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一中校舍安全管理制度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84024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2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校舍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检查时间
不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方面的自查,对食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场所实行定期专项检查。
二、检查人员
由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舍安全检查工作,并由总务处、食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场所负责人组成校舍安全检查组,定期组织检查。
三、检查内容
校舍的门窗、桌椅、地面、屋面、外墙、室内粉刷、下水管道等部位是否发现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
校舍门锁及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
食堂、实验室、微机室等场所的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电路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消防设施及通道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校园内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是否完好无损;
发现校舍处于危险状况,及时报告并组织整改。
四、检查方法
实行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
在每次检查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确定重点部位和主要环节;
对发现的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并做好记录;
对不能及时排除的隐患,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采取防范措施。
五、记录与报告
检查人员应及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形成《校舍安全检查记录》,妥善保存好记录资料;
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整改。
六、整改与维修维护
检查人员应及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对不能及时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报告学校并采取防范措施;
学校对安全隐患整改方案应及时作出批复并监督执行。
定期检查、维修记录、紧急处理、维修档案、维修人员培训、维修质量、维修预算、预防性维修以及环境维护等方面,旨在实现校舍维护维修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根据校舍的性质和使用情况,确定检查周期。一般而言,对校舍的结构、设施和设备应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对食堂实验室等重要场所应每周检查一次。在定期检查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对校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维修记录是记录校舍维修过程的重要手段。应建立详细的维修记录册,记录维修人员、维修时间、维修内容、维修效果等信息。同时,应规定维修记录的保管期限,一般应不少于两年。通过对维修记录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校舍维护维修的规律和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紧急处理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应建立紧急处理制度。明确各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应急预案,规定处理程序和标准。同时,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维修档案管理是校舍维护维修工作的重要资料,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的分类、归档、保管、查阅等方面应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应严格执行档案保密制度,确保档案安全。
维修人员培训是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应建立维修人员培训制度。根据维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应包括校舍维护维修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安全规范等。培训结束后,应对维修人员进行评估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维修质量控制为保证校舍维护维修工作的质量,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明确各项维修工作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验收流程和评估办法。在维修过程中,应加强对材料、施工工艺、维修进度等方面的监督和控制。维修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评估,确保达到预期的维修效果。
维修预算管理为了合理利用维修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建立维修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校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编制详细的维修预算。预算应包括维修项目、费用估算、资金来源等信息。同时,应严格执行预算执行和监督制度,确保维修经费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
预防性维修是为了降低校舍故障率,提高使用效率,应建立预防性维修制度。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和措施,采取定期检查、保养、维护等方式,确保校舍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同时,应注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预防性维修的水平和工作效率。
环境维护是为了营造一个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应建立环境维护制度。加强对校园绿化的管理,定期修剪植物、施肥、浇水等。同时,应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清洁和维护,确保校园内外的整洁和卫生。另外,应加强对校园内噪音、污染等问题的管理和控制,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七、检查资料归档
检查人员应将所有检查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归档资料包括:校舍安全检查记录表、维修维护相关记录、安全隐患整改方案、监督执行情况记录等。
八、监督与考核
学校领导应定期对校舍安全检查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对认真执行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不认真执行制度,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校舍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行和师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定期检查、记录、处理、档案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预算管理、预防性维修维护以及环境维护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校舍维护维修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