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2021年桓台县艺术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2-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1-14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1年桓台县艺术教育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14
  • 字号:
  • |
  • 打印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全县教育立足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按照“内涵提升、品质发展”的工作思路,紧扣美育工作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创新性特点,多措并举,开创了教育新局面。

一、注重措施保障,全力夯实美育发展基础

一是加大设备投入,提升美育办学条件。结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改善学校设施设备条件,完成了全县中小学音美器材的配备和更新。大力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新建、改扩建学校音乐美术专用教室,使全县中小学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全部达到优质均衡县的创建标准。

二是联合市、县文旅局开展好戏曲进校园活动县教育和体育局高度重视戏曲进校园工作,2018年联合市、县文旅局共同启动了戏曲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通过优质演出进校园、开设戏曲课程、建立学生社团、开展校园戏曲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实施了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完成淄博市戏曲进校园活动12场次、桓台县戏曲进校园活动40场次。通过让学生们体验戏曲语言、戏曲装扮、戏曲动作等方式的教学,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戏曲、感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

二、注重资源整合,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教师配备力度。逐年增加农村艺术教师编制,每年教师招聘均向音美学科倾斜,近几年面向省内外招聘优秀艺术教师100余名。积极与社会艺术志愿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联系,聘请高水平的艺术拔尖人才进校园,辅导校园曲艺、戏曲、剪纸等项目;聘请民办艺术教育培训学校的优质师资,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免费辅导学生。目前,已外聘150余名绘画、书法、器乐、声乐、舞蹈等校外艺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

是多渠道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大力开展艺术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不断改进音乐、美术教师的比赛方式。如:音乐比赛中合唱、器乐、舞蹈项目轮换,美术比赛中素描、书法、彩画项目轮换,大大提升了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艺术素养。实施“一科一名师工程”,建立健全三级骨干教师队伍体系,成立名师工作室,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一批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桓台县教育书画院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以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为契机,每个学校都进行了“实验县”课题立项,共完成“实验县”课题结题报告60余份。目前,全县有1名音乐教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模范)教师,市级中小学艺术教育骨干教师13名,近百名艺术教师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桓台实验学校王凤老师被评为淄博市首批名师工作室的成员

是全面推行艺术“走班”教学模式。针对平行班数量大、教师不足的学校,推行“走班”制教学。根据学生兴趣划分项目,重新组合课程授课班级,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课堂授课。

三、注重课程建设,努力构建“大美育”格局

一是加强美育渗透与融合。制定了《桓台县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把“深入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全县教育改革十大工程。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丰富美育资源,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数学、物理等自然学科中的美育价值。完成了小学科学、初中政治、物理、历史、化学、生物、英语、地理、高中物理、数学等十个学科的学科美育指引的编写工作。桓台一中教师崔佃金的数学“学科美育渗透”理念得到各级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是完成“一校一基地”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桓台县地域优势,把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目前,各学校充分利用县博物馆、王渔洋纪念馆、马踏湖景区、县文体中心、东岳集团等社会资源,建成了“一校一基地”。结合各学科教学需求,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写生、摄影、艺术品鉴赏、农业园采摘、游园日记、科技观摩等体验活动。新城中学依托王渔洋纪念馆,把渔洋文化中的诗词、书法、廉政教育、家风教育等内容融合在各学科教学中。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在桓台县城南学校组建了民乐团、桓台一中附属学校组建了管弦乐团。并组织两所学校的老师赴青岛崂山区实验小学、城阳区实验学校进行了观摩学习。全县有8所学校被确定为淄博市美育实验学校,9处基地被确定为淄博市校外美育基地。

三是推动美育教材课程化。制定了《桓台县地方艺术课程开发方案》,重点从红色文化、马踏湖文化、渔洋文化、史家文化、地方戏曲、手工剪纸、苇编、书法、朗诵、地方传说、民族舞蹈等方面选择性开发教材、设置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各学校结合特色创建工作,共编撰完成地方艺术特色校本教材80余册,涉及音乐、美术、书法、地方建筑、名人诗词赏析、餐饮、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适合学生美育发展的优秀地方课程。各学校每学期均安排2-3节课程讲授地方艺术课程,并将课堂知识外延到学校艺术社团、课外兴趣小组,将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融入艺术素质测评中。

四、注重全员覆盖,让每一名学生享受优质美育资源

一是开展“一动一静”活动。制定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一动一静”活动的实施意见》(“一动一静”,即乒乓球运动和书法展评),县政府把“在城乡中小学全面普及书法、乒乓球特色教学”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工程。开展“一动一静”特色教学活动,目的是打造“一动一静”特色教学品牌,通过课程化、社团化、全员化、特色化,进一步提升全县美育工作整体水平。目前,全县每一所学校都有自编的乒乓球和书法校本教材,都有乒乓球俱乐部和书法社团;每一名学生都能掌握乒乓球运动技能和书法艺术能力,都会跳乒乓球操和书法韵律操;每一个学期都开展乒乓球联赛和书法展评活动,都进行乒乓球技能测评和书法达标考核。全县各学校“一动一静”活动普及率100%,已经形成了“人人能挥拍,个个会提笔”的局面。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书法教育实验学校,10所学校被确定为淄博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1所学校被确定为省级乒乓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学校被确定为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二是实施全员素质测评制定了《桓台县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各中小学均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测评细则》,并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评项目细化讲解。全县通过组织培训班、现场讲解、网络指导等手段,提升艺术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测试水平。坚持以评促学工作目标,采用校测与县测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普测与抽测相结合,常规性开展艺术素质测评。每学期完成测评数据100余万个;对每名学生的艺术活动过程和艺术特长项目进行了填写,完成过程性资料11.2万个;各学校对测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建立全体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电子档案,记录每学年每一名学生的测试和评价结果。

三是打造美育特色品牌。各学校结合实际,遵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育理念,普遍开展了特色创建活动。“复兴”少年宫坚持开放式建设,做到室内室外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的特点,将整个少年宫打造成一个立体的育人大课堂;社团活动多样化,涵盖经典诵读、篆刻、象棋、绘画、围棋、武术、健身操、陶艺、舞蹈、剪纸等项目;少年宫活动每周开设两课时,学生每学期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学习,学生参与率达100%。“学具撬动课堂”目前,桓台县共有市级艺术教育学校23所、市级书法教育实验学校10所、市级美育实验学校8所、省级艺术教育示范学校6所。桓台县世纪中学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艺术类),桓台县实验学校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是创新“百灵”艺术节活动。按照《桓台县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实施方案》有关安排,3月至6月,我县以“童心向党 献礼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举办了桓台县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本届“百灵”艺术节共有3000余名学生参加了艺术表演类(合唱、舞蹈、器乐、朗诵、戏剧)、艺术作品类(书法、绘画、摄影、篆刻、艺术工作坊)、美育改革案例等三大11个项目的比赛,并推选出优秀节目、作品参加了淄博市第二十三届中小学“百灵”艺术节比赛、淄博市首届中小学教育成果展、淄博市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展演推行整班制比赛模式,以朗诵、合唱为例,让整个班级的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县级朗诵、合唱比赛,实现“班班参与、人人展示”。组队参加艺术手工坊比赛,必须12人组队参赛,围绕自定作品主题,打破学段界限(可以高低年级学生联合组队),打破单一手工制作(陶艺、面塑、扎染、剪纸、皮影、苇编等)形式,每个学生的作品要独立成品,团队人员的作品要综合成品。鼓励原创作品参赛,学校成立作品创作团队,努力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邀请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对原创作品多次修改,并在比赛中给予肯定。向市级以上比赛推荐作品时,优先考虑原创作品。注重总结反思,凡是被推荐到省级以上的艺术表演类原创作品,辅导教师要写出创作手记,提供给全县教师交流学习。

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在持续提升均衡发展水平、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等方面加大力度,弘扬中华美育,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推动我县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