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桓台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桓台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的通知

桓政发〔2017〕21

 

各镇人民政府,城区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桓台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桓台县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1日 

 

桓台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2017〕61号)及《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教督字〔2017〕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2018年启动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为圆满完成创建工作任务,确保顺利通过市级复评、省级评估、国家级审核认定,实现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扎实巩固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不断提高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能力,进一步缩小县域义务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逐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立足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按照“内涵提升、品质发展”的工作思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力落实教育民生事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18年底实现县域内所有义务段学校达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中的评估标准,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经市级复核、省级评估后,最终通过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审核认定。

三、主要措施

主要实施“六大工程”:

(一)实施办学条件提升工程

按照国家和省督导评估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对学校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进行改扩建提升,购置补充教学仪器设备,同时,对部分学校操场进行塑胶化改造提升。

(二)实施校园环境美化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对部分中小学建筑墙体进行粉刷,加强环境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打造绿色、生态、人文校园。

(三)实施智慧教育建设工程

全面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慧教育”,建成县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敏特英语、电子书包、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作业盒子等软件的应用,积极参加NOC创新大赛,确保数字化校园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全县中小学均建立学校创客空间。

(四)实施新建学校及消除大班额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抓住编制《桓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的有利契机,搞好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预留足够的学校建设用地。根据《桓台县2018-2020年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从2018年开始在城区西南部规划筹建一处九年一贯制学校。稳妥推进合班并校。科学制定划片招生政策,建立并逐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杜绝起始年级出现大班额。2018年计划招聘教师110名,加大体育、艺术等专任教师的招考比例,优化教师学科结构。

(五)实施教育发展动能提升工程

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学区制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方面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和增强教育发展内部活力。围绕“五个一”(一校一章程、一校一制度、一校一规划、一校一评价、一校一特色),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切实提高学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继续深化“共同体+联盟”集团化办学,2018年,各镇中小学纳入集团化办学比例达到80%以上,到2020年,集团化办学实现县域内所有镇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六)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进一步提升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水平。深化“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机制建设,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德育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中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进一步提升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水平。以课程体系建设示范学校创建为抓手,提高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积极推进《渔洋文化》《马踏湖文化》等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完善足球、篮球、乒乓球班级联赛机制,全面开展游泳进课堂活动,抓好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自主选课学习日规范实施,普及提升学生艺体素养。持续推进桓台县课堂教学“12345”工程,深化“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组织同课异构、城乡交流,实施“课改典型”带动战略。推进全县网络教研,加强教学质量调研、检测和监控。认真实施好“三项工程、六大项目”(即学校文化建设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名校长(园长)培养工程;学校(幼儿园)文化建设项目、班级文化建设项目、中小幼“说课标(指南)说教材”与“说课”项目、教改大课堂项目、中小学课堂“三级建模”项目、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抓好各级各类校长教师培训,同时深入实施“青蓝工程”,不断提升名师名校长培养水平。

四、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12月)

1.学习培训:各镇、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评估办法》的相关要求。县教体局作为牵头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科室及各学校认真学习《评估办法》,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完成时限:2017年12月5日前)

2.搞好自查:对照《评估办法》及《2017年度桓台县教育系统事业单位统计报表》数据,逐项进行自查,详细查找差距,列出问题与清单,并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同时,结合年度预算,加大财政投入。(完成时限:2017年12月10日前)

3.制定方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工作方案》通知精神,县教体局牵头制定《桓台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实施方案》。(完成时限:2017年12月30日前)

(二)推进阶段(2018年1月-9月)

1.动员部署:召开全县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任务。各镇、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分层次召开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完成时限:2018年1月20日前).

2.组织各学校自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组织教体局各科室及各学校对照《评估办法》自查,彻底摸清“家底”,实事求是地填写相关统计表格,并对照指标要求,对不达标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列出问题清单,确定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完成时限:2018年1月31日前)

3.县级自评:组织各镇、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认真填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基本情况表》、《小学、初中资源配置基本情况总表(分学校)》及《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均衡情况表》。同时形成自评报告。(完成时限:2018年3月31日前)

4.抓好整改:对查摆出的问题,各学校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4月底);确实有困难学校自身解决不了的,各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解决(5月底)。所有在市级复评、省级评估中反馈的问题,要于9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完成时限:贯穿整个创建过程,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三)迎接检查阶段(2018年3月-9月)

1.市级复评:采取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责任督学和包校人员对各镇校进行排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指导督促各学校做好迎检工作;协调县直各相关部门及教体局各科室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市级复评顺利通过。

2.省级评估:根据市级复评发现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确保省级评估一次通过。

3.国家级认定:在省级评估反馈问题的基础上,对照标准,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档案,全力抓好各方面工作,确保国家级认定顺利通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承载着全县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相应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项创建工作,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落实工作职责。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县政府教育督导室针对我县存在的问题,制定《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对照问题,认真列出任务清单和工作关键点、攻坚点,学校要做到“一校一案”,制定创建工作“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确保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按时完成。

(三)加强督导检查。县政府与各镇、各相关部门及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重点督查项目,并计入年度督导考核。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推进情况,督促整改进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四)营造浓厚氛围。多途径、多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依法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加大对创建工作的综合宣传和政策解读力度,努力在全县营造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教育群众满意度。

 

附件:1.桓台县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领导小组.doc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任务分解表.doc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