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038A/2024-5482855 文号:
发文日期: 2024-08-30 发布机构: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学生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发布日期:2024-08-30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规定和《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 案〉的通知》《公安部 教育部 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学生欺凌 防范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学 校学生欺凌应急处置预案。

 二、组织架构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王  峰(党组织书记、校长)

副组长:何  涛(法治副校长)

成  员:姬川波  李淑琴  田锐  范壮丽

职  责:负责指挥和组织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对欺凌 事件处置工作有关事项作出决策;指导、督促各应急处置工作小 组按应急预案规定,及时有效开展工作;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事项。

(二)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1.事件调查组

组 长:姬川波

成 员:周     

职 责:组织人员调查事件发生的过程,收集信息,实事求 是做好书面记录,起草事件报告,并负责向上级报告和续报情况。

2.紧急救护组

组 长:范壮丽

成 员:宗    张学芝

职 责:第一时间检查学生身心状况,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和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对被欺凌学生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和心理疏导。

3.安全保障组

组 长:李淑琴

成 员:马建钵  赵晓艳

职 责:将当事学生带离事发现场,对事发现场进行保护, 及时做好记录;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 秩序;负责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资保障等工作。

 4.舆情应对组

组 长:田 

成 员:刘冬梅   宗 宁

职 责:做好对被欺凌学生家长及家属的接待、安抚、慰问和思想工作;负责对内对外的通讯联络,做好新闻单位的接待、采访工作;起草信息通稿,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舆情应对。

三、应急处置程序

 发生欺凌事件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下列程序进行处理:

(一)报告与救助

 1.报告

1)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学校教师、保安等)必须立即予以制止,防止事态扩大,并向学校报告所发生的情况。

2)学校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简要概括,通过口头 或书面形式,向中心校、教体局和公安机关紧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及具体情况(起因、过程)。

形式、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涉及人员的身份、联系方式等信息。

已采取的措施。

其他相关的重要情况。

报告内容要准确、客观、详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 报。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要及时续报。

2.救助

1)学生欺凌事件发生后,在场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 教师、保安等)应首先检查学生有无受伤情况,根据先重后轻的 原则决定是否送医(或拨打 120 救护)。

2)通知相关负责人赶赴现场,并通知救护组成员迅速赶 到现场。在急救车到达前,紧急救护组负责受伤学生处置。

3)及时通知当事学生家长,简述事件有关情况,请其配合学校做好处置工作。

(二)隔离与保护

1.隔离

1)将欺凌者、协助者或被欺凌者一方带离事发现场;

2)对情节轻微的欺凌,现场干预制止,重点加强对围观 者的教育;

3)对行为较严重的欺凌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将其暂 时隔离到班级外的区域或班级内远离其他学生的角落;

4)对于欺凌倾向严重者,可以采取短期停课等措施。

2.保护

1)对事件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 物证,维持秩序,疏散师生;

2)安排心理健康教师做好被欺凌者心理疏导工作;

3)对被欺凌学生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应对与善后

1.应对

1)组织保安人员保安严格核查外来人员身份,严禁非当 事人家长、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等进入校园,维护学校正常教育学秩序;

2)对不听劝阻、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或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3)及时关注事态发展,统一发布或报告情况通报,严禁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以个人名义接受采访或随意传播小道消息。

 2.善后

1)配合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等做好事件调查、材料收集、当事学生心理疏导和家长安抚等工作;

2)协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做好对被欺凌者的抚恤、赔偿 和对欺凌者的教育惩戒等工作;

3)召开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开展事件调查、评估合议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学生欺凌事件报告;

4)认真进行复盘总结,查找制度、管理等存在的问题, 健全完善欺凌防治制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