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家传承百年老工艺:“起凤麻花”

发布日期:2018-11-21 浏览次数: 字号:[ ]







起凤镇付庙村中心大街路南有一家不起眼的麻花作坊,但它已拥有197年的历史,这样一个作坊里的产品,竟然在整个淄博闻名遐迩,甚至还是邹平、魏桥等地麻花产业的发源地。

张方家,付庙村“起凤麻花”家族传承人,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区农村汉子。或许是湖区人特有的那种乡土情结吧,尽管时至今日这种老手艺很难让人发家致富,但他却一直坚守着这一份祖传的手艺,在这样一个油烟弥漫的小作坊里一干就是整整42年。

追本溯源,付庙村村主任张华坤娓娓道来:“起凤麻花”起源于清宣宗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那时候的付庙村并不存在,而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自然村——张家庄和李家庄。那时候的张方家先祖是张家庄人,为了养家糊口而学会了这门手艺,所以起凤麻花又叫张家庄麻花。后来,张家庄和李家庄合并成为富庙村(以后演变成付庙村),而在那个年代,麻花这种东西还属于一种高档的食品,在农村的销路并不好,为了扩大销路,张家的祖辈远赴旱码头周村,在那个繁华的商业通埠开枝散叶,传承百年。现在,还有张家后人在周村从事麻花生意。

说起往事,张方家既自豪又感慨,1949年后,家乡的经济条件逐渐好转,张方家一支族人迁回老家,从他的老爷爷那一辈开始,整个家族都一直以此为生。而到了张方家这一代人,家族的其他族人已经纷纷转行,只剩下他自己还在坚守,经常有人想出高价购买他家祖传秘方,这样的时刻他依旧断然拒绝。

张方家的“起凤麻花”一直恪守纯手工、纯天然、严格执行祖传秘方的制作工艺,就连他和面用的大瓷盆,也是祖辈从周村带回来的老物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他所用的酵母,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纯天然“接面”,配上他独特的手法和炸制技艺,他所炸制的麻花色泽嫩黄,外焦里脆,口感极佳,回味悠长。(摄影报道/成国栋  田茂宏  耿佃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