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3-5273820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9-01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3-09-01
  • 字号:
  • |
  • 打印

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体现严谨的教学管理,特制订并颁布本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 教师基本义务

 

为规范教师的职业操守,提升专业精神,维护学校形象特制订并颁布本规定以明确教师义务。

 

第一章 教学

1.1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如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教师需根据学生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定期向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提交备案;

1.2掌握最新的考试内容和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1.3根据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制定适合学生的测评试卷。

1.4严禁上课不带或带错教材、讲义的现象发生,保证教学有序进行。

1.5及时了解、认真对待课堂教学反馈,并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反馈需高于85(含85分参附件1;如没达到合格的课堂教学反馈分数,学校有权暂停对老师的授课安排;教师进行调整后通过试讲再排课。

1.6 在与授课时间不冲突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教学讨论会,与其他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

1.7不能私自在课堂售书或辅导材料,所有教学辅导材料和教辅图书必须经过教学教务部同意和统一印发。

第二章  

2.1 教师上课要求穿着得体,干净整洁,有良好的仪容仪表;禁止穿拖鞋、短裤上课。

2.1.1春秋夏季:所有教师着工服上班,佩戴工牌。

2.2 上课时请务必关闭手机或调至静音状态,严格禁止在课堂上(如:接电话、发短信

   进食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在教学设备不缺乏的情况下,教师上课期间一律不得将手机带进教室。

2.3 班级课程以45分钟为一标准课次;上课途中不要随意进出教室,教师休息一律出教室安排休息。教师按照制定的学生/教师上课时间教室登记表请参附件2,准时进入教室准备授课,负责人如实记录。

2.4 不能将未交学费的亲属或朋友带入课堂,所有免费课程必须有校长的批示。

2.5 教学参考图书在教务处签字借阅,不能直接拿取

2.6 教务管理处向教师发放新课表(文字版),教师须在接到教务部通知后,仔细核对并于第一时间回复确认收到课表。课表确认后,老师不能随意调换课程,造成教务管理上的混乱,如有特殊情况(非人力不可抗拒因素)无法按时上课或需要调课应提前至少三天与主管联系,并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弥补工作,开课后其它原因概不办理调课。

2.7 课程进行中,禁止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私下调课。若教师确因个人不可抗原因,需要临时调换课程,必须提前向教务主管提出申请,方可调整该老师的上课时间。

2.9上课老师必须从学校前台经过,确认上课教室,提前到教室,以便前台登记时间,严禁迟到、早退。

2.10教师在岗期间不得同时同类型其它培训学校教授课程,一经发现,停课调查,并严格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11教师不能在课上以任何理由和学生发生争执,任何问题应该通过教学部或者学校出面沟通解决。

2.12私下接收一对一学员的老师,如经查实,学校将给予罚款、取消当年薪金评审资格等处罚;情节严重者,学校将解除与其聘用合同,并以法律手段追索学校所受的经济和名誉损失。

2.13教师上班期间不得委托在校学员为自己办私人事件,学员若出现意外情况,后果相当严重。

 

第二部分 教学质量规范

第一章  课前备课环节规定

1.1所有教师必须按规定的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如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教师需根据学生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经教学部主管审核认可后,方可开展教

 学工作。如果未能按时提交,影响到整体教学工作,学校有权利取消该老师该年度

   薪酬调整评核资格,情节严重者,将予以停薪留职处罚。

1.2 教师印发课堂补充材料的相关规定

1.2.1 补充材料为课程主体课本的补充资料,由授课教师作为丰富课堂内容的材料。

1.2.2 电子版补充材料应遵守规定的格式.

1.3 教师印发课堂讲义的相关规定

1.3.1 课堂补充讲义为规定课本以外,辅助整段教学的系统讲义材料。

第二章  课堂质量监控

2.1 教师有义务配合教学部咨询部门进行教学质量检查活动,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2 为了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所有老师应该积极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交流教学经验。授课老师有义务配合教学观摩活动。

2.3  所授课程必须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并原则上能在规定课程时间内完成。如教学管理人员抽查发现课堂内容偏离大纲或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将予以警告;屡犯者,将予以停薪留职处罚。

第三章  教学反馈处理

3.1教学质量反馈得分与人事录用和薪金制度挂钩。

3.2教学教务部门综合整理相关反馈信息后,必须及时向相关老师进行评价信息的沟通,把学生意见和改善建议及时向老师反馈。

3.3 教师在获得反馈信息后应及时做出教学调整,避免出现学生投诉现象。

第四章  关于教学重大事故的处理规定

4.1 接到第一次投诉(以学生填写教学反馈表,咨询主管校长反映为准)的教师,如投诉人数较多,意见相对强烈,教学教务部将根据学生的意见,对该教师立即停课以作调整;如只是轻微投诉,教师应立即在投诉后的第一次课中进行调整。接到第二次投诉者,将立即停课调整,重新试讲通过后方可排课。在半年内学校接到3次投诉的教师,将受到解聘处理。

 

第三部分 教师素质和形象规范

第一章  教师形象要求

1.1 教师应当以整洁的面容、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灌输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2 教师应当穿着整洁、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不袒胸露怀,不穿超短裙、超短

    裤、背心、拖鞋进教室。

1.3 教师谈吐应时刻以维护学校形象和利益为前提,不得攻击或诽谤其他老师的教学方

法,树立团结互助共进的教学风气。如有违反,学校将保留追究当事人责任的权利。情节严重者,将予以解聘处理。

第二章  教师课堂态度要求

2.1 课堂内使用文明语言,不得粗言秽语,不得灌输学生反动、违背道德、有违社会价值观的知识及思想。

2.2 课堂形式需多样化,时刻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

2.3 教学手段必须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设计及调整,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4 如课堂形式单调,教学手段单一,经建议后仍不改进,将予以停薪留职的处罚。

2.5 对于课堂形式丰富,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师,经评核,通报表彰。

 

第四部分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目的:为保证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预防教学工作中各种事故的发生,并使各类教学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妥善的处理,特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所有签约的教师

第一章 教学事故的认定

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为教学服务的各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影响了教学、教学进程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各类事件,均属于教学事故。教学事故分为教学类、教学管理类、教学保障类。本管理制度仅适用于教学类。其它相关类别由相关部门认定。

分类:根据事故发生的情节和后果,分为重大教学事故(I级)、严重教学事故(II级)、和一般教学事故(III级)

第二章 教学事故认定程序

1. 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检查或经反映、举报的教学事故,由教学部及相关部门负责核实,并对事故等级提出认定意见。

2. 教学部及相关部门对教学事故认定意见进行审核,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学校领导。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教学部向当事人签发《教学事故认定单参附件5教学事故通知单参附件6并于签发当日提交至相关部门审批。

3.若当事人对事故的认定与处理有不同意见,可在接到《教学事故认定通知单》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向教学部提出书面申诉。教学部在接到申诉后,一周内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复审,复审结果报校长办公室研究决定。

 

 

 

 

 

 

 

第三章  教学事故分类

序号

   

级别

1

在授课中发表违法言论、传播宗教信仰、散布迷信言论、谈论政治、讲低俗笑话并在学生中造成恶劣影响,或发表有损公司形象的言论,或同事间互相诋毁、污蔑等言论

I

2

未经教学部同意,擅自请人代课

I

3

未提前请假或请假未准而擅自缺课、停课

I

4

因故经批准停课,但调课后未按照规定补课

I

5

因工作严重失误,造成教学设备设施重大损失或学生受伤

I

6

未经允许,抄袭挪用他人教学教辅资料

I

7

以罢课要挟或威胁校方满足其不正当要求

I

8

专职教师被查证核实在同行或类似教育机构从事教学工作或从事与教学教研相关工作,包括私接客户、非法招生等以损害学校利益以谋取私利的行为

I

9

在校内与客户、同事等他人发生肢体冲突

I

10

未经教务部同意,擅自变动上课日期,无正当理由拒绝接课

II

11

破坏课堂教学秩序:酒后上课、课堂上吸烟、收发短信息或课堂上接听手机被投诉、与学员发生口头冲突

II

12

经核实有侮辱、体罚学生的行为

II

13

教学质量

因教学质量被投诉

因教学质量被投诉并换老师

 

III

II

14

课程中途无正当理由终止上课

终止上课且引起投诉,导致教学秩序混乱

III

II

15

教师跨阶段教学

教师间投诉

III

II

16

未经允许,私自带亲属或朋友进课堂听课

III

17

贬低本校老师或发行的书籍

II

 

 

 

 

 

附件1:

课堂教学反馈表

 亲爱的学员: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改良教务管理和课程设计,提高学习质量,请您认真帮助我们完成下列反馈,谢谢!(请学员在下列表格中选择等级优或者良,限填一项,并且在得分栏里填写具体分数)

学员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总人数: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  

                       

评价项目

等级

分值

          

得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7-20

目的明确,要求恰当;从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学;始终围绕目的要求进行教学

 

13-16

目的明确,要求较恰当。

 

教学内容的组织

17-20

内容安排恰当,讲授正确、科学,课堂结构优化;重点突出,巧妙突破难点;课堂容量适度

 

13-16

内容安排恰当,讲授正确,课堂结构较合理

 

教学方法

27-30

教学案例丰富,课件生动、形象,注意启发、反馈、调节;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关系。

 

22-26

能够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课件制作良好,注意启发、反馈、调节

 

教学基本功状况

8-10

发音标准,语言清晰;板书条理性强,字迹清楚;仪表端庄,操作规范。

 

6-7

发音较好,语言清晰;板书较有条理,字迹清楚

 

课堂教学效果

17-20

课堂教学生动,学生学习兴趣浓;课堂纪律好,学生出勤率高;学生能正确掌握教学内容.

 

13-16

课堂教学较生动;课堂纪律好

 

总分

 

 

您对任课老师的建议或意见

 

您对      学校的建议或意见

 

您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将是我们前进的路上最宝贵的财富。感谢您对此次反馈问卷的配合

                                            ______________

 

 

附件2

/教 师 上 课 时 间 教 室 登 记 表  周次(  )

时间

**

教室**

学生**

备注

**

教室**

学生**

备注

老师

 

 

 

 

 

 

 

 

 

 

 

 

 

 

 

 

 

 

 

 

 

 

 

 

 

 

 

 

 

 

 

 

 

 

 

 

 

 

 

 

 

 

 

 

 

 

 

 

 

 

 

 

 

 

 

 

 

 

 

 

 

 

 

 

 

 

 

 

 

 

 

 

 

 

 

 

 

 

 

 

 

 

 

 

 

 

 

 

 

 

 

 

 

 

 

 

 

 

 

 

 

 

 

 

 

 

 

 

 

 

 

 

 

 

 

 

 

 

 

 

 

 

 

 

 

 

 

 

 

 

 

 

 

 

 

 

 

 

 

 

 

 

 

 

 

 

 

 

 

 

 

 

 

 

 

 

 

 

 

 

 

 

 

 

 

 

 

 

 

 

 

 

 

 

 

 

 

 

 

 

 

附件3

教学事故认定单

 

事故类型

 

 

 

日期

 

 

被投诉人

校区

 

 

投诉人

班级

 

 

投诉人身份

阶段

 

 

附件

如有其它附件,请随本表单一起以电子档形式提交

科目

 

 

 

投诉原因

 

 

 

 

 

 

 

 

 

 

 

 

 

 

 

 

 

 

 

 

附件4

教学事故通知单

     

 

  

 

政治面貌

 

职 务

 

 

任教科目

 

 

事故发生

 

 

事故类型

 

 

  

 

 

 

 

事故级别

 

 

 

 

 

 

 

 

 

 

 

主管

 

 

 

 

 

 

 

 

 

 

 

 

 

 

负责人签字:

 

 

校长助理

 

 

 

 

 

意见

 

 

 

 

 

 

 

 

负责人签字:

 

 

校长

 

 

 

 

 

   

 

 

校长签字:

 

 

 

 

 

 

 

   月  日

                 

 

 

 

 

 

事故责任人签字

 

 

 

   月  日

 

 

 

 

 

 

 

 

 

 

 

注:此表一式两份,由教务处办公室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