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环九纵九横”,全力跑出交通建设“加速度”

发布日期:2018-0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经济社会腾飞的重要引擎。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牢牢把握全市“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城市工作思路,借势全市“互联互通”总体构架,以“新时代、新理念、新担当”为引领,发扬“认真专业担当作为”干劲,加快融入主城核心的脚步,拓展出了一条“两环九纵九横”战略通道,构建起“大框架、大循环、大互通”骨架路网,全力跑出了交通建设“加速度”,努力把交通优势打造成我县标志性的竞争优势,实现几代桓台人心目中大交通建设的精彩蝶变。

火热的夏日,我县四通八达的路网建设现场如同这个季节最浓的色彩,如火如荼,气势宏大令人震撼。

从空中俯瞰桓台大地,以“两环九纵九横”为依托的交通“大框架”,缩短了东西、拉近了南北,一条条大通道犹如一条条大动脉,将我县各功能板块紧密相连,成为推动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的“轴心线”,深化“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直径线”。而今,每一个来到桓台的人,都能通过便利的交通出行,深切感受到一座现代化城市的畅通恢宏气度。

何为“两环九纵九横”?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两环”即在城区外环基础上,建设53公里大外环,东南西北依次为东外环-黄河大道-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北外环(S29连接线)-东外环。 “九纵”,自东向西依次为:东外环、宫红路、少海路、唐华路、东猪龙河绿道、周荆路、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滨莱高速、高淄路;“九横”,自北向南依次为:小清河南路、起马路、北外环(S29连接线)、诸顺路、耿焦路、桓台大道、寿济路、果里大道、黄河大道。 如此一来,509平方公里的桓台大地上,53公里大外环、320公里“九纵九横”主干路,纵横交织、互通互联,“出口打通、快速联通、干线畅通、路网互通”的交通大框架正拉开我县的城市骨架,打造形成了“315”生活圈,即各镇15分钟到县城、15分钟上高速、县城15分钟进市区。

“两环九纵九横”的全速推进,展现的是我县加快融入“四位一体”美好蓝图的现实模样。

近年来,我县科学决策、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南部城区路网,助力张桓一体化发展。眼下,重点实施的西五路北延、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果里大道西延建设工程正全速推进。其中,西五路北延全长5.5公里,投资2.2亿元,道路主体现已完工,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与张北路、柳泉北路实现东、中、西呼应,有效扩大桓台城区建设规模;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止于滨莱高速北立交连接线,全长12公里,投资4.1亿元,现正开展桥梁、水稳施工,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作为淄博市大西外环,也将成为小清河复航后的疏港大道使用;另外,果里大道西延至西十三路,全长7公里,投资3.1亿元,现正开展沥青面层施工,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成为通往高铁新城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路。同时,我县着力打通北部快速通道,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大提速。分东、西两段实施滨莱高速北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其中,东段全长13.2公里,投资3.8亿元,目前主体已完工,预计8月底通车。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作为淄博市大北外环快速通道,连接滨莱、沾沂两条高速,大大缓解重型货车通行压力,有效解决交通安全和交通环保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县积极提升县级主干道路,成功获批山东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在2017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县“四好农村路”工作位列全市第一,彰显出骄人的实力和业绩。今年,我县实施90公里“四好农村路”,其中按照一级公路标准新建里程达50公里,着力优化农村路网结构,提升道路通行水平,乡村振兴“快车道”进一步延伸。

能力“亮剑”,问题“亮底”,“铁军”担当,跑出桓台“加速度”

道路工程建设的快速推进,靠的是责任担当,拼的是落实力度,看的是最终成效。骄阳似火的三伏天,地表温度平均40度以上,工程建设全体人员不畏艰辛、全力以赴坚守在一线,用黝黑的肤色诠释着“交通人”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请各项目、工区、点位负责同志,梳理排查各任务完成情况,现场做好防雨、排水措施。”

“西外环一二工区接茬处170米8%灰土覆盖完成。”

打开县交通运输局的工程微信群,人人天天有动态,内容都是每天具体的工作进展,工作动态随时发,通知要求群共享,问题困难同面对,阶段成果晒出来,比学赶超氛围浓厚。

“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我们抓重点、抓统筹,实现了项目建设‘加速度’,总结三个字就是‘早’、‘抢’、‘励’。”县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耿佩成总结言简意赅。

“早”就是早开工、早拆迁、早完工。通过春节前周密部署,正月初八,我县在建工程全部开工。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县分管领导直接指挥,县交通运输局具体实施,对所有项目明确分工,每天一调度,每周五一会商,将责任逐一分解,具体到人,定任务、定要求、定进度,切实将项目实施抓在手上。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备预不虞,问题前置,不埋伏不回避,主要负责人盯上,立体解剖、一线解决;分管负责人靠上,精准发力,有效突破;工作人员拼上,主动出击,全速推进。并依法依规,全力做好群众工作和政策落实,对拆迁难点挂图作战、明确节点、倒排工期,有序推进。其中,西十三路超高压线塔拆迁中,工作人员先后30次赴省供电公司协调,在实施拆迁中,盯上靠上拼上,连续一周昼夜加班,解决阻工12次,成功拆除旧塔8基,新建12基,扫除了制约全线贯通的最大障碍;连接线铁路桥建设中,工作人员先后35次赴省协调,目前铁路桥已全面建设实施;北外环(S29连接线)东段苗圃、果里大道西延果园、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民房等拆迁顽疾中,工作人员与相关镇密切配合、科学分析、精准施策,成功拆除,为全线工程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积极适应安全、环保对工程建设的新要求,严格保障工程质量,以工程安全、环境、质量、进度“四推进”为目标,实现了在建工程早完工。目前,我县所有在建交通工程均比计划提前了6至8个月。

“抢”,即是与环保抢时间,严肃响应环保要求,禁令期间“板板正正”停工,禁令解除全速规范施工。与节假日抢时间,所有工作人员、参建人员节假日不休,不计得失、全力以赴。与天气抢时间,歇人不歇机械,进场机械全部配备3名驾驶员,实行24小时轮流作业,利用“海绵挤水”工作法,将连雨天气延误的工期全部找回来,紧扣节点,高效推进。“春节后,我就休了半天假,熬不住了,就靠在车上打个盹,再继续手头的工作,晚上10:00以后下班是常事,第二天早上6:30就得赶到现场。”说这话的是该局工程建设线的一员,董兆斌。采访当天,他正好值完24小时,“我这形象不行,还没来得及洗脸。”他一边开玩笑,一边又是满满的自豪感,“苦点、累点,很值得,这在大家心中是份事业。”

这份荣誉感的缘由还要从“励”字说起。

“励”,即是激励表扬。县交通运输局创新激励表扬平台,对一线人员在工程建设中昼夜奋战、不畏艰辛、不计得失、全力以赴的精神,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劲头,以及重大时间节点取得的突破性成绩,进行点名道姓、大张旗鼓表扬,让担当实干者有荣誉感、成就感,全力铸造了一支交通筑路“铁军”。同时,创新考核办法,通过“一月一目标,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的严格机制,考核结果实行“一果两用”,分别计入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考核和“四好农村路”考核中,通过以周促月、以月促季、以季促年,激发各镇工作动力,做到工作“亮相”、能力“亮剑”、问题“亮底”,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

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跑起来”

从农田、黄土泥泞路,到宽阔的柏油路,从规划到现实,从构思到落地。在农村待了一辈子的村民老罗说,“从没想过,有一天,从桓台直通张店会这么快……”

道路的发生与发展依托城市的快速崛起。在群众印象中,对于道路重要性的最早理解,大抵是来源于曾经那句朗朗上口的“要致富,先修路”的标语;而如今我们身居城市,虽早已看不见那些简单、明了的道理,但谁都心知肚明,城市的扩张、升级,离不开道路的延伸、交错。因为每一条道路,都镌刻着城市发展的记忆,这些记忆,关乎“黄土变沥青”的升级、关乎“矮房变高楼”的成长、关乎“小城变都市”的跨越!

“互联互通”,我县对标的是全市乃至全省。我县全力配合省市重点交通项目,助力立体综合交通大格局。目前,沾沂高速、寿济路提升工程、小清河复航等工程,正根据省市部署有序推进,“水路空铁”立体综合交通大格局正日趋完善。

桓台融入淄博主城区的步伐一直在提速,而道路建设是引擎,只有拉开大框架,我县才有更多有效的发展空间、更优的发展布局和更现实的发展潜力。

交通兴则城市兴。显而易见,融入淄博主城核心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会陆续汇聚到桓台发展的快车道上,承载主城区功能延伸的能力更加稳固,为加快我县转型跨越发展积蓄强大正能量,为加快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