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网互联 数智赋能!桓台“小盆栽”做成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次数: 字号:[ ]

温度、湿度,全天候环境可控;繁育、喷淋,全流程自动管理。在淄博润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多肉植物种植加速向智能化转型,走出了一条“科技+园艺”的特色发展路径。

淄博润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管理员 刘静:从手机上就可以精准看到,精确到每一分钟,棚内的温湿度变化,精准定位到每一个品种,该浇水、该施肥······

手机就是“电子医生”,能够定期开出“管护处方”。来到淄博润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管理员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了解光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过去靠经验浇水控温,现在靠数据“说话”,使多肉植物生长实现“精准可控”,产量提升了30%,水肥损耗率却降低了一半。

淄博润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智能温室大棚管理员 刘静:(多肉植物)生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需求不一样,所以我们定期根据数据化的管理,形成一个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精确到这个品种,在每一个季度,或每一个月,每一个周期,定期去管理,定向去管理,(多肉植物)长得更加茂盛,更加好。

控制灌溉、长势监测、配方施肥……这些曾经繁琐的管护工作,有了大数据的支持如今变得简单明确。精准数据的背后是物网相联,在润邦公司智能温室大棚有序布设着环境感知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们就是多肉植物的“听诊器”,收集的各项数据,实时传输到后台电脑,展示在中心大屏和手机APP上,分析研判形成“管护方案”,全面实现了植物生产、环境的可视化表达,管护过程的数字化运行。

数智赋能,千里“管控”。润邦公司已经建成390余亩的数字智慧农业园区和位于云南昆明占地面积10余亩的多肉植物销售园区,依托物联网平台,让多肉植物大棚管理插上“智慧”翅膀,人在淄博桓台就能够远程“管控”云南昆明园区的植物生长情况,充分展现了智慧农业的生动场景。

淄博润邦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李记锋:不管云南(种植基地)也好,还是山东(种植基地)也好,所有大棚能够融合到一起,针对每个大棚的种植环境或者品种,给予适合的环境。智慧农业或者数字农业,能够给一个非常好,非常清楚、直观的数据,通过数据告诉你什么问题,什么原因,然后总结出来什么时候应该怎么操作。

目前,润邦公司可以同时培育多肉植物1000万株,拥有全国唯一多肉花卉种质资源库,依托“科技+园艺”发展模式,成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标准最高、现代数控技术最先进的多肉花卉生产基地。

(桓台融媒记者 杨琥  张景富  通讯员 孔晓  报道)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