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勤祠位于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是一组典型的明代建筑,为纪念清康熙朝诗坛领袖、刑部尚书王士禛的高祖王重光而敕建。忠勤祠在历史上曾先后三建,南祠、东祠与西祠,现存忠勤祠为忠勤西祠,距今已有410余年的历史。忠勤祠于1984年底重修,1986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淄博市廉政教育基地。 王重光,明嘉靖二十年(1541)殿试金榜题名,成为新城王氏家族第一名进士。由此以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新城王氏家族共考中30名进士,52名举人,158名贡生;出仕为官者100多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成为明清时期当之无愧的“齐鲁第一进士家族”。王重光历任工部主事、户部员外郎、云中佥事、上谷参议,因秉性刚直而触犯权臣,被贬为贵州布政使左参议。贵州任职期间,王重光勤于本职、多出惠政,以“平蛮”和“督木”为最:“不战而屈人之兵”,顺利平定黑、白彝族暴动,轰动朝野;采木期间,鞠躬尽瘁,触冒瘴气,以身殉职。嘉靖皇帝深受感动,亲书“忠勤可悯”以示褒奖,并敕令建祠以祀。 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忠勤祠闭馆提升改造,并于2012年4月开放。分忠勤报国、石刻瑰宝、齐鲁望族三个专题,展示新城王氏家族的忠勤文化、石刻文化与家族教育文化。通过文献资料、石刻珍品,并辅以现代化的陈列手段,再现新城王氏家族的家学渊源、仕宦文化、廉政文化、教育文化、交游文化,使辉煌绚烂的新城王氏家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缩影,打响了齐鲁望族这一桓台地域文化品牌。忠勤祠重新开放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CCTV-4《走遍中国》栏目组走进渔洋故里,拍摄《半朝王家》;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一行,给予“家族文化的瑰宝,文物保护的典范”的评价;词坛泰斗乔羽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资深研究专家蒋寅教授以及海外游客均对王氏家族文化赞不绝口;2012年12月被评为首届“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2013年5月被评为“淄博市十大美景”。(转自王士禛纪念馆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