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党史研究中心
桓台方言漫谈3
发布日期: 2020-04-21 浏览次数: 字号:[ ]

作者:释修振

 

 3、小名、大名

“小名”就是“奶名”,就是“乳名”,家里人给孩子的昵称,意思简单,叫着亲切,不带姓氏,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大名”就是“学名”,上学后起的带姓氏的名字,比较正式。像曹操的小名是“阿瞒”、刘禅的小名是“阿斗”,孔子的小名叫“丘”。而最有趣的小名,则莫过于晋成公的了,竟然是“黑臀”!

过去村里人给孩子起小名尤其是给男孩子起小名是怎么难听怎么贱怎么起,比如:猫蛋、狗蛋、臭蛋、孬蛋、老黑、铁锅、铁柱、铁蛋、铜锣、小毛、大牛、羔子、笨笨等,女孩子甚至干脆叫“大妮”、“二妮”。因为自古有个习俗,那就是给孩子取个比较“贱”的小名好养活。这其实和过去的生活条件还有医疗条件有关,人们是被孩子长病生灾给吓得,还带有点迷信心理,认为这样起名就不会被鬼神给惦记上。

后来这种情况随着生活、医疗条件的提高得到了改观,孩子们的小名也渐渐好听起来,讲究起来,能登大雅之堂了。不过,过去的影响也不是一下子能消除的,比如“孬蛋”这个小名,几乎是很多男孩子通用的。走在村里,这个小孩被老人们叫“孬蛋”,那个也被叫“孬蛋”,一大群孩子统一都叫“孬蛋”,简直就没有一个“好蛋”。另外,桓台人给孩子起小名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大儿子叫“大军”,二儿子就叫“连军”,“连”这个字就相当于“第二个”的意思;小名前面加“大”字或“小”字,在后面加“子”等也是桓台人的习惯,如:大国子、大玲子、大文、大勇、小兵、小凤、良子、霞子、葵子等。这些都需要注意。

本来小名应该是只在小时候才被叫的,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在村里经常见到一些五六十岁的人甚至七八十岁的人仍被叫小名。当然,叫他们的或者是爹娘兄长,或者是村里的高龄长辈。就算当着小孩子也是照叫不误。被叫的一般也不反感,就算反感也不好表现,只有赶紧答应。这就是亲情了,这就是乡情了。我当然也有同样的“遭遇”。我的爷爷、奶奶、姥娘、姥爷,还有娘和姨们、舅们等从来没有叫过我的大名,仿佛我根本就没有大名。我都四十多的人了见了还是直接叫我的小名。也不敢抗议,就算抗议也肯定无效。爹是个例外,偶尔会叫我大名,但反而觉得不习惯,别扭。

说到这里,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首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歌:“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昵,多少疼爱,多少开心。啊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说的多好啊。不仅忘不了,实在是也离不了啊。 (转自桓台县文化馆网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