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凉了,滋味会变差?

发布日期:2018-08-09 浏览次数: 字号:[ ]

很多茶友在喝茶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茶汤凉了之后,颜色变得浑浊,茶汤也一点都不好喝了,这是为什么呢?那么,凉了的茶喝了之后,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呢?现在就为茶友们解答这个疑惑。

据了解,这是因为温度较高的热茶,由于高温导致分子运动较快,所以冲泡出来的香气高扬、茶汤口感好。就像热油翻炒的青菜,一般会飘散着香味。而一旦温度降低了之后,茶汤中的茶多酚、维生素等会容易氧化,含量逐渐减少。茶水放久了,暴露在空气里,容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使茶水变味变质。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杯橙红透亮的茶汤放置久了后,颜色会变得黄褐、浑浊。这主要因为温度降低后,茶水中的咖啡碱同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结合成化学物,但是这些产物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据介绍,茶中所散发香气的物质多是高沸点芳香类有机物,在高温下才能挥发成气体。所以,温度高时,茶汤香气更好。另外,茶叶刚冲泡出来的香气,入口的温润、回甘、韵味都会随着茶水变凉失去本来的味道。

当然,高温冲泡后放置久的茶汤与冷泡茶概念也是不一样的。冷泡茶是指用冷开水冲泡的茶,对茶汤中的营养物质损害不大,冷泡后的茶汤别有一番滋味,并不会出现颜色加深、变涩变苦的现象,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而凉了的茶不但滋味香气变差,并且还有可能滋生微生物,使得茶水变味变质,有害物质也会增多,所以尽量还是喝热茶为好。           (苗娟  整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