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田庄小学2022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2-528491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0-11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桓台县田庄小学2022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履行“教研、管理、指导、服务、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推进”等7大职能,以“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抓实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抓手,细化教学管理,强化质量监督,深化服务意识,着力提高课程执行力、教研指导力和教学有效性,促进均衡,提高质量。
一、充分发挥教研引领作用
1.实施联片教研、网络教研、主题式教研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利用桓台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和优化作业设计。根据组织参加县网络教研主题,实现专家、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跨时空,大范围、多层面的深度互动交流、研讨学习。积极参加集团内联盟校教研,促进城乡教师共同专业成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按照县网络教研安排,组织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保证在各学科网络教研期间,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同时做好相关软硬件保障。制定网络教研考核办法,促进全校网络教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3.分学段分学科在桓台县网络教研中心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每次网络教研活动,每个备课组要围绕网络教研的主题内容,如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备课、说课、磨课、评课、课标解读、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等进一步的集体研讨,安排学科教师上传资源,进行补充修改,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充分发挥网络教研的引领作用。实现乡村教师与教学专家跨区域、跨时间,大范围、多层面的交流。
4.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校通过教学观摩、同课异构、说课评课、专家点评等方式,进一步深化桓台县课堂教学改革12345工程,将先学后教、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当堂训练等理念融入到课堂中,促进我校基于“前置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引导点拨、检测巩固”的五环节教学模式的规范和完善,各学段构建“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习题课”的高效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积极推进双师课堂,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催生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全力打造“智慧课堂”。
5.加强教学质量调研、检测和监控。抓实教学7个环节即:“备、讲、批、辅、考、评、纠”。抓实质量调研,通过集中分析、个别反馈、查摆整改,准确把握各年级、班级、学科各阶段学习存在的不足,为学校和教师深入诊断教学问题提供良好参照,以便更好地调整复习思路、改进复习策略、提高教学成绩。
二、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
6.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各学科制定相应的学科德育渗透方案,科学规范地开展学科德育渗透,针对各学科、各学段特点制定不同班级德育工作计划并不断完善、落实。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开展德育品牌创建活动,根据学生学段特点构建德育网络,结合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分年级的年度德育计划,打造有特色的学校德育品牌。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三化一体”课程体系的实施。
7.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整合、拓展等,对课程资源作合理取舍和适度开掘,探索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学校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三化一体”课程体系的实施。
三、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8.继续开展培训工作。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一项重要培训,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在保证全员参与、全体完成的前提下,做好研修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研修与校本培训的结合,力争使研修真正起到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9.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参加各级培训提升骨干教师业务水平。本着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原则,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
10. 继续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平台应用。利用平台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点播直播、协同教研、教学设计、网络备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继续加强优化作业设计、名师课堂、点播直播应用,积累教学资源。加强学生应用。学生利用智能终端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全面感知和记录学习过程,汇聚“大数据”并进行分析,精准评估学习绩效,实现自我诊断、自我修正的个性化学习。
11.组织参加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积极推进创客教育,力争创建创客空间1-2个,逐步增加科技方面创客空间,积极协商企业参与,联合社会力量开展创客培训和比赛活动,积极组织创客培训、创客比赛,通过以赛促培训,以赛促配,提升了学校的科技水平,积极开展无人机、物联网、3D制作、物流机器人、互动电影、动漫创作设计、思维导图、编程猫软件等专题培训。
12.完善桓台县教育资源库。积极推进希沃白板应用,推进运用信息技术支撑分层教学、走班制、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
五、强化教育科研课题的引领作用
14.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进一步加强指导、培训,提升课题申报的质量。继续做好县域课题的申报。县域课题的研究是高层次课题研究的基础,通过县域课题的研究,学习规范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逐步向课题研究的更高层次发展。
15.做好课题结题工作。随着省教科院的成立,课题管理工作逐步统一到了省教科院和市教科所。对原来教研室立项的课题,其研究报告的撰写逐步进行规范。对我县原来省教研室立项的课题需要结题的要做好结题报告撰写的培训工作。属于省、市规划办立项的课题结题时必须有相应的论文在期刊上发表,要组织部分专家提早介入,帮助课题组进行修改,提升课题结题率。
六、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16.积极借鉴全市教育创新获奖项目经验,强化改革创新实践,扎实做好创新项目推广工作。积极做好2022年市县教育创新项目的申报工作。
七、进一步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水平
17.继续组织2022年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开展第二十五届推普周系列活动。制定并实施推普周活动方案,学校结合推普周主题和单位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推普宣传活动。逐步开展学校语言文字达标创建工作。
八、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18.体育学科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抓好“两操、两课、两活动”和体育比赛等常规性群体体育活动,加强卫生保健的教育,修改完善学校清洁卫生制度,重点是校园清洁卫生的保持,加强校园清洁卫生的检查评比,坚持每天在学校内公示。做好学生体检和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增强校园活力,要举办好两次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美术书法展、劳技活动作品展示活动,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活动的质量。
开展文化艺术节、校园读书节、“阳光体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九、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创建淄博市平安校园
19.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格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好安全课,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防止传染病流行。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校舍安全排查,对其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0.加强实验、体育老师工作职责,做好体育器材、实验器材、药品的登记管理,杜绝发生事故。
21.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要求值班人员按时到岗到位,履行职责,严禁外来人员出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