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桓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桓台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发文机关
桓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桓政字〔2018〕105号
索引号
11370321004221396B/2019-1596434
成文日期
2018-12-29
发文日期
2019-01-08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含住房)
有效性
有效
桓台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桓台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桓政字〔2018〕105号
各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桓台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桓台县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桓台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
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全县农村“厕所革命”向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住建厅《全省东中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为重点,结合桓台实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探索符合中部地区实际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管理方式,为中部地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动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作向建设规范化、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和管理精细化转变,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有步骤开展提升改造,80%以上的村庄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具体目标为:2018年底前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工作全面启动,271个应改村改厕完成率均达90%以上;2019年后续管护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20年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范围。
三、工作重点
为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2018至2020年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工作,重点实施三项工程。
(一)2018年继续提高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一是对前期应改未改的962户农村贫困户逐一入户调查,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贫困户改厕462户,此工程于2018年底前竣工。二是改厕率低于90%的60个行政村,新增改厕约2300户,此工程2018年底前竣工。三是60个行政村之外,有意愿参改的农户,按照能改尽改的原则,于2018年底前一并改造完成。
(二)积极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清运服务、维修服务、利用处理三项制度。
1.因地制宜成立管护组织。一是分片区或分镇成立农厕服务站,配齐维修工具及厕具零部件,确定专门人员开展抽厕和维修管护。二是依托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沼气服务组织等现有队伍设备进行改厕后续管护服务。三是依托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注册成立旱厕改造清运公司进行改厕管护清运服务。四是依托农机大户等主体开展改厕管护服务。
各类改厕管护组织要达到“十有”建设标准:即有场所、有牌子、有车辆、有人员、有电话、有制度、有经费、有配件专柜、有活动记录、有粪液利用。
2.根据群众需求提供清运服务。改厕后续管护服务组织根据群众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做到清运台账记录清晰、责任区域划分明确、清运人员配备合理,并建立规范的处理和反馈机制,24小时内安排到位,保证服务及时,做到群众满意。
3.及时提供维修服务。以镇为单位,组织原厕具中标供应企业或其他经营者成立维护服务公司,在各镇设立服务网点,配齐维修工具和厕具零配件,公开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电话,低价有偿向农民群众提供厕具维修服务。也可依托厕所粪液清运处理公司开展厕具及配件维修服务。卫生厕所出现问题影响使用的,镇村要积极协调监督厕具产品及配件供应企业和施工单位,按照中标合同承诺的质保期和质保范围进行维修。在产品、工程质保期质保范围内出现的质量问题,维修费用由供货企业或者施工单位承担;超出质保期质保范围或人为损坏的,维修费用由农户承担。
4.搞好粪液粪渣利用处理。结合桓台实际,继续探索厕污处理三种模式的可行性:(1)索镇沣亿农场模式:“沣亿模式”适用于镇域经济较弱、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交通运输条件一般化的区域,依托沣亿农场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客观需求,以“小型化、简易化、灵活化”为特点, 实现市场化运营。(2)马桥模式:“马桥模式”适用于镇域经济较强、专业技术人员力量充足、群众居住点较为集中、交通运输条件优良的区域,由镇政府出资建立服务公司,根据镇政府要求的时限、频次、区域、点位开展精准作业服务。(3)田庄模式:“田庄模式”适用于镇域经济较弱、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群众居住较为集中、交通运输条件优良的区域。以“政府建设、社会运营、自负盈亏”为特点,实现厕污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三)探索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模式。扩大已建成的马桥、田庄厕污无害化处理设施辐射范围,规划建设起凤、果里厕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动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的一体化和市场化。
全面考虑前期改厕情况、各村地形地貌、村民居住分散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效果稳定、维护简便、费用经济的多元化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模式。一是整镇或片区集中式模块化处理模式,对污水处理以后,排水达到一级b标准以上,可以用来灌溉农田和社区绿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的大问题。适用于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村镇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镇或片区,如起凤镇、马桥镇、田庄镇、索镇。二是单户或联户改建升级模式,放弃传统三格、双瓮等改造模式,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对污染物进行高效降解和转化,实现对污水完全净化并循环利用。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镇或片区,如新城镇、荆家镇、唐山镇、果里镇。
四、年度实施计划
(一)2018年11月-2019年3月:制定《桓台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0年)》,对2018年新建改造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竣工验收,县级相关部门完成逐户验收核查。
(二)2019年3月-2020年8月:一是在现有8家管护组织的基础上,各镇制定相应的厕污清运、日常管护、厕具维修等工作制度,认真总结改厕后续管护经验,坚持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因地制宜选择管护模式,对改造后的厕所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二是有条件的镇或片区积极探索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
(三)2020年8月-12月:迎接省、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试点工作综合验收,全面总结试点工作成果,客观评估实施效果,建立健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长效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各镇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工作,将长效管护机制作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继续落实主体责任,制定实施办法,切实加强厕具维护、粪便收运处理、有效利用的组织领导,全过程全方位抓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
(二)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后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集改厕后续管护资金。对改厕后续管护组织购置抽粪车辆和粪液抽取与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的,给予适当财政补助。研究制定对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企业的用地、用电、用水、税收等优惠政策,扶持有机粪肥等相关企业做大做强。
(三)健全监管督导机制。通过电话调查、实地暗访等途径,加强对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情况的监管,对厕具无人管护、粪液粪渣无组织抽取的,将责成进行整改,问题严重的约谈镇有关负责同志。对因政府部门履职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事件的,依法依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按照“县考核镇、镇考核村”的考核模式,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日常调度与集中督导相结合,将改厕后续管护纳入考核。对在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敷衍应付、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