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
桓台方言漫谈2
发布日期: 2020-03-23 浏览次数: 字号:[ ]

作者:释修振

 

 

俺爹俺娘

     摄影家焦波用三十年的时间,为自己的父母拍摄了上万张照片,纪录了两位农村老人的生活点滴,以及这两位世纪老人的中国式爱情。他以《俺爹俺娘》为题拍摄的摄影作品和纪录片,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说,谁没有爹娘?谁看了都会感动。

 

    我这里就不评价焦波的摄影了,评价就跑题了。我想说的是《俺爹俺娘》这个题目,这个题目与桓台方言大大有关。

 

    带着浓浓的乡土味和浓浓的个人情感,是所有人类方言的重要特点,当然也是桓台方言的重要特点。焦波摄影集的标题是《俺爹俺娘》,不是《我的父亲、母亲》,也不是《我的爸爸、妈妈》。三者似乎一样,但其实又不一样。“俺”的意思不仅在桓台在全国也通用,就是“我”,但又比“我”多了些浓浓的乡土味和浓浓的个人情感,所以又不等于“我”。“爹、娘”不用说,当然指的就是父亲、母亲,就是爸爸、妈妈,我重点想说的就是这两个字。

 

    忽然想到一个真实的笑话。我有个大学同学很喜欢恶作剧。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悉,几个女生问他家里的情况,他的表情马上十分悲哀,用沉痛的表情和语气道:“我没有爸爸和妈妈,哎!你们多幸福啊!”几个女生立刻十分同情,刚刚想出言安慰,这位老兄又道:“我只有爹和娘!”......

 

    桓台人都兴叫“爹”叫“娘”。也有叫“爷”“娘”的,不过不太多。数十年前,偶然听到有人用普通话叫“爸爸”“妈妈”,村里人就会很是惊讶很是羡慕,然后用很是神秘的语气口口相传:“哎,人家谁家的孙子叫‘爸爸’‘妈妈’啊。”一般这种情况,都是农村里的孩子考上了学,跳出了农门,成为了城里人且抚育了后代之后的事情。而叫“爸爸”“妈妈”似乎也成为了这一类人的专利和权力,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身份和城里人时髦、现代的一个显眼标志。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种称呼竟成为两种人的分类标签。

 

     八十年代左右,上述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青人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思想意识领域的改革和进步,某些无形的藩篱终于被缓缓推开,最后被彻底抛到了深沟里,村里的小孩叫上一辈“爸爸”“妈妈”的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现在更是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谁家的孩子如果出生后还叫“爹”“娘”,肯定被笑话。就像我家,我“爹”“娘”,我儿子叫“爸爸”“妈妈”,似乎不统一,但没人反对。两个时代的特征同时存在于一个家庭里,互不排斥,还没有矛盾,是很多家庭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印痕。不过从内心来讲,还是觉得叫“爹”叫“娘”亲,感情表达浓烈,且带着家乡的黄土味。一声“爹”“娘”叫出口,身在茫茫时空中漂泊的感觉立刻消散,找到安稳的归宿。

 

    令人纠结和担心的是,数十年后或者数百年后,“爹”“娘”这两个令人鼻酸眼热的称呼会不会濒危甚至灭绝,然后成为两个只有在字典里和历史课本里才会查到的词?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将来在课堂上会真实出现的场面:一个小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生僻字,问周围同学都不认识,于是只好查字典,之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字念‘爹’念”娘’啊,哎,原来‘爹’就是爸爸,‘娘’就是妈妈啊!”想象着这个场面,大家有没有想哭的感觉?反正我是想哭。所以,我在这里要向全桓台人发出强烈地呼吁:让我们的孩子还是叫“爹”,叫“娘”吧!但也只能是呼吁了,谁能阻挡得了历史的脚步?(转自:桓台县文化馆网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