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1004221038A/2023-5405357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3-09-05 | 发布机构: | 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一、开组开全课程,规范办学行为。
桓台县马桥实验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认真开好各门课程,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每学期初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同时在教室外墙公示班级课表,接受监督。通过校内外督导,对规范课程进行监督。
依据桓教体字[2021]164号 关于修订《桓台县教育体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方案》(桓教体字〔2018〕15号)部分内容的决定的文件要求,进行课程设置。
二、发挥教研组长引领作用 引航课堂教学纵深发展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展。
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达到五个结合。一个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个转变: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达到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五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本学期集体教研工作重点
1.组织开展2022版新课标学习、培训、考试、落实。
2.教研一周教学内容,开展集体备课,优化作业设置。
3.制定学期学科目标,并阶梯式推进。
4.参加教学联合体、名师工作室活动。
三、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重点是课堂教学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一)重点抓课堂内容的落实,继续坚持检测式作业。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必须坚持当堂检测。教导处业务检查主要查看教师的作业量的布置,是否有课堂检测和课前听写,是否教师能做到全批全改。
(二)加强教学常规检查
开学初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结合相关要求,实行推门听课制度,通过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如:“三分钟候课”、“按课表上课”、 “课前准备”等;规范作业管理、规范检测制度、规范评价方式等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检查与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不当的教学行为。教学常规要本着常抓不懈的原则,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四、加强集体教研的管理,重点是突出二次备课,推进高效课堂有效进行。
结合桓台县12345工程,教研组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 “青年展示课”等活动,狠抓教学质量的提升。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将小教研与大集备落到实处。突出“小”,落在“实”,着力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加强学科分管领导的跟进与反馈,积极联合体教研教学活动。
在“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应用中,继续全校推行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优化作业公示制度,在中高年级推行思维导图的应用和修订,做好数学错题本的等措施。开学第一周全面开始实施。
从本学期开始,集体备课方面严格落实超周备课和实效备课制度,特别突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的检查,在课件和电子备课上有体现有标注。坚决杜绝无备课上课。
通过推门听课形式,查看有无备课上课、是否按照备课上课、同一学科的教师的进度是否一致、学生作业的布置是否有效,最终归结到查高效课堂落实,课堂检测情况。此项内容作为本学期推门听课重点查看内容之一,教学副校长、教导处主任、科研室主任、级部主任及教研组长具体负责。
9月中旬-10月份,精心组织以“示范引领,共同进步”为主题的结业学科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
本学期教研组长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找出本学科的优质课件或视频,带领本学科老师先学习,然后推选出本学科的青年教师代表来上“示范课”,进行相应的听、评、议,最终确立出适合本学科的高效实用的课堂模式。
五、加强初三和初四学生的思想教育,提升学习状态和效率,实现科学备考、扎实备考、平安备考。
本学期的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好的做好初三结业科目和初四的教学工作,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注重提升课堂容量及效率,强化以下工作:
1.关注学生思想教育,上好每一节班会课,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通过班会课的机会定目标,定方向。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充分提升学生的士气和家校协作的力度,以便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加强对尖子生培养和学困生的管理。初三结业科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所有能达到2B2C或1B3C的学生全部挖掘出来,采取教师挂包,具体责任到人,分工具体,细化到人,争取更多的学生达到2B2C或1B3C,进一步加强教师挂包学生后的考核机制,初四重点是“抓两头、带中间”,特别是多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两头”的学生,坚持重点培优和辅导的原则,确保优秀的学生更优秀,学习较差的学生有较大的提高。
3.加强与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获取教学信息,按时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组织好各年级的期中、期末检测考试及分析。
四、精致管理,落实提质减负。
巩固中小学生家庭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改革成效,定期进行自查自纠。成立作业管理小组,建立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每学期教育集团组织一次作业管理调研。统筹管理、全程监控、及时反馈。年级总量控制,学科设计合理。期初,年级校长联合各学科组长确定各学科作业总量和比例结构。每日进行作业审批备案。规范布置作业形式。作业当堂布置,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采用纸质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适量布置实践体验类作业;三至五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每天平均不超过60分钟。规范批阅反馈。发挥诊断功能,鼓励学生做好“错题本”整理记录,进行优秀作业展评。
五. 教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集中培训,专家引领。各学科利用业务活动时间集中学习新课标解读讲座,观摩名师课例、讲座;各学科主任组织各学科各级网上培训。
2.建立梯队,分层培养。依据县教体局学科梯队,按时参加各梯队活动,给青年教师创造机会多加锻炼,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参加联合体活动,参加县级公开课展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