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
徐夜
发布日期: 2020-01-02 浏览次数: 字号:[ ]

 

    徐夜(16141686  字东痴。原名元善,字长公,号小峦,桓台人,自幼因父亲去世,随母寄读新城外祖家,与从表弟王士祯交往深厚,诗文相趋。14岁考为秀才,16岁举为副榜。适逢李九成率清兵袭扰山东,近逼新城。徐夜出于民族义愤,联合亲友族人参加守城斗争。城破,母亲投井殉节,家人死难甚众。清廷入主中原后,遂绝意仕进,隐居城东郑潢沟畔,以诗文自励,抒发自己的故园之情。

 

    徐夜生活贫苦,学志不泯,先后游学长白、历下、青州、寿光,临淄,博兴、莱阳等地。1657年,在济南结识坚持抗清的顾炎武,二人思想契合,相交情笃,曾数次一同前往北京昌平吊明思陵。1661年,出游江南数省,拜祭岳王坟,作《拜岳王坟》诗:“路入西陵日半曛,伤心瞻拜岳王坟。黄龙未就诸君约,碧血先埋大将军。徒见南枝巢越鸟,更无北帝返燕云。可怜父老中原望,子弟江南竞不闻”。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民族思想。此后,到河南、湖北等地游历,写下大量诗文。

 

清康熙十七年,清廷下诏开博学鸿词科,旁求隐居文士进京应诏。山东有司两次推荐徐夜赴京应考,从表弟王士祯也数次推举,但他“志在沉埋,力以老病辞”。在家写《饥颂》诗道:“曾无隔日粮,见笑仓间鼠。妻子晨未炊,饥来不敢语。伤哉此际贫,痴哉彼儿女。所以嗟来食,宁死不肯茹”。

 

徐夜一生诗文著述很多。1683年,王士祯在京为官,数次向徐夜索取诗稿,意予刊刻,但终不能得,只好将箧中所藏徐诗二百余首在京刊刻《徐夜集》二集。其后人收集其诗文散稿,编为《桓台徐隐君诗集》四卷行世。王士祯评他文章原本《史》、《汉》、《庄》、《骚》;诗似陶渊明、刻处更似孟郊,工于哀艳五言。《清诗别裁集》、《山左诗抄》、《清史稿、文苑》中都选有他的诗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