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桓台县城南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84362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02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桓台县城南学校小学部2023——2024学年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发布日期:2024-09-02
  • 字号:
  • |
  • 打印

桓台县城南学校小学部始终筑牢质量根基,笃定发展目标,紧跟时代步伐,力求工作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继续以“用心、认真、较真、坚持”为工作原则,接续奋斗提质量,砥砺前行再启航,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办学行为。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省教育厅课程计划,规范各类课程设置,开齐上足规定课程,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加强了综合实践和劳动课的指导,确保课外活动和每天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的正常开展。

2.抓好三表的制定和管理。维护课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准私自调课。加强音、体、美、信息技术、综合实践、劳动等课程的监督管理。

3.落实教师上课制度。抓好课堂40分钟,打造高效课堂。

4.“双减”工作落实处。制订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备课组做好作业设计,有效控制作业量和时长,实行分层布置作业。

5.招生工作做细致。在上级部门的精准研判及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共招新生488人。对招生片区内的适龄儿童进行了细致的摸排,确保无辍学在家情况。

6.教辅征订严格规范。我校严格实行“一科一辅”制度,实行“三公开、两承诺”,在学期初召开全体教师会学习相关上级文件政策,与每位教师签订关于禁止推荐教材教辅承诺书等。  

二、开展教研活动,构建双新达标课堂

1.创新教研形式,助力课堂教学。根据县教研室的相关学科的要求,结合本学期研究重点,教学管理中心持续开展教研活动,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反思,摸索出了一条“学、思、研、行”的教研模式。

2. 寻课标,悟本质,有规划践行新课标精神。各教研组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双新”的学习。通过“骨干教师说课标”“青年教师绘课标”等活动,形成了教师自学——骨干教师领学——专家全方位解读的学习路径,这样从“点”的尝试自读,到“线”的串联研读,再到“面”的精准解读,对新课标的理解由表层走向深入,由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3.借助“双师”促高效课堂。严格按上级文件精神进行交互平台的使用,将学校交互平台班级常态化管理,自20239月至今,小学部共约课上课349节次,总计时长14464分钟。

4.各级比赛拓视野。以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比赛为抓手,以任务为驱动,调动老师们积极性参加比赛,以比赛促专业成长。

三、为学生搭建平台,厚实学识

三、为学生搭建平台,厚实学识

1.营造浓郁书香氛围,争创市级书香校园。

2.利用常规活动,培养学生习惯。

3.组织各级活动,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

四、护航教师成长,打造精湛教师队伍

1.夯实教师基本功,助力课堂教学。教授粉笔字、指导朗诵普通话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培训教师日常化,青蓝携手共奋进。一年来,我校对教师进行多次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提升。

3.打磨“双新”课堂,筑牢教学阵地。组织开展了优质课堂展评活动,名师带青年,师傅带徒弟,互学互助。

4.教育科研常态化,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注重引导教师结合学科教学,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及新课程理论。

五、课后服务实现课程多元

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设置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实现课程多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重视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的成长。本学期围绕学雷锋、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劳动美、阳光成长,举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家校携手,共筑成长之路

举行了家长进校园活动,邀请中科院王辉博士来校做幼小衔接讲座、山东省优秀班主任范荣老师给家长们做心理讲座、邀请著名童话作家鲁冰老师给孩子和家长做阅读与写作的主题文学讲座。

八、构筑心理防线,护航学生健康发展

面向三——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筛查,对预警学生进行访谈,对一级预警学生进行后续辅导干预。法治方面工作,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宪法卫士答题活动。

九、多维度开展少先队活动 丰富队员生活体验

1.在学校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希望要求,团结、教育、引领全体少先队员打牢思想根基。

2.落实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培养队员的主人翁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主题实践教育。主题仪式、传统节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了队员的大舞台,队员们主动参与、积极创造,提升了综合素养。

十、落实科技教育,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1.我校积极地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化培训,组织了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平台、设备的培训。在EOC比赛及淄博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应用创新案例评选中,多名教师获奖。

2.在科技教育方面,我校创建了机器人、编程、科学实验等多个社团,按时进行社团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我校多名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比赛并获奖,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4.学校举办了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获得较好的效果。

十一、音体美并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体育工作

1.严格要求任课教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及时上报国家教育部体质健康测试网站。

2.进一步加强大课间、广播操的管理。我校进行了阳光体育大课间、广播操、冬季长跑等多种活动。在2023年淄博市“阳光体育大课间”评选中,小学部大课间被评为淄博市一等奖。

3.积极开展“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一学年来,我校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举行了队列队形、大课间展演、阳光体育大课间、冬季长跑、田径运动会等比赛,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4.教研组是学校落实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主要基地之一。学校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体育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个人素养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5.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赛事,在篮球比赛中获得男子第五、女子第三、优秀组织单位,足球比赛女子第三、男子第六,乒乓球比赛团体第三、优秀组织单位,田径比赛中获第三名,并推荐多名学生参加淄博市各项目锦标赛,提升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我校坚持不懈地抓各体育俱乐部的训练,真正让有特长的体育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艺术工作

1.积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生书法绘画比赛、音乐节、合唱节等活动。在“百灵”艺术节和各项艺术作品展中均获得较好名次。

2.确保音美课程的开足开齐,进一步加强了音乐、美术等课程课堂教学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展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学校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师资建设、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也离不开广大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环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