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员融合 服务到家!桓台县“小切口”提升政务服务“加速度” | ||||||
|
||||||
今年以来,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为抓手,深度整合各方资源,充分发挥网格员“身处网格一线、贴近网格群众”的优势,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五为四送”志愿服务开展、金融服务专员职能等,全力打造“多员融合 服务到家”基层政务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群众办理一般事项“不出门”,许可事项“不出村”,便民服务“送上门”。 今年72岁的马桥镇黄郭村村民罗维军,2015年因患股骨头坏死致残,办理了肢体一级残疾证书。残疾证有效期为10年,2025年3月份罗维军需要重新进行残疾鉴定,桓台县人民医院骨一科主任孙波和马桥镇便民中心的残联干事一起入户为他进行了鉴定评定。 罗维军妻子 汪瑞花:俺对象从2013年生病到2015年,坐轮椅上不能行动,镇上和村里(工作人员)上门给我们办了残疾证,不用我去办。 这是桓台县创新“多员融合 服务到家”高效政务服务便民的实例。桓台县依托全县9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325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向上延伸帮代办服务链条,向下协同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形成服务“一张网”,建立“自愿委托、属地代办、部门监管、联合管理”运行机制,努力实现政务服务零死角、零时差、零门槛,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马桥镇副镇长 高博文:我们在各村(社区)整合网格员、志愿者、帮代办员、基层金融服务专员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对需赴政务大厅办理的事项,提前在微信群内进行预约提醒,转报事项相关信息,实行“一键预约、专人服务、入厅即办”。通过微信群聊、志愿服务、上门走访、调解纠纷、日常巡查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实现服务供给和需求精准对接。 桓台县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体验区”及镇村布设的自助服务终端设备,全面推行“掌上办、网上办、自助办”业务办理模式。同时,严格遵循依法依规、廉洁办理的原则,将服务过程、结果纳入政务服务“好差评”,增强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王洁:围绕解决群众“上班没时间、下班没处办”及特殊群体办事难问题,我们积极推行预约、错时、延时、上门服务,力争每一个角落都能覆盖到,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响应,每一位群众都能轻松办事。 据了解,“多员融合 服务到家”机制运行以来,网格员、代办帮办员、志愿者、金融专员在政务服务体系中互为补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式服务模式。各村(居)共有帮办代办员(网格员、志愿者、金融服务专员)7300余人,已为群众、居民提供各类政务服务7.8万余次,其中上门服务6200余次,群众满意率达100%。 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王洁:多员融合”工作是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基层便民服务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将推动基层便民服务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发展,力求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服务企业群众,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便利度。 ( 桓台融媒记者 董兆云 张景富 报道)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