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第三小学2022-2023学年 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3-540626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05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一学年来,在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和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突出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和悦灵动的活力校园。现把本学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党建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1、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树牢思想根基。
学校党支部以思想建设为根本,依托“学习强国”、“灯塔大课堂”等平台加强政治学习,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专题党课等活动,提升了全体师生的政治素养,牢思想根基。
2、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素养。
加强班子建设,中心理论组每月进行学习研讨、上党课,实行领导蹲级包组制,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节假日带头值班。
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动态考核,密切联系日常工作,实行量化积分管理,开展党员“五带头”榜样引领活动,党员带头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做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带头做好课后服务工作,为家长排忧解难;带头到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
重视培养年轻教师,鼓励她们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靠拢,扎实做好组织发展。
3、加强阵地建设,创出党建品牌。
认真抓好“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工作,全面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坚持主题党日活动日与“三会一课”融为一体。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良好的教育形象。强化理论武装,开展各类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师德教育学习周主题活动;开展“树师德、正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系列活动。进行家长评校、学生评教活动。通过向家长和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队伍情况。
2、开展校本研修,提高业务水平。组织老师全面跟进教研室组织的省、市、区各级教研培训活动,完成研学笔记、交流感悟。教研组加强专题磨课研讨和集体备课,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深入研究。各个教研组充分利用好每周的集体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课例打磨、理论学习、经验分享、好书推荐等活动,努力提高每个人的专业素养。
推进青蓝工程,带好组里的年轻教师。通过开展教师磨课活动,打磨课程;开展模拟讲课教研,反复演练,提升素养;制作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科教研,提高团队整体水平,打造优势学科。
3、深化课题研究,强调研教结合,加强研究过程的规范指导。
本学年的校级小课题涉及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阅读策略、数学思维能力、英语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等各个方面,老师们的研究接地气,有实效。
对于县级课题,做好在研课题的过程性管理,督促相关教师及时开展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经常反思课题研究中的得失,做好材料积累。
三、丰富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发展社团,提供多样选择。鼓励教师在上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传承地方课程,把校本课程上成特色课程。如利用晨读诵读经典,和传统文化相呼应;丰富社团课程,突出特色课程。
2、开展了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科技项目,考验学生的团结协作及动手动脑能力。开展好读书节活动,继续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立德树人,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利用重要节假日,广泛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现有少先队德育宣传阵地,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常规与习惯养成提供服务。
抓好红领巾监督岗、每周升旗等的各项工作,继续深化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五、家校合力,推进家校共育建设。
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研究管理家校共育具体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家庭指导师的培训。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各级家委会的作用,调整、完善、优化家长学校课程体系,凝聚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家校沟通。
六、基本保障工作到位,安全管理无缝衔接。
1、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学校班子成员坚守工作岗位,积极组织好网上教学,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学生到校后,严格按照日常防控要求,全员全程管理,课间无缝衔接,学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2、学校严格落实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固定资产管理规范,购置手续齐全,资产管理系统维护及时有效,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档案规范。学校加强资助政策宣传,让家长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加强资助育人,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管理工作,确保资助资金落到实处。
3、安全方面:以构建平安校园为目标,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构建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进一步强调教师“一岗双责”,强化教师安全意识和安全教育能力,认真做好学生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确保了学校师生安全。
4、关注教职工身心健康,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组织好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关心困难教职工,做好困难教职工家庭认定及建档工作。关心退休教师的工作、生活,做好老教师、老党员慰问工作,加强沟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