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1.15《国民经济计划报告》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425N/2025-551037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3-2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关于桓台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
报告(书面)
── 2025年1月17日在桓台县
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发展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桓台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实干提效、实绩争先,沉着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全力以赴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加快恢复提振,高质量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23亿元。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绿色发展等连年跻身全国百强,唐山镇、马桥镇、果里镇入围2024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特点:
(一)坚定不移稳经济、调结构,产业支撑蓄势增能
坚决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持续优化结构、转型突破,县域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塑强产业扬优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712亿元,同比增长0.5%。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47亿元;2个项目入选省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建筑业实现产值580亿元,同比增长7.5%;5家企业入选全省建筑业全链条龙头骨干企业。现代农业稳产增效,小麦平均亩产519.12公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入选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黄三角”片区,全市唯一。培强企业固根基。金诚石化、汇丰石化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博汇纸业入围中国创新品牌500强,东岳氟硅获评全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30家企业入选全市重点倍增培育企业名单,数量居全市首位。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海奥斯生物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培育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6家、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2家、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8家。扩大园区强载体。实施园区综合配套扩面提标工程,化工园区扩区工作有序推进。东岳氟硅材料产业园、马桥化工产业园分别位列2024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21位、第37位。
(二)千方百计促创新、添动能,绿色转型扎实推进
抢抓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机遇,坚持以创新驱动企业攀高蝶变,持续强基础、拓空间、促转型,氟硅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支柱型雁阵集群。2个项目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配套项目。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部中期验收,同时入选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新增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4人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2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4个项目列入省首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获批全省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全市唯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3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53家。绿色制造加力发展。有道轮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增省级绿色工厂3家。3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仁丰特材入选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双碳”路径加速拓宽。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容量29.53万千瓦,新增公共充电桩125个;东岳新能源热电联产项目已获批立项核准,齐林贵和热电非煤化改造项目开工建设。污染防治持续攻坚,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9天;3个国省控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马踏湖成功入选省级效益河湖样板案例及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
(三)分秒必争扩投资、拓市场,内外需求承压企稳
扎实开展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工作,精准发力扩大内外需求。抓项目扩投资。坚持把“保姆式”服务落实到项目建设全周期各环节,打通项目建设“快车道”。11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完成投资额92亿元,38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东陈路改扩建等8个项目入选省重点项目,新争取政府专项债资金10.43亿元。聚合力促消费。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促消费活动,拉动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过3亿元,新增三星级旅游饭店(民宿)2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稳定增长。举办“齐韵水乡·桓台集美”四季游等文旅活动,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成功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东岳·熙悦里入选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拓市场稳外贸。实施培育壮大外贸主体行动,新增纳统外贸企业35家,15家企业进出口额过亿元,全县进出口总额居全市首位。实际使用外资1528万美元,鲁中物流园中欧班列累计开通39列。
(四)一以贯之提品质、强功能,城乡魅力充分彰显
致力宜业宜居美丽桓台建设,精细化推进城市建管,常态化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城乡品质功能日益提升。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数字“吨半粮”、智慧粮食烘干、智慧养殖等数字农业重点项目建成投用,“桓农宝”智慧平台覆盖25.6万亩耕地,入选全省首批县域数字农业发展县。组织开展乡村直播电商公益培训,策划实施9个“一镇一业”乡村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累计达22家,梨花面业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增强。强化规划引领,完成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张东铁路桓台客运站正式恢复运营,东陈路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一中西路南段正式通车,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疏浚城市排水管网154.3公里。安装电动车充电端口1.7万余个,新增便民停车位132个。城乡品质全面升级。新改建农村公路53公里,完成1个省级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建设,布局21个省级和美乡村,建成4个村级口袋公园;农村生活垃圾推行撤桶并点、上门收集、无害化处理模式,乡村面貌不断改善。5个社区入选全市品质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策划实施9个全域公园城市建设项目,新增国家二级博物馆2家,改造提升城市书房2处,风华城市书房、“阅享空间”城市书房获评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奖。
(五)持之以恒抓改革、优生态,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全面落实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逐步增强。黄河国家战略推深做实。东猪龙河河道完成年度治理任务,4座水闸顺利通过省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验收。成功入选省级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营商环境质效提升。强化精准服务,深入推进“进千企、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全力助企纾困解难。高质量完成国家21项“一件事”重点任务,优化创新特色场景30个,服务企业群众效能稳步提升。市场活力充分激发。聚焦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等关键领域,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促进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措施,全年累计落实税费支持13.58亿元。推行项目管家前延服务模式,开展“批前辅导”607次,新登记市场主体5378户。资本运转高效推进。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常态化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县贷款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9.28%。9家企业纳入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名单,1家企业新三板挂牌申请获受理。
(六)用心用情办实事、暖民心,群众福祉不断增进
坚持把有限的财力投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领域,全年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稳定在80%以上。10项重大民生实事项目均已全部完成任务目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坚持就业优先,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401个、城镇新增就业6055人。提升“淄助你·桓好办”救助品牌,落实城乡低保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分别提标7%和9%。“一老一小”稳步推进,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县人民医院蕾娜范颐养院建成投用;家庭托育工作经验作为山东省县域地方改革案例推送至中央改革办。公共服务更加有感。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获国家卫健委通报表扬,建成县智慧共享中药房,县精神卫生中心病房楼建成投用,新增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教育事业扩优提质,县第五小学建成投用,完成6所学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个试点专业顺利招生,高考高分人数稳居全市前列。基层治理更加有序。推行“党建引领、众议众筹”社区微治理工作法,众筹资金500余万元;推出“齐韵水乡 桓歌笑语”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四季村晚”品牌,举办各类“村晚”活动360余场。深化平安桓台、法治桓台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统筹抓好国防动员、安全生产、金融风险防控等工作,全县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巩固。
2024年,全县上下顶压奋进、难中求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久久为功;产业创新力不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经济企稳回升仍面临较大压力;改革创新动能需要进一步增强;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程度还需提高;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对此,需要趋利避害、因势利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5年总体思路和预期目标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目标定位,深入推进“产城共兴、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及措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全县上下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干字当头、拼字争先,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推进现代化强县迈出新步伐、拼出新成效。
(一)聚力在科创引领产业升级上做大增量,拼出新高度
深化产创融合,加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厚植科技创新沃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接续实施梯次培育行动,推动科技型企业队伍量质齐升。推动含氟功能膜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提档升级,争创市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6个以上。深化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桓台转化落地。扎实推进人才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建设,新引育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专家10人以上。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推动化工、造纸、机械、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数实融合发展。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潜力,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家以上,“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提高至34%。
(二)聚力在驱动“三驾马车”上重点突破,拼出新气象
强化政策协同,靶向施策,全力促进投资、消费、出口扩量增效,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抓好项目投资“主引擎”。集中力量攻坚总投资539亿元的11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博汇集团化机浆绿色提升改造、有道轮胎高性能全钢载重子午胎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用好“两新”、专项债、国债等政策工具,不断拓展投资空间。坚持招商引资顶格推进,积极推动中天宸超高纯电子特种气体项目落地,力争新引进过亿元项目42个,省外到位资金70.5亿元。科学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谋划推进。做好消费品质提升“新文章”。充分发挥天煜永乐巷、锦上商业街等夜经济载体示范作用,打造夜经济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深化文旅融合,以马踏湖景区为重点,培育发展“旅游+”等新业态,提升桓台文旅消费品质。组织开展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逐步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积极做好房地产企业信贷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商品房去存量优增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打好稳外贸“组合拳”。用足用好原油进口指标,积极对上争取增发原油配额,稳住外贸基本盘。加快推进外贸平台建设,扩大大宗商品进口渠道。积极培育新开壶企业,新增外贸实绩企业35家。发展外贸新业态,引导发展跨境电商、二手车出口等业务,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三)聚力在加快绿色转型发展上精准发力,拼出新动能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绿色低碳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扎实推进先行区试点建设。牢牢抓住6家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试点建设重大机遇,聚焦企业堵点痛点,盯上靠上服务,培育发展更多企业列入示范名单。充分发挥“氟硅膜氢”等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巩固壮大氟硅新材料、丙烯、高分子新材料三大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深入践行“双碳”战略。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动齐林贵和非煤化改造项目及东岳新能源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力争实现新增备案光伏装机容量4万千瓦以上。突出抓好“两高”行业能效提升,年内新增绿色工厂3家以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非营运柴油货车。不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确保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化“无废城市”建设,保持土壤环境总体稳定。全面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四)聚力在深化改革开放赋能上奋力攻坚,拼出新活力
以改革提效率、强信心、优环境,有效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强化园区平台赋能。稳步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改造,争分夺秒推动化工园区扩区工作,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中南高科高端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有效提升新材料产业园、膜产业示范园建设运营水平,持续优化园区载体承载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互联网+监管”等新型监管机制,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实施资本市场突破行动,不断壮大资本市场桓台板块,持续培育上市企业后备梯队。持续深化改革攻坚。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实现灌区良性运行。落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完善梯度培育、联系帮包、闭环解难等机制,促进民营经济稳健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增强国有经济活力。
(五)聚力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锻长补短,拼出新图景
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不断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2.61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2.5万吨以上。实施粮食产业链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不断提升“桓厢有礼”品牌价值,“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保有量稳定在40个以上。大力推动数字农业,提高“桓农宝”数字农业公共服务平台覆盖范围。加快发展仓储物流、电商等村级带富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突出规划引领,推进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交通路网优化工程,加快城区道路接建工程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东陈路提升改造,做好滨台高速改扩建、桓台高速联络线、G308文石县改造等项目工程服务保障,推进小清河桓台港区建设,加快完善“公铁水”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强城市精细管理。稳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逐步实施垃圾分类闭环式运营,提速充电桩体系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城市环境秩序。实施“出门入园”工程,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巩固深化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成果,深入实施“红色物业”工程,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推进城市管理数智赋能。
(六)聚力在擦亮民生幸福底色上用心用情,拼出新指数
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疏堵点、解难点、除痛点,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全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拓宽就业对接渠道,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以上,接续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持续推进医保惠民,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参保覆盖面。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县域养老服务整体效能。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密切监测学龄人口变动,有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保障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县人民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县中医院南院区等项目建设,实现12家镇卫生院胸痛救助单元全覆盖。深化基层文化阵地服务效能,持续擦亮“齐润水乡 桓歌笑语”文化惠民活动品牌。落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公共健身设施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全力守牢社会稳定底线。用好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攻坚行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严厉打击涉黑涉恶、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守牢风险底线,抓好金融、生产、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保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苦干实干,接续奋斗、勇往直前,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桓台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