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以“数字之笔”描绘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桓台答卷” | ||||||
|
||||||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在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的大田里,一场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春耕革命”正在上演,科技赋能为传统农业插上了“智慧翅膀”,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加速转型。 走进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大田,“毛细血管”式的滴灌带有序延伸,科学配比的水肥融合后,从滴水孔中缓缓滴落,精准滋润着每一寸田地,这一切只需要通过施肥机控制器或是手机端的APP,就可以进行远程控制。 中化现代农业华北大区桓台示范农场负责人 潘镇:我们部署了20余套物联传感设备,建成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一天可以实现180余亩水肥灌溉作业,与传统漫灌方式相比,提升了效率数十倍,也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 据了解,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项目占地3.5万平方米,集MAP技术服务中心、农资智能仓储、农机数字化展厅和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于一体。项目周边同步打造的3000亩数字化大田示范农场,已布设物联网传感设备、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并应用卫星遥感与精准气象技术,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华北大区市场运营部运营经理 刘欣: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我们可以精确到每块田的作物长势情况,农户打开手机就能查看作物长势,还有地块墒情情况,智能气象站能提前72小时预警灾害天气,可以帮助农户科学决策。 此外,中化现代农业(桓台)技术服务中心还不断提高数字化、智慧化水平,统筹整合农业生产“数据链”,搭建起覆盖“耕、种、管、收、销”全链条的数字服务平台,为全县农业生产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注入“数字动能”,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逐步服务桓台30万亩耕地,实现全域标准化、数字化种植,打造“桓台小麦”“桓台良种”两张名片,提升土地亩产收益,助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以“数字之笔”描绘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桓台答卷”。 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华北大区市场运营部运营经理 刘欣:下一步,我们将发挥中化先正达“国家队”资源优势,对内深入挖掘像梨花面业等本地农业企业,对外我们将链接中粮、中储粮、益海嘉里等头部企业,建立完善粮食生产利益链接机制,串联起“优质高端品种种植—标准化绿色管控—订单收购—下游深加工”的产业链条,提升农业发展层级。 (桓台融媒记者 王世发 报道)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