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022年,少海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依法行政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2022年党工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中,并制定出详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少海街道始终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主任、人大主任为副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相关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全街道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本街道范围内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二)依法行政,积极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少海街道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信访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信访领导责任制,不断夯实维稳基础工作,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2022年开展了针对春节、冬奥会、两会、国庆、二十大等特殊期间的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大排查大调处工作,实行领导包案接访、回访的信访工作制度,对信访和群众来访实行督办、限期办。加强对重点人员服务管理,我们对此类特殊人员实行专班制度,重点完善对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倾向的特殊人员的救治管理机制,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低保与辖区内、外用人单位协调用工等帮教管理措施,解决他们的就业、就医等实际困难。一年来,此类人员无脱管失控现象、无重新犯罪现象,有效地控制了社会面,实现了无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发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少海街道同时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在“一网三联”基础上,创新推行“三联四进”工作机制,通过干部联网格、党员联居民、积分联奖惩,推动组织进网格、协商进网格、信用进网格、服务进网格,把平安建设工作在网格内做实,把治理触角延伸至“神经末梢”。通过专职网格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能,注重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工作,抓早、抓小,严防各类纠纷激化和升级。注重吸纳社区志愿者、社区名人、楼长、单元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多元化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
(三)规范执法,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能。少海街道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程序制度建设,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规范取证活动,坚持文明执法。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坚决纠正执法不公、随意执法、选择性执法等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为提高全街道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结合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要求,认真抓好全街道执法人员证件的换发以及报名培训考试等工作,强化了行政机关依法管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意识,维护了行政执法证件的严肃性。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二)严守纪律规矩,重大决策按程序执行。少海街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班子议事制度,制定《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党工委会议议事规则》,充分听取与会人员意见,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加强“三重一大”事项培训,进一步明确“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原则、主要内容、决策程序等,对“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进行全流程监督。
(三)增强群众知晓率,开展“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为进一步扩大“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群众知晓率,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党政领导班子及时进行研究和调整,由少海司法所牵头召开集体签约仪式,重新调整法律顾问,制作公示牌,并将公示牌悬挂于人流密集场所,便于群众咨询。对各法律顾问每个季度进行严格考核,协调法律顾问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和“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工作。工作日志和台账每月一调度,履职情况每月一通报,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作用发挥监督机制。
(四)强化领导,法治建设工作保障有力。成立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牵头负责研究制定街道推进法治建设实施意见、工作计划,拟定各项工作制度,规范、指导、检查和督促依法行政工作。 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相关工作制度及计划,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具体实施步骤,明确保障措施,为街道全面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确立法治建设工作责任制,强化监督机制,逐级抓好各社区(单位)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向下延伸抓落实的层级工作体系。
(五)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使矛盾化解在根源。建立行政调解场所,规范行政调解制度。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行政调解工作细则,完善各项制度。健全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做到“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同时加强与社区优势团体的结合,激发各社区成立具有社区特色的调解组织,例如锦秋社区“和事佬”等,把调解工作做到前头,推到第一线。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深入推行“小板凳拉呱日”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职能,注重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工作,抓早、抓小,严防各类纠纷激化和升级。注重吸纳社区志愿者、社区名人、楼长、单元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打造多元化的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
(六)加强宣传教育,落实普法责任。充分利用宪法宣传月、“法治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学法考试等活动进行普法宣传,街道与社区利用好政务公开栏、政府信息公开栏等宣传载体,积极宣传宪法、民法典、各类党内法规,不断推进宣传教育向社区基层延伸,组建法制宣讲组,深入社区和驻区单位进行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000余份,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50多次,开展法律咨询活动,接待咨询600余人次。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依法决策的意识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干部队伍的法治能力和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全民普法、学法、守法的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主要原因。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 ,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党员干部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方面意识不强,与实践结合不够;二是专业的行政执法培训较少,执法人员缺少系统的行政法规培训,依法行政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政策的把握能力不强。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增强依法行政观念。继续加大对宪法、民法典、各类党内法规的学习培训和贯彻执行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法律宣传和知识讲座。街道每月对各社区的“法治明白人”和“法治带头人”进行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基层人员的法治思想和能力,组织有关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学习考试和现场执法培训,增加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进行政机关形成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坚持法治思维,树牢法治观念。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形成用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配备好各项执法装备,对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行之有效的日常监督和作风效能管理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规范执法,打造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