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

发布日期:2018-06-21 浏览次数: 字号:[ ]

“今年是《桓台大众》创刊25周年,写篇文章吧。”前不久,接到报社老同事的“约稿”电话,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在桓台报社工作的时光。我对桓台报社始终满怀感恩,在报社工作的三年半,是我工作之初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是学习成长的锻炼、是刻骨铭心的经历、是无比宝贵的财富,让我这个毛头小伙用最短的时间融入了社会、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

其实,我从小就想当记者,记者号称“无冕之王”。中学时的一个晚上,父亲问我长大了想干什么,我说想当记者,父亲说这项工作东奔西跑的,比较辛苦。大学时,学校为了拓宽我们的就业渠道,专门开设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新闻学老师常说,“新闻是用脚跑出来的,得去现场实地采访,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些都对我影响很大。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原济南军区空军某大队,参与新济南军用机场的建设,期间我具体负责宣传报道工作。在那里,我第一次端起单反相机,记录官兵们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当机场开工的新闻图片在《前卫报》(原济南军区机关报)刊发后,我甭提多高兴了。那时,我只是一名通讯员。

不成想,我的记者梦竟是在桓台报社实现的。

初见,桓台于我,十分陌生;我于桓台,是个外乡人。2011年元旦刚过,我来到桓台这片热土。自认为地理学得不错的我,对桓台却是“一抹黑”,直到去桓台的长途汽车上,我才百度了解了大概。刚到桓台,各种陌生感充斥周围,一个人都不认识,方言听不懂,县委、县政府在哪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各个县直部门、镇(街道)、村居、企业在哪里了。报社领导在生活上对我十分关心,专门安排宿舍,免费吃工作餐。吃饭最能联络感情。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吃大锅菜、小咸菜、喝稀饭,吃得满头大汗、热火朝天,对我来说,相比晚上一个人在宿舍里冷冷清清,这工作餐跟团圆饭似的格外香,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有家的味道。虽然工作节奏很快,但桓台人朴实、不排外、待人真诚,让我感觉很温馨,我也渐渐融入到报社这个大家庭。前不久,在与大众日报社一位编辑部主任交谈时,我还跟他介绍了一番桓台,邀请他去桓台采风,百强县、吨粮县、建筑之乡、东岳离子膜、马踏湖、红莲湖、王渔洋……这些关键词一出口,他笑着说:“小张,你简直就是一个桓台人!”

报社于我,始终是一所学堂;我于报社,始终是个小学生。从来没有干过记者,怎么采访、怎么写稿、怎么编辑、怎么排版、怎么校对,都不会。记得最初,领导安排写一篇天气预报的稿子,这是最简单的任务了。我却连新闻要素都没写完整,还把标题写成了诗句,内容也文绉绉的,愣是把一个简短、平实的天气预报写成了诗歌散文。当时领导的无奈和急切,至今还记得清楚。2013年,经历了报社创刊20周年,让我对这份工作有了新的认识:“20年要有20年的样子,不能因为自己来报社工作时间短就降低工作要求,要按照办报20年的标准去采访、写稿、编辑、校对。”

——是报社教会我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办报就是出书,可谓载入史册,这些铅字是历史和时代的见证和记录,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先后在社会新闻部、专题新闻部工作,联系的部门单位、负责的版面栏目、采写的重点稿子依稀记得。警嫂陈兰芳十年如一日照顾患病丈夫,《十年病榻温情呵护 爱作支点撬动幸福》浓缩了所有感动,今年5月中旬又听闻陈兰芳家庭被评为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实至名归;跑到建筑工地,采写的《一手老茧就是我的勋章》等十几篇桓台建筑人物群像,记录下那些为桓台建筑业作出贡献的人;《奥运冠军张成龙是咱们桓台人》,一展冠军风采,给全县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激情和感动。桓台报社虽然是县级媒体,但宣传报道轰轰烈烈,采风活动丰富多彩。“聚焦科学发展,问道苏浙闽粤”全国百强县采风,把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带回来,对标先进、奋勇争先;“探访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记忆”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报道,重走革命圣地,把红色力量传承下去;“桓台骄傲”桓台在外名人风采,架起了一座桓台与游子之间的桥梁。正是这些点滴经历,让我慢慢养成了认真、细致、严谨的职业习惯,受益至今。

——是报社教会我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脾气秉性。用心办党报,用脚跑新闻。在报社工作,接到采访任务,不管是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要背着相机、带着笔和本子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访。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一个夏天都在下雨,各部门各单位严阵以待,防汛任务十分艰巨。因为出奥运专版,我值夜班,傍晚接到采访任务,报道起凤镇干部群众抗洪抢险!冒雨驱车赶到现场后,我二话不说,脱下鞋子光着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就要被洪水没过的石桥,去河对面拍照、采访。回去的路上我就后怕了,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那股子劲儿。但正是因为到了现场,写的稿子才更真实地反映了干部群众抗洪抢险的忘我精神。在报社,每周只有周六休息一天,周日要上班编辑周一的报纸;平时遇有重要会议,或者每逢县“两会”、县党代会召开,熬夜加班都是常态,没有人有怨言。

——是报社教会我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社会责任。“你好,我是桓台报社的呀。”“帮帮我吧,我种的洋葱卖不出去了,这回赔大了。”我当时负责热线电话采访,抓起电话,我也用一口蹩脚的桓台话跟他交流,得知他的困境后,我又赶到他的菜地里拍照、采访。这个汉子蹲在地头大口大口地抽着烟,眼睛里的无助告诉我,“得帮他!”第二天,稿子见报后,就有大型超市联系他购买了几万斤,帮他解了燃眉之急。像这样的帮扶,在报社还有很多,因为报社有这个社会责任。

离开报社四年了,依然每时每刻默默关注着报社,为报社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倍感振奋。2011年,我去报社时24周岁,报社创刊18周年,对一个人来说,20岁左右正是干事创业的好时候,对报社来说也是如此。那年元旦之后,报纸由原来的每周编辑出版三期报纸,扩版为五期报纸,每期8个版的新闻,这对县级报来说实属不易。后来,星期五的报纸又增加至16个版,还有了封面新闻,图文并茂,十分耐读。如今,虽然单位的名称是桓台县信息中心,但还是习惯性地称呼桓台报社。经过多年的发展,报社已不仅仅只是那一纸墨香,各项事业不断拓展、蒸蒸日上,网站、微信、云媒宝、手机报等新媒体业务飞速发展,数字报让身在天涯海角的桓台人随时随地了解家乡动态,全景航拍摄影从另一个视角带给读者新的视觉体验。

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是我对记者的理解。我庆幸自己选择了党的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以为事业、毕生追求。现在,我依然从事党的新闻事业,作为历史和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宣传员,我必将继承发扬好报社精神,不停步、不松劲、再出发,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踏实工作,记录好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发生的点点滴滴,宣传好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丰硕成果,讲述好一个个正风反腐故事。(张晓明)

(作者系山东省纪委监委干部,曾任桓台县信息中心专题新闻部主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