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实验中学举办“家校共育下的班级建设”教育论坛 | ||||||||
|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合作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为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家校合作,使家校共育形成合力,达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分享优秀班级经验,5月24日晚上,县实验中学举办了“家校共育下的班级建设”教育论坛。 论坛中,七位班主任结合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家校共育工作实际,围绕中心议题,选取自己鲜活生动的教育案例,交流了家校共育在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方法。 李靖和魏清华两位老师都是班主任队伍中的新兵,但是两位班主任的工作都非常出色。论坛中,两位老师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教授的聚焦改变讲座,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和班级管理收获。李靖老师谈到了要聚焦学生的未来,要聚焦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相信学生们都会成才,只是有些学生大器晚成或者才能表现在普通领域之外。魏清华老师则深刻地体会到:“我们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肯定和赞美学生,协助学生提取过去的成功经验,形成自信,以建设性的眼光重新诠释生活的困境,并建立具体可实施的正向目标。” 张铭悦老师借助自己班级管理中微信平台的使用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让大家体会到“平等对待学生,为了孩子的一切,班主任与家长的良好关系就非常容易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协调合作也就更容易实现。” 王立敏老师就如何引导家长怀着一份爱心、一份耐心、一份细心和一份包容心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大家共同探讨。并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孩子的青春期多一些理解和引导,少一些焦虑和急躁,让孩子获得更大的进步和成长空间方面的一些做法。 赵霞老师用“送走一届学生,铸就一座丰碑”的理念,努力与家委会一起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她和家长一起完善班级建制,创建良好班风;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发展过程;利用周记和体育锻炼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在民主管理中与家长一起培育了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五十多个健康向上的少年。 田莉老师用"有一种沟通要提前“,”有一种文化叫“点赞”“,”有一种班会很特别“,”有一种交流叫“开小灶”,给大家讲述了四个真实的故事,让老师们由衷地感叹: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牟海迪老师用自己四年的班主任经验总结出:和家长们的关系,不只是偶尔几次见面时的谈话,更不是等学生出了问题之后的协商,而是善于借助和利用各种家长的教育资源。从各类家长身上学习有益的教育方法,并借助家长的力量和资源更好地推动学生成长。 县实验中学历来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多次组织班主任外出培训;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筹建雏鹰工程,邀请老班主任为新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论坛、班主任会等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本次论坛后,学校教育处主任周志坤表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常抓不懈,在理论上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方法上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始终用发展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学校在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秉承实中优良传统,建设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素质优良的班主任队伍。(卢静)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