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淡泊老人的家风传承

发布日期:2018-06-07 浏览次数: 字号:[ ]

明朝后期,是新城王氏家族最为鼎盛的时期。自四世祖王重光第一个考中科第,之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王家在科举的道路上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王家为官人数众多,甚至出现了父子尚书的盛况,因此新城王氏家族在此时也有了“王半朝”的美誉。说到这儿,熟悉新城王氏家族的人或许会联想起“纱帽树”的传说,人们常艳羡这个有上百人在朝为官的仕宦望族如有神助,却忽视了它是如何在经历了重创后仍保持门第不坠的。

当时正值明朝末期,社会动荡,官场昏暗。在政局险恶的环境中有一个人,他不立门户,不结党营私,宦海几度浮沉,最终在七十余岁辞官归里。这个人就是王象晋,明朝有名的文学家、农学家和医学家。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和兄长学识渊博,都是他的良师益友。他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中科举,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王象晋为人正直,对权位看得非常轻,因不媚权贵而使得自己的仕途几度沉浮,最终弃官从农,优游林下。

王象晋是新城王氏家族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幼承家训,严格恪守勤俭家风,一生清肃,门风极严,根据实际情况对王氏家风家训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他把古代典籍中经典的言论辑录汇编为《清寤斋心赏编》《日省格言》《日省撮要》等,内容上涵盖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讲究不骄不躁,进退从容。《清寤斋心赏编》中也记录了他处世立身的法宝,一个是六字经:“忍,方便,依本分。”一个是九字经:“勿欺心,勿妄想,守廉耻。”

由于亲身经历了明末社会政治的激荡与明清易代的战火,辞归故里后的王象晋并没有处于养老状态,而是在家督导子孙读书。他认为读书是保持家族门第不坠的重要方式,科考是能重振家族的重要途径。他以诗书和举业来课教子孙,并且非常的严格。他要求大家读书要到夜半时分,每天都要写文章。他也深知教育身教胜于言教,在严格要求子孙的同时也严格要求自己。

王象晋还在《清寤斋心赏编》中写道:“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当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就是告诫自己的子孙学习要定一个目标,选择自己需要的去学,不必涉猎太杂,要做到术业有专攻。

这位老人一生都致力于治家教子,在耄耋之年撰写了一幅楹联:“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贴在厅堂上,训诫子孙勤俭为真传,耕读为正路。正是因为他督促子孙刻苦攻读,通过科举重振家声,才使得新城王氏家族顺利从明朝过渡到清朝,再次走向新的高峰。(逯梦群)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