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 2024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5-552556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5-06-13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桓台县特殊教育学校 2024年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5-06-13
  • 字号:
  • |
  • 打印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育人途径,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我校为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满足学生现实生活实际需要,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智力、情感等特殊情况后,将适性融合理念贯穿于整个劳动教育中,真正开展适合培智学校学生的劳动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参与、实践,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一、劳动课程+实践活动

劳动能力是残疾儿童学会生存、适应生活的基本能力。为帮助残障儿童提高劳动能力和自主生活质量,学校在各年级开设劳动技能课,并形成主题实践活动。低年级以认识自我、配合他人、自我服务为主题;中年级以自我照料、家务助手为主题;高年级以居家劳动主力、社区活动为主题;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从课堂延伸到校外,把劳动教学向多学科延伸,不断拓展学习领域。

二、多渠道运作,形成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

我校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密与少先队活动挂钩,保证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多样性。我们引导家长认识劳动对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校内外教育活动。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联系,创设环境,增强学生体验。

三、在实践中得到终身发展

1.家庭服务体验。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辛苦和懂得感恩的快乐。结合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学校布置家庭作业,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如低年级的学生帮父母做家居清洁、碗筷洗刷等家务;中年级的学生为父母铺床叠被;高年级的学生清洗蔬菜,为父母亲人炒上一碟菜,煮上一顿饭;当父母品味他们的劳动成果时,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功与感恩的快乐。

2.劳动岗位体验。

劳动教育具有实践性、操作性,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手脑并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巩固学生的劳动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劳动职业素养。学校通过设置劳动体验岗位,让学生体验面对工作时的心情和责任、工作过程中的辛劳和情感、工作完成后的情绪和收获,获得服务他人、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

植树节时,各班体验种植,认养校园内的小树,定期浇水、看既培养了学生种植花卉的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学校安排了劳动实践基地,每个班分上菜地,认种植区域,让智障学生在翻土、浇水、开窗通风等一个个的养护环节中,体验栽培收获的辛劳和快乐。

3.创意劳动实践。

开展双报到 到社区”活动,引导学生到学校附近小区捡拾垃圾,通过活动,让学生把自然、和谐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结合“低碳行动”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及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节能环保,珍爱自然”观念,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4.科学整合资源,丰富劳动教育载体。

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学生跟随教师或家长进行劳动体验。

劳动是一种最好的生活教育。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了生活体验,也从劳动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其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在劳动教育活动中,学生逐渐懂得了去珍惜他人与自己的劳动成果,体会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提高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恩情怀,懂得劳动最光荣。学校将继续坚持做好劳动教育,把提升智障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具有幸福生活的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