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实验中学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0700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16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我市出台的《淄博市中小学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教育指导清单》,针对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目标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认识劳动创造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深刻认识并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深刻理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掌握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具备与年龄相适应的生存生活、团队合作、综合应用、创新创造能力,养成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
三、组织机构
组 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
组 员:教育处、团委、少先队、级部主任、劳动课任教师
四、内容与要求
(一)日常生活劳动。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强化个人生活能力和习惯养成,树立自立自强意识。通过日常生活劳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劳动观念。
(二)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切实在生产劳动中感受新时代需要高水平、有智慧的劳动者和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意义。
(三)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劳动中让学生体会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参加志愿服务、坚持参加社会服务的劳动观念与习惯,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五、工作任务
(一)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在课程表上注明,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每学年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深入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建立劳动教育跨学科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不少于2次由劳动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参加的集体备课,共研劳动课程融入其他学科的方式、内容。各学科集体备课时,要充分将劳动教育纳入可融入章节必备内容。
(二)丰富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让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班务及校务劳动。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一周设为劳动教育展示周,主要开展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日常劳动技能比赛、“劳动之星”评选、劳动教育文化宣传等活动。每月确定一天设为集体劳动日,主要集中开展劳动模范学习、劳动知识技能教育、劳动体验活动。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建立劳动社团、评选“劳动达人”、开展各类劳动技能竞赛、承包校内公共区域卫生等方式落实劳动教育。强化实践体验,促进规范化,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亲历劳动过程,以体力劳动为主,让学生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三)健全劳动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一要做好平时表现评价,针对劳动课程、劳动清单以及劳动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二要分年级做好综合评价。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强化过程性评价,学年末要依据目标和内容,结合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兼顾必修课学习和课外劳动实践,对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
六、实施机制
(一)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用好淄博市网上家长学校,加强家庭劳动教育指导,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引导孩子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参加劳动,针对其年龄特点教会孩子洗衣做饭、购买日用品、清洁卫生、照顾老人或病人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孩子成长观和成才观,当好孩子劳动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帮助学生每学期至少学会1至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委会等引导家长创造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及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意识和能力,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引导孩子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弘扬优良家风。学校明确学生家庭劳动时间,布置家庭劳动任务,引导家长和学生创新使用《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及时填写《劳动教育记录表》。
(二)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劳动教育着重引导学生形成新时代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充分利用校内劳动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规划好劳动周等集中劳动活动。学校签约淄博润邦多肉植物园、华夏粮仓博物馆、麦吉邦生态种植园、黄河龙酒厂4个研学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探究农业劳动、乡土文化、工业发展等劳动实践教育,增强学校实践活动育人的实效性。
(三)发挥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学校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志愿者日、党团日队日等,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推动学生深入农村、城乡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和公共场所等参加志愿服务,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结合实际推进职业体验,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七、具体措施
(一)开展一次宣传教育启动仪式。通过“劳模大讲堂”、“学先锋,做先锋”等活动,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广泛宣传劳动榜样和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奋斗者。
(二)开展一次集体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劳动教育资源作用,结合劳动常规及学期劳动任务清单和防疫背景下的爱国卫生要求,开展一次校内集体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卫生打扫、校园绿化、图书整理等集体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期间,学生通过撰写劳动心得感悟,并通过学校橱窗展示分享劳动的心得感悟。
(三)开展一次家务劳动主题活动。开展以“家务劳动我能行”为主题的家务劳动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和学生共同选择一两项固定的家务劳动,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宣讲、网络媒体等途径广泛宣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学校根据实际联系家长、社区,开展学生生活技能比赛(展示)等。
按照《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九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三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结合学校实际,在不同年级确定任务群的学习数量,制定完善家庭劳动清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四)开展一次劳动教育课程展示。认真学习宣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组织开展各班级班主任、劳动委员学习培训,展示优秀劳动教育课例,切实发挥劳动课程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结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方案》等要求,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立足学校实际、凸显时代特征要求,突出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特点。
(五)开展一次劳动教育集中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劳动教育校园文化貌围,开展一次劳动教育主题班会课,使学生充分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过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校报等新媒体,电视台、广播站、橱窗等宣传阵地集中宣传劳动教育有益经验和做法。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张贴海报标语等方式,全面做好劳动教育宣传工作,推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劳动教育。
桓台县实验中学
2024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