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
音乐 曲艺 舞蹈 杂耍
发布日期: 2018-08-20 浏览次数: 字号:[ ]

   音乐  桓台古属齐地,民间音乐源远流长。春秋时期,孔子至齐闻韶乐,赞美说:“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清末至民国时期,传统的民间音乐以唢呐吹奏最为流行。唢呐吹奏多用于婚、丧、寿、典仪式。用于婚事的乐曲有《对五》、《小游湖》、《杂唧》、《小拜年》、《一枝花》、《打枣》等。用于丧事的乐曲有《对五》(d调中音唢呐),《小六凡》等;用于祝寿、庆典的乐曲有《大柳摇金》、《小柳摇金》等,这些演奏,曲牌固定,流传甚广。
    新中国成立初期,较有造诣的唢呐艺人有凤鸣村李云凤、黄家村董敬德、楼子村张仲梅等。桓台人李禹贤自幼受民间音乐的启迪,精研古琴演奏。他演奏的《风云际会》、《高山流水》等古琴乐,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60-70年代,随着农村业余文艺活动的开展,以打击乐为主的业余音乐团体遍及乡村。70年代末,后七村学校建起管弦乐队,多次参加县、地会演。1987年,华沟村、东镇村建起以电声乐器为主的农民乐团。华沟村青年乐团在1987年11月淄博市首届农民音乐会上,有3人获一等奖。
    曲艺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桓台广为流传的主要有相声、快板、数来宝、山东琴书、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落子、渔鼓等。县文化馆多次举办山东快书、竹板书、西河大鼓、评书等培训班。每遇春节文艺会演,都有一批曲艺节目搬上舞台。荆家镇周董村刘兰凤,9岁即拜师学习梅派西河大鼓,20岁即巡演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国内享有声誉。1961年回到故乡桓台收徒传艺。刘兰凤及其弟子董宪斌、宋丰利在地市会演中曾多次获演出奖。1980-1987年,全县在地、市级刊物上发表曲艺作品10篇。
    舞蹈  境内舞蹈多为民间扮玩中的表演形式。较典型的有扭秧歌、傻子扑蝶等。扭秧歌可多人,也可单人,边歌边舞,形式活泼欢快,具有较强节奏感。傻子扑蝶多为男女两人扮舞。女俊扮,反复做引、逗、耍、闪等动作;男丑扮,做追、捉、戏、扑动作,形式诙谐风趣。
    1956年,傻子扑蝶参加惠民地区舞蹈会演获奖。同年,县文化馆举办舞蹈传授班,向群众传授《小车舞》、《跑驴》、《十大姐》等舞蹈。1959年,县文化馆自编的小舞蹈《绣花舞》、《送肥忙》等参加淄博专区文艺会演。1974年,自编舞蹈《编地毯》参加惠民地区文艺会演,获演出奖。1976到1978年,县文化馆在18个单位举办舞蹈训练班,参加训练1200余人次。1986年,由杨云凤等编排的歌伴舞《在希望的田野上》,参加山东省歌伴舞会演,获演出三等奖。
    杂耍  明清至民国时期,元宵节扮玩杂耍成为民间风俗。其主要形式有高跷、芯子、旱船、竹马、舞狮、龙灯、花轿、花鼓、花杆等。有特色的是高跷、芯子、花杆。高跷可以单演,也可成队表演,扮相内容非常丰富。传统故事扮相有群英会、唐僧取经、白蛇传、八仙过海、水浒人物、三国人物等。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时事人物为扮相者渐多。有宣传婚姻法的《夫妻抬水》,宣传土地改革的《斗地主》等。
    芯子分为扛、抬两类。扛芯子有一成年人将芯子底座卡住双肩,捆绑在腰间。选一童子捆扎在顶上,上下捆扎连接,协作表演。抬芯子是用一根长圆木,中间做上踏脚,两头做上防止翻滚的抓手(放下时作腿用)。玩耍时把1-2人捆扎在踏脚上,由两人抬着圆木两头,手握抓手。芯子表演时,可在锣鼓声中串花、走故事,形式活泼灵巧。
    花杆是用一根1.5米长的细竹杆,两头各打两个10厘米的方孔。方孔中间系上铜钱,两端装饰绒线花。杆身用五色彩条缠绕。花杆队服色统一,俊扮,随着锣鼓点编队串花,变换队形。花杆耍出各种花样,铜钱有节奏地哗哗作响,令人赏心悦目。
    自1982年始,在县文化部门辅导和组织下,桓台民间杂耍活动更加规范化。每年元宵节索镇都有各乡镇来的民间杂耍队。1985-1987年,每年有十几支队伍,近千人的民间扮玩活动。1985年,东镇村杂耍队作为桓台代表队参加淄博市的民间艺术活动比赛,获得高跷表演一等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