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河村启动史上首部村志编纂工作 编志留根 散发墨香

发布日期:2018-05-17 浏览次数: 字号:[ ]

5月15日,对于起凤镇乌河村的6000余名百姓来说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乌东村、乌北村、乌南村三个村决定共同编纂乌河村历史上第一部村志——《乌河头村志》,这是乌河建村600多年历史上的盛事。

为了留住乡愁,接续文化根脉,今年以来,乌河三个村“两委”顺应广大村民的意愿,就共同编纂村志进行了多次商议和充分论证。乌北村党支部书记孙庆君告诉记者,村志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史料,能激发村民热爱家乡,总结建村经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吸收传承历史文化精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当日,《乌河头村志》编纂启动仪式在起凤镇乌东村举行,《乌河头村志》编纂委员会也于当日正式成立,各界贤达及乌河村籍在外人士纷纷赶来,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乌河水,碧悠悠,黄金河道载金舟,西连泉城黄台港,东至寿光羊角沟……”这是一首在乌河村民间传唱至今的民谣,也唱出了乌河村发展繁盛时期的盛景。谈起乌河村历史,乌河村村民孙云霞言语中充满自豪。“乌河村于明朝洪武2年,即公元1370年建村,世祖孙氏来到此地看到乌河水清澈甘甜,土地肥沃,鱼虾成群,是个宜业宜居的好地方,便在此开荒种地,建设家园,因乌河在此处分流,向东流入锦秋湖,向北流入马踏湖,因此起村名为乌河头村,至今已走过600余年。”

乌河文化是桓台四大文化之一,乌河头村文化则是乌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河村历史上先后走出2名举人和1名秀才,槽船航运、传统烟花爆竹制造业发达,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了村志编修的扎实基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一轮村志编修热正在兴起。在起凤镇,提炼村落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文化元素,编纂村史村志、建设村史馆已经成为各村建设美丽乡村的特色名片,有力地提升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软实力,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富有内涵。

起凤镇党委副书记汤斌表示,乌河村凝心聚力编纂的村志是对乌河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是留住乡情、记住乡愁的乡村文化建设工程,对于挖掘历史智慧、继承传统文化、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李明泽 刘鲁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