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06088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9-04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9-04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对特殊教育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意见,以市县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谋求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前提,结合我校实际办学状况,在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有新举措、新突破,开好学前班和中职班,办好15年免费教育,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为残疾孩子提供更加好的服务与教育,实现省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达标。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坚持以“突出教学、强化管理、服务师生、争创一流”为工作指导思想,坚持“教学工作课题化、教研工作特色化”的教学教研工作方向,促进学校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要求,结合我校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坚持强化教育科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工作,着力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教后反思、思后定教——让反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反思是教师获得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必须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反思,常去录课室录课,观看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并能运用反思的结果改进或矫正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做到课课有总结,堂堂有反思。

(二)校本研训问题研究——让研究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引导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的日常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个人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实现教师认知上的跨越。

2.了解国内外特殊教育新发展、新进展以及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设计与评估,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注重教学过程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学习掌握入学综合评估手册。

3.在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中,我们提倡“问题—课题—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研究方法,以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为突破口,以真实的教学生活为研究的源头,把课题研究引进教研组,实现教学、科研两相和。

、工作重点

(一)教学科研能力提升

1.规范备课继续使用淄博市教学设计模版,通过集体备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校级公开课、观摩优质课方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并通过国家智慧平台等网站资源进行学习,积累经验。

2.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扩大参培人员的覆盖面和普及面,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重点加强课题培训学习,同时做好信息技术和特殊教育的融合,继续坚持外出培训人员回校后进行二级培训的优良传统,要求外出培训人员写好培训记录和心得,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二)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开展“师徒挂钩”活动,执行《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青年教师培养目标和结对师徒各自的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等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的发展,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开好学前和中职课

对新入学康复学生和中职学生做好评估,分析学情,定好目标,使学前班学生康复有效,中职班学生掌握自立技术。

(四)完善课程体系

落实培智学校国家一般性课程,设置特色学前、中职课程,形成学校教学特色。同时立足学情,统整教材,补充教学资源,做到学校、生活的贯通。

(五)做好巡回指导

充分发挥县资源中心的职能,定期巡回指导,推进我县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工作开展,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和资源教师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帮助,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送教上门扎实推进

做好入户调查和学生评估,将能通过支持进入特教或随班就读的学生纳入学校管理,将不能进校学习的学生定位送教上门对象。组织好送教教师团队,写好教案及反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康复教育、心理疏导、政策讲解、温暖关怀等的送教上门,让在家的孩子感受到学校、社会的温暖。

附:每月教学活动计划

9月:

1.教师学科教学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

2.青蓝结对

3.校本培训

4.心理教研活动

5.县融合教育教研活动

10月:

1.校本培训

2.送教上门

3.新教师汇报课

4.业务检查

5.跨学科教研活动

11月:

1.校本培训

2.送教上门

3.公开课展示活动

4.业务检查

5.专题教研

12月:

1.校本培训

2.送教上门

3.心理教研活动

4.县优质课及教坛新秀评选

5.教师基本功展评

1月:

1.校本培训

2.送教上门

3.教师业务检查

4.心理教研活动

5.学科教学、班主任总结

6.学生期末评估及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