也将不遗余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公司、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田磊说。(张阳)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