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饰品“红火”亮相

发布日期:2019-01-09 浏览次数: 字号:[ ]

俗话说,“一进腊月门,转眼便是年。”和往年一样,进入腊月,很多市民便纷纷开启忙碌的“春节模式”,打扫房子、置办年货、预定年夜饭、返乡过年……随着一项项“任务”列上日程,消费市场也随之“升温”。那么,在今年的春节前市场,市民关注的消费项目和往年有什么不同?市民消费观念有何转变?本报“探访春节消费市场” 系列报道,带您一同感受春节前的消费变化。

农历新年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春节比任何节日都显得重要。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不少市民已经开始忙碌着置办过节物资。近日,记者走访县城各大商超、市场时发现,每年的春节总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然而,唯一没改变的就是传承下来的习俗,例如贴对联和福字、挂灯笼等。

年俗饰品生意提前火起来

“哇,这灯笼太好看了,我们买一对回家吧,过年挂在大门口,多喜庆!”1月8日,记者采访时看到,除了传统的对联、福字外,一些红灯笼、中国结等与春节有关的饰品,被商家摆在了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抢先为人们送上祝福。

在桓台信誉楼商厦一楼看到,商场专门开辟了一处年货区,挂满了各种对联、灯笼以及新潮春节饰品,价格从十几元到百余元不等。因为今年是猪年,很多福字里面增添了生肖“猪”元素,有卡通样式的,也有传统剪纸样式的,琳琅满目,让市民爱不释手。该销售区负责人巩海燕告诉记者,今年元旦过后,年俗饰品就上市了,比以往提前了几天,预热春节前消费市场。“目前销售的年俗饰品都是直接从生产工厂进货,减少了中间环节,质量有保障,因此性价比较高。”巩海燕说,自设置年货销售专区以来,销量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左右。不少市民提前前来选购一整套,包括灯笼、对联、福字等,同时,桓台信誉楼商厦还为市民提供了多种年俗饰品搭配方案,供市民参考。

款式新潮,材质“高大上”

“以前买个福字,样式没啥可挑的,薄薄的一张贴时间长了还容易被撕坏。今年真是不太一样,不仅款式很新颖,而且材质摸起来也很‘高大上’,一看就很喜欢。”家住东岳国际小区的市民王先生一边选饰品,一边感叹到。

记者采访时发现,今年的春联、福字和灯笼等年俗饰品在传统的基础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植绒、3D立体、彩灯等多种元素融入其中,让传统饰品有了新活力,特别是3D立体福字比较受市民欢迎。当然,材质更新,价格也会有小幅上涨,但是涨幅不大。此外,静电窗花样式也比较多,相较于普通的福字,这种既好贴又好揭,还比较干净,深受广大市民喜爱。

电子鞭炮渐流行

随着我县实施烟花爆竹燃放禁令,在传统鞭炮淡出人们的视线的同时,它的替代品——电子鞭炮逐渐在销售市场上流行。

记者采访了多位购买电子鞭炮的市民,他们的购买原因主要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用完后还可以挂在家里当装饰品”。不过,市场上电子鞭炮的价格参差不齐,记者提醒,市民在购买电子鞭炮时一定要判断是否是正规厂家生产,注意是否具有3C认证标识,同时在使用电子鞭炮时也应注意用电安全,确保过一个热闹又环保的春节。

(苗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