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三争 提效争先】齐风清韵•先锋文旅
发布日期:2023-07-22 08:54:54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助力全市文旅系统“齐风清韵•先锋文旅”廉洁文化品牌建设,桓台博物馆在公众号推出“文博物语  清风荡涤”文物背后的廉政故事系列,带您发掘展现文物中蕴藏的清廉风骨、清廉符号,多角度诠释清廉文化,弘扬崇廉风尚。



文博物语 清风荡涤之九

瓷器践廉


瓷器诞生于中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馆藏文物唐代四系罐,胎质细密,呈灰色,釉层均净,呈青中泛黄色,滋润但不透明,类玉类冰;金代青釉印花缸,纹饰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密而不乱;清代光绪官窑粉彩盘,其纹饰自盘口依次为如意、八宝、莲花纹,整个器物制作精细,发色浅淡。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凸显了青瓷的典雅含蓄;“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展现了白瓷的质感如玉;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开创彩色瓷器的新境界;明代的斗彩、五彩等色彩缤纷……中国传统文化的千年沉淀在瓷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瓷之美,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有辛勤的工匠为烧造满意的瓷器殚精竭虑;有工艺不凡的画师,创造了独特的陶瓷绘画;有严谨的督陶官,一生兢兢业业;有匠心独具的诗人,将诗词融入瓷器……一件普通的瓷器可能历经百年沧桑,成为了时间和历史的见证者。土要成为瓷需经历重重考验:在一次次的摔打、黏合、揉搓中,通过“拉坯”塑造,经过反复旋削、挤压、打磨、挖足、施釉、画坯等工序,最终塑造成型。至此未完,还需浴火而生。“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炉中的那一把火,是成就珍贵瓷器的关键。经历了火的锤炼,原先绵软的泥土也拥有了能支撑自己的筋骨。



“千磨万击还坚劲”,瓷器的成型正如人的成长,唯有雕琢,方能成器。哪怕平凡渺小如泥土,经过无数次的摔打磨砺,炙烤蜕变,定能升华自我,绽放人生华彩。




人生当如瓷上青莲,始于热土,成于烈火。一尘不染,香远益清;一束青莲,一路清廉。

瓷之青,施政清廉;瓷之雅,为政高洁;瓷之静,主政安宁。





编辑:巩桂兰  王春梅   

初审:桑声明  许彩霞

终审:伊靖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