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桓台县第四小学2022年各项规划计划完成情况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3-540552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1-04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桓台县第四小学2022年各项规划计划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23-01-04
  • 字号:
  • |
  • 打印

2022年一年来,桓台县第四小学在县委县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 “和而不同,博雅致远”的教育理念,以营造优雅校园、争做博雅教师、引领儒雅家长为实施路径,全面践行“和雅教育”,培育雅少年。学校始终坚持发展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推进全环境育人,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先后被评为县教育创新工作先进单位、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中小学生课外读物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市首批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市智慧校园、山东省中小学科普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被推荐为淄博市平安校园、淄博市文明校园、淄博市红旗支部。学校荣获淄博市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创新案例三等奖、淄博市2022年度优秀黄河特色校本课程和线上研学课程、桓台县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一等奖等16项市、县级荣誉称号,11月23日,与香港坪石天主教小学缔结姊妹学校。

2022年,学校先后承办了淄博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座谈交流会、淄博市少先队入队仪式观摩活动、全市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展示乒乓球比赛、县“十四五”规划课题开题论证会、桓台县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会等12项活动。两名教师分别在省级会议做典型经验交流1次,三名教师作县级经验交流各1次,《致敬桓台县教育系统的最美巾帼奋斗者》《喜迎二十大发现榜样》对校长事迹作了报道,两名教师入选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和校长培训专家库,一名教师被认定为淄博名师。省、市、县各级媒体对学校报道20余次,今年8月,央视《走进县城看发展》报道了我校少年宫工作。学校和雅书院成立,为师生、家长构建精神成长的家园;学校科协成立,为培养学生科技素养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一本书里明事理”淄博名校长线上领读活动,开启学校阅读之旅。500人次的学生在省市县艺体科技读书活动中获奖,一名同学被评为桓台县好少年。一名同学获山东省第二十五届省运会乒乓球比赛甲C组女子团体第五名。

一、精细“三个结合”,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和雅”学校文化首先要有和谐民主的管理。学校不断精细“三个结合”,优化学校管理。一是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树立“抓规范、树正气、求创新”的管理思路,全面建设具有四小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通过制度管理引领老师守底线、存戒惧、知敬畏。除了制度约束,还运用感化激励,让老师有归属感。首先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榜样的作用,其次定期组织教职工文体活动,缓解工作压力,增进队伍团结,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对老师的生活关心到位,关爱到家,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相结合,既管住了人,又凝聚了心。二是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体现善意,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反馈,使过程管理最大限度的转化为提高教师工作水平、绩效的助力,同时又注重结果的评价和运用,学校在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体现公平,构建多元主体的评价共同体,综合评价教师的师德、工作量、教学成绩、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使善意的过程管理和科学的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集中管理与民主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委会、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制度的修订、完善、学校发展规划以及文化建设等工作,都让大家积极谏言,共献良策,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在“统一领导、过程管理、级部负责、分权赋职”的管理机制下,重视纵横层次的协调性,强化全局意识,全员意识、民主意识,体现科学和人文相融合的现代化管理走向。

、借力“强镇筑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立责塑魂提能,打造博雅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本固则教育兴。学校以省“强镇筑基”工程为依托,通过“博雅教师课程”赋能教师全面成长,打造了一支有爱心、有学识、有智慧、有品位的博雅教师团队。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月、师德学习培训、“和雅教师宣誓”活动,“三抓三比争一流”活动,提升了教师职业仪式感、责任感、幸福感;“桂梅使者”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环境保护、家庭教育、关爱未成年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和雅管理论坛、博雅教师师德论坛、校长讲坛、干部学习日、日常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评选“博雅教师团队”等,引导全校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围绕师能提升,组织“专家进校园,引领促成长”系列活动,10多位专家、名师走进桓台四小,进课堂、观教研、出路子,在校园文化建设、课程设计、大单元教学、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夯实新课标,锤炼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组织了“博雅教师大讲堂”之教学能手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观摩课、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让不同层次的老师在一次次磨课、上课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成长;组织了考研教材把握能力的说教材比赛、提升科研水平的“微课题”研究、板书设计大赛以及希沃白板课件制作比赛;开展了“博雅教师读书论坛”、“博雅教师微论坛”、“博雅班主任工作论坛”;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实施教研组成员间听课常态化,跨学科听课助创新等;“博雅名师工作坊”带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开展“观课-磨课-研课”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采用一对一或多对一指导,师徒教师同课异构活动,创新捆绑评价制度,开展专题活动等,扎根“同伴互助”,组建帮扶共同体,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积极参与“双师课堂”和送教下乡活动,在互帮互助中提升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以上措施促进了博雅教师快速成长。今年,学校有1名教师获省优质课一等奖1名教师获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1名教师获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比赛一等奖;5名教师获县“一师一优课”一等奖;1名教师获县心理健康微课比赛一等奖;4名教师在县组织的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教学基本功比赛、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案例、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6名教师荣获淄博市选树教师、市班级管理突出贡献、县班级管理突出个人、县优秀教师、最美巾帼奋斗者、县师德标兵、县优秀青年教师、县教书育人突出个人、县立德树人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5名教师在县教学研讨会、网络教研中做专题发言。

(二)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美德雅行好少年   

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品德与修身课程”、“人文与科学课程”、“健康与生活课程”、“审美与创造课程”四个领域重新建构文雅学生课程体系。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思政课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以党的二十大为主题开展活动10余次、围绕“我们的节日”开展活动7次,为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争做新时代小君子、小淑女为载体,通过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典礼”、新队员“入队礼”、三年级的“十岁生日”、五年级的“毕业典礼”等仪式课程让学生明理增信、感恩励志, 彰显“育文雅少年 做君子淑女”德育品牌。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心育与德育一体化为原则,发挥心育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志向教育,德育是基础,心育是保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保障教师队伍,培训家长以及心理素质训练、生命专题教育、心理辅导活动、设立知心姐姐信箱等,对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施加积极影响,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温暖心、健康体、聪明脑的文雅好少年。针对疫情下学生情绪波动较大的心理状态,组织开展线上家长、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活动,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围绕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设计劳动实践活动,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青葵园”;设置了个人劳动实践岗,落实“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表彰个人劳动实践岗任务完成出色的同学为“岗位特色标兵”;各班依托学校劳动实践手册,组织学生到麦吉帮农场、蜗牛小镇等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

(三)探索学科融合,让“四有”课堂活起来

学校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构建有学生,有教材,有合作,有练习的“四有”和雅课堂体系,推动课堂形式改革,增强课堂活力。同时,积极探索多学科融合课程,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和界限,使课程资源、课程要素和课程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一百本书阅读之旅”、“以‘童年’为主题的五育融合课”、“乒乓文化学科融合课”、“萝卜丰收了”等多学科融合的“四有”课堂让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有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学生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丰富的学习经历,让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多学科融合的“四有”课堂中得到全面提升。

(四)落实课后服务、双减及五项管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意见》,结合实际,按照自愿的原则,本着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实行课后服务管理。学期初,对全体学生和家长下发《桓台县第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到全体学生,开展自主完成作业、乒乓球、儿童画、合唱等课程服务小组,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切实解决家长需求。

学校紧紧围绕“五项管理”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建立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落实以“音控大课间”为主的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紧抓学校特色项目“乒乓球”和“跳绳”,普及“一人一绳一拍”和“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群体活动;依托“体育节”,开展了乒乓球争霸赛、全员运动会、跳绳比赛、广播操比赛、冬季长跑比赛等,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搭建少年宫育人体系,逐梦成长新课堂

学校的少年宫育人体系包括“五节”“四礼”“三馆”“两长廊”。“五节”即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英语节;“四礼”即入学礼、入队礼、十岁生日礼、毕业礼;“三馆”即综合馆、体育馆、艺术馆;“两长廊”即“和雅”阅读长廊和“和雅”科技长廊,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根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爱好需求,学校开设了乒乓球、水上机器人、水墨画、手风琴等涵盖德育、艺术、体育、科技等38个社团,供学生选择、体验。借助社会力量,成立我校的“五老”志愿者队伍,各具特长的8位志愿者充实到少年宫辅导员的队伍中,确保学校文雅学生课程的全面实施。每周三下午,学生们奔向自己喜欢的课程,每个学期开始都可以重新选择,在不断地尝试中,孩子们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培养了兴趣,积蓄了成长的动力。乒乓球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全校学生一人一球一拍。在桓台县小学乒乓球比赛中,多次获男女团体第一名。科技特色初露锋芒,人工智能搭建、魔方、编程、机械臂等科技类课程,科学幻想画、科技征文、天宫课堂、“蒲公英”科普大讲堂等科技类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意识。今年创客大赛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00多人次,远超同类学校。省委宣传部、市人大代表分别到我校调研、参观少年宫活动,对我校“复兴少年宫”建设和全环境育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的评价。

文雅少年在这里茁壮成长:在淄博市第十届读书节“我读·我创作”活动中,1名同学获一等奖;桓台县“小小鲁班 山东手造”创意手工比赛中,1名同学获一等奖,2名同学获二等奖,1名同学获三等奖;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首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市级选拔赛暨淄博市第二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山东省第二届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暨国际航联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和第三届淄博市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中,50余名同学获一、二、三等奖;在市百灵艺术节活动中,舞蹈《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合唱《亲爱的旅人啊》、器乐合奏《送别》、儿童画《一船红天下,喜迎二十大》获奖;在2022年淄博市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6名同学分别获单打亚军第五名和第九名的好成绩。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成长。

深耕家长学校,构筑“家校社”共育网络

整合社区、家长、政府等社会资源,组建教育共同体,努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软环境。通过“儒雅家长”课程,深耕家长学校125模式,引领家长关注家庭教育,参与学校管理,争做“爱家庭、爱孩子、爱读书、爱学校”的儒雅家长。落实一个目标:让家长学校成为优秀家长的摇篮;本年度成立两个机构:线上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和“桂梅使者”线上家庭教育志愿服务讲师团;实施五种策略:全员学习,培育学苗、家长助教、家长参与仪式课程、亲子活动。

认真组织每月一次的线上家长学员全员培训,扎实落实家长学校必修课课程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培训内容;每学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进学校进课堂,了解学校管理和工作情况;入学典礼、入队仪式、六一队会、生日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均邀请家长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了家长和孩子一起入学,一起毕业,尽最大可能为每个家庭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夜校是我校品牌课程,作为全县特有的家长学校学习模式,已经开展了十八期,带出了一大批关心孩子、关注教育、乐于学习的成长型家长;开展优秀家长评选,隆重表彰优秀家长代表,让优秀学苗带动全体家长成长;组织了全员大家访活动,教师深入家庭了解全面孩子情况,并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带进每个家庭。

此外,学校聘请交警、派出所、妇保院、消防大队、市场监管等部门工作人员为安全六校长,走进校园开展活动,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了解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并掌握一些常用技能,真正实现学校的内部环境和社会外环境的和谐融合,构筑“家校社”共育网络。

创设优雅环境,营造全面育人优质氛围

学校环境是学生最直接、最具体、最熟悉的生活体验场所,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我们在学校环境建设中本着基于儿童视角、适合学生生活、顺应学生天性的原则。随处可见学生在“读书长廊”里翻阅着自己喜爱的图书,观摩各班读书明星的作品;在“艺术长廊”里,欣赏着自己创作的墙绘和绘画作品;在“科技长廊”展示科技小制作、观摩科技活动;在“青葵园”种植农作物,探究生命的奥秘;在“乒乓球馆”挥洒汗水;在篮球场、足球场和塑胶跑道上释放天性;在“爱国主义文化长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富有童趣的警示标语、名言警句,鲜花芳草般点缀着校园,在这个充满书香、花香与童趣的校园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守住安全底线,筑牢学校发展坚实基础

校园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底线。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校园安全作为学校发展的底板来抓。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面做好安全工作。面对今年不定时的疫情突发,多措并举,以紧抓防疫安全,加强隐患排查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明确安全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利用安全教育平台和班队会开展主题安全教育、开展防空疏散演练等;定期开展常规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教师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学习消防器材的使用;协调有关部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教师和学生防疫的各项检测检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位,开展了“立足于有”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严格的措施和全体师生的有力配合,使学校安全工作得以落实,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四小人将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文化引领,以办和雅教育、育文雅学生为核心,以争做博雅教师、引领儒雅家长为支撑,以和雅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务实担当,开拓创新,笃行不怠,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全环境育人体系,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