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小学)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9257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管理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的教学工作,实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标准化管理,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战略,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全面落实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主体责任,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引导广大学科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水平,实现学科育人目标,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目标任务
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管理,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主体发展,充分发挥评价制度的导向、激励、促进的功能作用,使教师能够扬长避短,不断提升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保证教学秩序稳定、教师队伍发展和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三、内容要求
(一)制度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分学校教学计划、教研组计划、学科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计划。在校长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务处制订。包括:(1)教学情况分析。对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简明分析,指出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缺点和困难,以及本学期新情况。(2)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和要求。(3)本学期教学工作内容和措施等。
2.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学校教学计划为依据,结合本组实际,由教研组制订。包括:(1)对上一学期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的简要分析。(2)本学期的基本设想和教学研究活动的主要课题及其要求。(3)按周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3.学科教学计划。依据学校教学计划,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及教材,由教师制订。包括:(1)上一学期学生学习情况及本学期教材内容的分析。(2)明确提出本学期进度表,写明章节(单元)、课题,所需课时。
(二)备课
备课分为全册备课、单元(或章节)备课、课时备课。
1.全册备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立全册的重点难点,找出落实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对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学生对掌握本册知识的优势与不足,找出弥补不足的办法;确立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2.单元备课。包括教材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措施、教具准备、教学时间安排(课时划分)。从单元教学的视角做好教学设计。
3.课时备课。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有复习、新授、教学方法、提问内容、巩固复习、小结、作业设计及板书设计、布置预习以及教学反思等。
(三)课堂常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1.遵循学生认识的三个过程:第一,通过观察,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第二,对观察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形成概念,认识规律;第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处理好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主导与主体等关系。
3.教书育人,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4.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四)作业
1.完善作业设计机制。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有关要求及设计流程,进一步完善以各学科备课组设计为主体的作业设计机制,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切实解决作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的问题。除经学科组充分讨论达成一致的作业外,教师不得私自给学生布置其他书面作业。
2.丰富作业内容类型。在为学生设计好学科书面作业基础上,要合理设计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化、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非书面作业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不得给一至二年级学生布置手抄报、征文等需要书写、绘画的作业。
3.级部统筹作业总量。学生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和其他拓展、实践作业总量由级部负责统筹,级部主任作为本级部作业总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书面作业总量不超出国家规定时间要求;其他作业总量维持在必要限度内,为学生自主发展留出时间。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4.线下布置线上公示。经审核的学生学科作业,由任课教师随堂布置。当天无课的学科,不得布置作业。级部在审核确定作业后,应将通过审核的作业内容发给班主任,由班主任在班级群公示,接受家长监督。对家长关于作业的建议、投诉,要及时处理、反馈。
5.成立作业监管小组。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作业统筹管理机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要召开办公会定期研究作业管理问题,对学校作业负担减轻情况承担主要责任;教学副校长为分管责任人,负责学校作业管理制度拟定和监督落实;年级主任、学科组长为具体负责人,分别负责作业量统筹和学科作业优化设计。成立直接向校长负责的作业监管小组,负责监督各级部落实作业管理规定情况,定期调研学生作业负担情况,并向学校报告,提出监督建议。
6.设置分层作业。全面建立“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基础作业应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重在巩固知识;弹性作业应注重探究性、实践性,重在灵活运用。是否完成弹性作业,由学生自主判断并选择;对按时完成基础作业仍有困难的,应进一步降低作业要求,为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
7.加强作业研究。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作为学科教研、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经常性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交流研讨,开展教师作业设计培训,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升作业整体水平。
(五)听评课
1.听课要求
⑴校长、分管教学的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要覆盖所有年级和学科。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⑵校领导要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全面听课,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项目填写齐全。记录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
⑷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充分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2.听课形式。
⑴独立听课,学校管理干部随时推门听课,教师独立听课可以协商进行。
⑵集体听课,组织公开课、观摩课、竞赛课、研究课等。⑶外出学习听课。
3.听课要求
⑴听课前,原则上调好自己的课程,不能因听课而耽误学生的学习。
⑵集体听课,教研组长及班主任应协助做好听课的准备工作,如时间、地点、设备等。
⑶听课教师要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不讲话,不走动,关闭通信工具。如没有特殊情况不中途离场。
⑷要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所有听课者均应写听课简评。
4.评课要求
⑴评课前,执教者先谈自己教学设计思路或介绍授课后的体会,然后由评课者对课堂教学情况作深入讨论分析,教研组长做总结指导。
⑵评课要从执教者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学生的关注与了解,对教法的选择与应用,对学法的指导与训练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
⑶评课教师态度要诚恳,要实事求是。评课不能一团和气,也不能吹毛求疵。
(六)学业考核与评价
1.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小学阶段的考试主要是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科学合理安排考试,引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合理安排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3--5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3.合理运用考试结果。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一般分4至5个等级。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和家长。教师要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帮扶辅导,科学研判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切实改进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加强对考试结果的整体分析,对教学质量作出科学判断,针对性地加强教师教学指导和培训。
4.完善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学科考试成绩与其他表现,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加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采用课堂观测、随堂练习、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开展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性评价,通过定期交流、主题演讲、成果展示、学生述评等方式开展阶段性评价。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七)学习辅导
1.辅导学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发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还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
4.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八)课外活动及课后服务
1.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学校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2.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课后服务,使学生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3.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桓台县红莲湖学校
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