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地质公园简介 | ||||||||
| ||||||||
马踏湖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的起凤镇,北至预备河,南以华沟、鱼龙村落北部为界,西到东猪龙河,东至十字架河,总面积10.21k㎡,合计1.5万余亩。属典型的第四系湿地地质。园内地质景观独特,有保存较好的湖泊、沼泽、湖沟等地质景观。另外,湖区内天然苇荡万余亩,莲荷池塘千余亩 以及渔家风情和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组成了马踏湖以水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存的风景文化体系,在国内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沼泽地貌 冰山遗址 马踏湖地质遗迹是地质历史上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的杰作,是规模宏大而少见的平原湖泊。马踏湖属第四系沉积湖,最大水深2.3米,平均水深1.2米。历史上曾是广阔浩瀚的大湖泊,随着沉积作用的不断进展,湖水越来越浅,水体沼泽化,形成了现在的湿地地貌景观。其中,湖沟是马踏湖特色显著的地质、地貌景观,纵横交错,交织成网,数量多达2000余条。古人有“景奇奇景道不尽,水渠渠水路何归”的赞叹。 湖沟 为马踏湖独有的湿地地质地貌特征 公园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园内共有植物资源363种,以芦苇、香蒲为主,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带有水生植物慈姑、凤眼莲等。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金荞麦。地质公园内有动物资源174种,尤其以鸟类资源最为丰富,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丹顶鹤、大鸨,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 值得一提的是芦苇 这种马踏湖区极普遍的野生植物。马踏湖地势低洼,湿地植被以芦苇为优势种群,他虽然没有杨柳依依之姿,却秉性坚强,在泥土中蔓延着匍匐伸展的根,显示出强健的生命力,并且有保堤护岸之功能。勤劳的湖区人民用盛产的上好芦苇编制宫灯、四扇屏、大屏风等工艺品,畅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