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第四中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4-527588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为规范我校教师常规教学行为,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和上级有关教学常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与总结
(一)教学工作计划
1.学期初,各学科教师根据县教研室的教学要求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2.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应包括:①学情分析②教学内容的分析③教学任务与目标④完成任务、达成目标的主要方法措施⑤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3.制定教学计划要做到任务目标:具体明确,切合师生实际,可执行强;方法措施:方法灵活多样,措施切实可行,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结束时各学科教师要对本学期的教学进行工作总结,总结本学期教学的教学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或方案,利于自己或学科组改进和完善工作。
二、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提倡超周备课。
(一)集体备课
1.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制度》。依托教研组或同学科教师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流程是先个人备课,再教研组集体研讨并完善,最后形成备课。各位老师备课前要熟悉大纲要求,钻研全册教材,准确把握本年级的具体要求;了解本年级的教材与上下年级的联系。通读教材,了解编定意图。熟悉编排体系,明确教学任务,把握重难点。
2.集体备课时应坚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参与讨论、商定,设计出最佳方案。认真填写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3.青年老师或首任该学科该年级的老师更应在集体备课前做好较为充实的准备,以保证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4.集体备课时对课堂检测、作业布置的内容必须精心筹划、设计,以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实效性,起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二)个人备课。
1.学校实行电子备课制度。
学校提供统一的章节(单元)、课时备课模板,教师根据教材编排方式、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编写电子教案。电子备课内容按章节(单元)或课时集中存放到教师个人电脑,学校定期检查和收集,期末形成各学科完整的电子备课档案材料。各科每周备课量见附件。
2.教案编写:
(1)教案应按课时编写。详略情况视教师情况而定,一般要求任教本学科5年之内的教师备详案,6-25年的教师备中详案,超过25年的老教师可以备简案。
(2)教案要反映一堂课的主要内容:A、教学目标要求B、教学重难点C、教具准备D、主要教学方法E、教学过程F、课堂检测G、板书设计H、教学反思等主要教学环节。教案编写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桓台县“生本课堂”的五步教学环节,积极改革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做到目的要求明确。教学过程中要详细清楚(问题设计及答案要准确写出)重点突出,内容充实,结构新颖,步骤紧凑,过度自然,要精心设计课堂训练课和板书内容,反对提纲式程式化。教学反思反对一般化、抽象化,要体现一课一得。上课前要认真熟悉教案、思考教案,必要是还要结合集体备课进行二次备课修改教案,补充教学内容。备课中的教学反思及修改部分可用红色颜色体现。
(3)备课时要近一步深入钻研教材,结合德育渗透,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弄清教材的内在联系,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此部分备课时可用红色颜色体现。
3.教案类型含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评析课、实验课等。
(1)复习课的要求方法步骤应该具体、清楚,可操作性强。既要突出知识的复习归纳,也要善于方法的点拨提升,复习课的练习等要精选精练适当,注意拓宽延伸,不能简单重复。
(2)试卷评析课。首先教师应该有对一份试卷的总体评价与分析,对考查情况的分析,对存在不足的分析。分析应重在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思考,补救办法。试卷评析课避免对一份试卷的简单讲解,机械重复,而是要突出讲评的重点、难点。对带有共性的错误,老师应该反复研究、思考,分析错因,讲解清楚明确,帮助学生明确认识此类问题应注意的方面,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4.课时备课资源齐全。根据教学需求,课时备课需要必要的教学资源,如课前预习学案、教学课件、课堂教学案、章节(课堂)检测题等教学资源。提倡根据学科特点设置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5.超前备课。做好教前备课,各学科结合本学科实际要有至少超一周的备课量。同时要在课前做好教具准备及教具的演示,实验操作,信息技术设备等的准备、测试工作。
三、上课
(一)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材、资料、教具、备课、演示仪器等,学科课代表提前联系任课教师,提醒学生课前做好教材、书写工具、练习本、学具等准备工作。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私自停、调课。如果调课实行调课审批制度。
(二)组织好上下课。教师上课实行候课制度,每节课提前3分钟到达教室门前候课,组织好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点上下课,不提前、不迟到、不拖堂。上下课教师要组织好上下课仪式,让学生明确上下课。
(三)教师上课言行举止文明,穿着得体,仪表端正。不携带手机进课堂,不得挖苦讽刺学生,态度亲切、和蔼,感情真挚,举止端庄。
(四)上课时不接待家长或亲友,不做与本课教学无关的事,不中途离开教室,不随便坐着讲课。教师进入课堂,不得在课中令学生出堂为教师提取教学用品,不把学生赶出教师门外。
(五)课堂教学要运用桓台县教学研究室制定的“五环节”课堂模式,达到生本、高效的要求。坚持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废止注入式、满堂灌。讲授要科学正确,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室现有的智慧黑板、实物展台等电教设备,最大限度的扩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英语等学科要充分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训练时间、空间,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数理化等学科要突出逻辑思维的培养。
2.课堂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把握最佳时间,恰到好处地处理重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讲在点子上,练在关键上;不任意发挥,不面面俱到,不贪多求全。
3.课堂教学要做到语言生动。用普通话教学,口齿清楚,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条理分明,音量和语速要适当。
4.课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恰当,具有应变能力。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纪律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得法,知识学得牢固,智能得到开发。
5.课堂教学板书合理规范,字体工整,大小适当,脉络清楚,重点突出。
6.课堂训练要做到当堂训练,及时检测、评价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六)理化生小学科学等学科要认真上好实验课。学期初制定好实验计划,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教材规定的实验开出率,演示实验要达到90%以上,学生实验率力争达100%,提倡开展创新性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后教师要及时批改并存档。
四、作业布置和批改
(一)作业布置
1.作业布置要分层优化、精选、适量。
(1)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60分钟,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书面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90分钟,其他学科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各科作业量见附件。
(2)作业题目要精心设计,分层优化,分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弹性作业)。作业布置前,教师要试做,有学生预计完成时间。作业内容、总量级部统筹安排,实行审批制度,作业审批通过后任课教师方可布置作业。
(3)各学科书面作业新授课的作业内容要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吻合,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任意增加难度。复习课的作业也要分层、分类要求,作业次数适当。
(4)作业形式多样。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科特点,既有书面作业,也有口头训练、动手操作训练性作业,以及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对过多的机械重复的抄写。
(5)教师对学生各科作业要有规范化的统一要求,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不合规范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补做,不准以做作业为由惩罚学生的手段。
(二)作业批改
1.按要求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作业当日批改以保证学生作业信息能及时反馈。对补做、重做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2.作业质量的评价。小学部学生作业每次完成后在最后写上“工整、正确”,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工整和正确情况统一使用等第(优、良、中、差)或评价语(要恰当、简要,正面鼓励为主)。不得出现只给等第不批改或既不给等第又不批改,只写“阅”的现象。评价完毕后及时书写批改日期。
3.教师作业批改完毕后及时填写作业批改记录,对作业内容、上交人数、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优秀答案等及时记录。倡导建立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档案,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也供复习,检测时选用。对学生作业中的错题一定要订正、重批。
(三)作业公示制度。
日常作业以及节假日、寒暑假布置的作业实行公示制度。日常作业在教室内公示;节假日、寒暑假作业布置要体现节假日特点,既要有知识预习巩固性内容,又要突出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性作业。节假日、寒暑假作业级部统一印制发放,学校统一公示存档。
五、学生辅导
(一)学生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辅导要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既要有课内辅导又要有课外辅导;既要有集体辅导又要有个别辅导。
(二)辅导要突出重点。辅导的重点是“学困生”,其次是缺课的学生。对于优生可采取参加兴趣小组,组织参加竞赛的办法发展特长。
(三)辅导态度端正。对差生热情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歧视、不放弃。辅导课时教师始终在场,不放任自流。
(四)辅导时间恰当。首先要注重课内辅导。每天的下午第4节自习课教师可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不能进行统一讲授新课,要严格区分辅导课与正常上课的区别。辅导课前教师必须提前计划好着一节课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在学生完成练习或处理作业或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实际进行个别辅导。每节课集体辅导时间最多不超过20分钟。
(五)辅导要落实。辅导优生,促进发展,培养专长;辅导学困生,弥补知识缺陷,逐步提高成绩。无论学困生、优生都要重视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辅导。
六、考查、考试
(一)检查教学效果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操练、随堂检测、单元测验属于平时考查,由任课老师、教研组共同组织,期中、期末检测属于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
(二)考试之前要系统复习。每次考试前,教师要摸清学生和知识缺陷,确定复习重点,研究复习方法,制定复习计划,努力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三)考试次数。考试次数符合规定,备课组、课任老师组织好每一单元的检测的命题、考试、阅卷及分析统计工作。及时向教务处上报成绩,做好试卷的评析和反馈工作。对单元检测中未达要求的学生,结合辅导工作要求及时进行辅导达标工作。
(四)试卷命题要求。考试内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范围,试题覆盖面在85%以上,难易适中,严禁出现偏题、难题、超纲题。
(五)质量分析要求。每次考试后,任课老师要及时阅卷,实行等级制,无分数评价。级部、教师要进行全面质量分析,期中、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成文备查。书面质量分析的内容应包括考试概况、试题评价、质量情况、改进教学的措施等。任何教师不得公示学生成绩,可以单独通知学生本人。
(六)成绩的管理。期中期末考试教师要及时将学生成绩填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备查。
(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考试态度的教育,端正考风,严肃考纪,杜绝任何弄虚作假的舞弊行为。
七、教研活动
(一)统一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各教研组固定半天时间开展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活动时间附后。
(二)制定教研计划。每学期开学前教研组制定好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教研计划做到内容具体可执行性强,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研活动内容。包括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听评课、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活动交流等。
1.按时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学科组长按照教研活动计划安排按时组织教研活动。活动前做好教研活动内容的安排和准备,教师积极参与活动,做好教研活动记录。
2.业务学习。
(1)按照学校规定的业务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每两周一次业务学习,教师完成每次不少于300字的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要书写工整,内容具体,有不少于50字的反映自己学习感悟的内容。
(2)交流参加上级教研活动、培训活动等的学习经验、任务要求,使相关教师了解上级工作要求和安排,便于学校开展工作。
3.听评课。听评课活动按照教师讲课、说课、评课模式组织。讲课教师精心准备,听课教师认真评课,填写好课堂教学评价量表。不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评课20节以上;三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评课15节以上。
4.集体备课。任教学科两人以上的学科做好分工,先个人备课,然后共同商议备课环节、备课内容、备课资源等是否合理科学,进而对备课内容进行修改完善,形成统一的备课。一人任教的学科可由任课教师先完成个人备课,再在教研组内交流完善,最后形成最终备课。
5.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实际,各教研组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学科研究、学生管理、技术运用等开展研究,解决师生在教学中的困惑或难点。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有一个在研的教学课题,做好教研课题的立项、研究、材料整理和积累。
(四)教研活动总结。每学期教研活动完成后,各学科教研组长做好本学期教研活动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等内容,做到总结实事求是,找全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经验和不足,为下学期工作打好基础。
学期工作结束后教研组长要及时上交教研活动相关材料存档。
桓台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